商丘古城“湖水环城”的泱泱水景

商丘古城“湖水环城”的泱泱水景

商丘古城

商丘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城市。4500年前,帝喾之子契被分封到商地当火正,他在管理火种的同时,筑台观察日月星辰,以此掌握季节变化并指导农夫播种与收割。由此,契被尊称为“阏伯”。阏伯去世后,葬在封地。由于阏伯的封号为“商”,他的墓冢就被称为“商丘”,这就是“商丘”的来历。后来,阏伯13世孙成汤乘着夏朝的衰落,灭夏建商,商丘成为商朝的第一座都城。之后虽然几经迁徙,将商朝的最后一页历史定格在安阳的殷墟,但商丘这片土地无疑承载了商朝许多开国故事。

10月13日上午,在商丘城南参观过阏伯台,即驱车来到古城游览。汽车驶进南关大道,首先看到一座重檐彩绘牌坊,坊额写着“商丘古城”四个大字。驶过笔直的南关大道,就到了商丘古城的南门“拱阳门”前,停下车来看,古城墙高大雄伟,城墙上筑有二层高的城楼,青砖黛瓦,古朴典雅,重檐歇山式屋顶下雕梁画栋,格外庄重。斑驳的城墙砖,见证了这座古城的沧桑岁月。拱阳门外是宽阔的湖泊,湖面上烟波浩渺,游船荡漾。仔细看,南关大道原来是一条宽阔的堤坝,正对着拱阳门穿湖而过。

商丘古城“湖水环城”的泱泱水景

商丘古城 牌坊

商丘古城“湖水环城”的泱泱水景

拱阳门

商丘古城“湖水环城”的泱泱水景

古城墙下开阔的湖面

漫步湖边,看到一块石碑,上刻“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古城”,碑阴刻有《商丘古城简介》:商丘古城又名归德府城。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1511年),城廓、城河、内城三位一体,保留基本完好。古城外圆内方,形如古铜钱。城内街道如棋盘,地势呈龟背形。城内明清建筑古朴典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被专家誉为难得一见的“八卦城”。1986年,商丘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商丘古城“湖水环城”的泱泱水景

碑刻

商丘古城“湖水环城”的泱泱水景

外圆内方的商丘古城

明朝前期,一次又一次黄河泛滥,使得原本巍峨的归德城渐渐被湮没于黄土之下。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官府组织人力和资财,在归德城原城墙外约500米的圆周上扩建城池,历时八载,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基本建成。之后,又几经修补完善,直至嘉靖十九年(1540年)全部竣工。新修筑的城墙周长3.6公里,城内面积1.13平方公里,设东西南北四个城门,93条街道呈“井”字形布局。从商丘古城导游图上看,古城外圆内方,犹如一枚铜钱。至今的商丘古城已获得多项桂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古城之一、国家水利风景区等荣誉称号等。

商丘古城“湖水环城”的泱泱水景

拱阳门前的大桥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华裔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从美国的航拍照片上发现商丘古城及其西南部地下隐约叠压着几座古城遗址。随后,他极力建议中美联合发掘商丘古城。四年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美国哈佛大学皮博迪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在坦荡如砥的豫东平原的一层层黄砂之下,找到了从上到下叠压着的明弘治十六年之前的归德府城、宋代应天府南京城、隋唐时的宋州治所宋城、汉代梁国都城睢阳城和西周宋国故城。

没有到商丘之前,以为北方少水,看了商丘古城“湖水环城”的泱泱水景,方信西汉梁孝王三百里梁园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