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災害,渡過難關!松原地震災區見聞錄

5月28日凌晨1時50分,松原市寧江區毛都站鎮附近發生5.7級地震,哈爾濱、長春等城市震感強烈。截至6月2日上午10時統計,松原全市共有55個鄉鎮(街道)受災,共造成1戶2間房屋倒塌,2124戶5555間房屋嚴重損壞,5179戶13193間房屋一般性損壞(此為初核數據,最終數據6月10日左右核定完成)。此外,地震還造成重要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工程等不同程度損壞,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戰勝災害,渡過難關!松原地震災區見聞錄省紅十字會下撥400床棉被,用於受災群眾夜間禦寒,松原市紅十字會組織應急救援隊趕赴災區接受裝卸救災物資
戰勝災害,渡過難關!松原地震災區見聞錄空軍長春指揮所官兵抵達松原地震現場捐贈救災物資
戰勝災害,渡過難關!松原地震災區見聞錄松原市的志願者團隊自籌救災物資送達震區
戰勝災害,渡過難關!松原地震災區見聞錄地震專家接受媒體採訪
戰勝災害,渡過難關!松原地震災區見聞錄市公安系統幹警搬運救災物資
戰勝災害,渡過難關!松原地震災區見聞錄松原市心晴心理專家團隊對受災群眾進行心理疏導
戰勝災害,渡過難關!松原地震災區見聞錄寧江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員現場發放地震後常見傳染病預防宣傳單
戰勝災害,渡過難關!松原地震災區見聞錄松原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對災區供電線路進行搶修
戰勝災害,渡過難關!松原地震災區見聞錄小學全面復課
戰勝災害,渡過難關!松原地震災區見聞錄地震後村民恢復正常生產生活
戰勝災害,渡過難關!松原地震災區見聞錄地震後村民恢復正常生產生活

震情牽動著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領導的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國務委員王勇,省委書記巴音朝魯,省委副書記、省長景俊海第一時間作出指示批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災和受災群眾安置工作,切實保障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

在第一時間趕到省地震應急指揮中心瞭解災情,對抗震救災工作作出部署後,巴音朝魯趕赴震區,看望慰問受災群眾,鼓勵他們堅定信心,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戰勝災害、渡過難關。在江蘇考察的景俊海結束考察後一下飛機就奔赴松原,實地察看抗震救災情況,要求紮實做好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吳靖平,副省長侯淅珉、李悅也分別到地震災區實地察看受災情況,指導抗震救災工作。

國家地震局和省地震局第一時間對松原震情進行了會商研判,認為近期不會發生破壞性更大的地震,並向社會進行了公佈,消除了群眾的顧慮。省民政、發改、財政、住建、水利、公安、衛生等省直有關部門也都第一時間組織人員趕赴震區開展相關工作,給予了松原強有力的支持。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地震發生後,松原市委、市政府以震為令,立即啟動三級應急響應。市委書記李相國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實地查看災情,現場指揮抗震救災工作。在外考察招商的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子聯立即返回松原,深入震區指導抗震救災工作。其他市領導也都迅速深入震區開展救災安置工作。

當日16時,松原市委、市政府在震中地區召開緊急專題會議,成立抗震救災指揮部,全力做好地震防範和指揮等工作。隨後又召開新聞發佈會,第一時間公佈地震受災情況和抗震救災安排部署情況。

地震發生後,松原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重要思想,按照省委書記巴音朝魯、省長景俊海的指示,迅速組織各級幹部深入震區,進行緊急疏散、群眾安置、災情摸排、隱患排除、維護穩定等工作。當日,緊急轉移安置受災群眾3900人,並將所有危房全部貼上封條,組織力量死看死守,堅決防止人員進入危房。

為確保受災群眾基本生活有保障,該市緊急籌措5000萬元用於抗震救災資金,並迅速調撥各類抗震救災物資,包括帳篷、棉被褥、摺疊床、食品、飲用水等,及時發放到受災群眾手中,做到了每一名受災群眾都有住處、有飯吃、有乾淨水喝。

全市各相關部門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第一時間成立工作組,赴災區開展抗震救災工作。各級民政部門緊急向災區運送帳篷、床、棉被、飲用水、方便麵等各類食品,公安部門出動300多名公安幹警、消防官兵趕赴現場保障安全,公用、安監、水利、供電、通信等部門及吉林油田公司對油氣管道、油氣庫、水庫、江河堤壩、重點危化企業、供水供氣供熱供電及通信等重點部位、設施開展了全方位排查工作,電力部門通過及時搶修使震區不到2個小時就全面恢復了供電,市委宣傳部門全力做好輿情引導和穩控,及時與各類媒體進行溝通,及時發佈震情權威信息,堅決打擊傳播謠言、製造社會恐慌行為,使得群眾恐慌心理得到及時疏導,社會秩序穩定……

齊心協力,眾志成城。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下,松原上下同心,全力以赴開展抗震救災各項工作。目前,抗震救災各項工作正在有條不紊進行,災區重建工作也已拉開了序幕。

一方有難 八方支援

松原“5·28”地震深深地牽動著社會各界的心,無論是黨政機關、公益組織,還是大型企業、個體商戶;無論是社會團體還是愛心人士,他們全都積極以各種有效的方式投入到抗震救災工作中來,彰顯出中華民族“和衷共濟、眾志成城”的偉大精神。

5月28日凌晨松原5.7級地震發生後,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啟動地震應急響應。省地震局10人攜帶流動監測設備於早晨5時46分抵達震中松原市寧江區毛都站鎮,與當地市、縣、區地震局會合,組成24人地震系統聯合現場工作隊,進行現場監測與調查,並將觀測的數據實時傳輸到省地震監測中心,為加強震區震情研判提供依據。省民政廳會同當地市民政局於上午9時30分調運第一批救災物資,包括帳篷90頂、摺疊床200張、棉被褥70套、礦泉水500箱,方便麵、火腿腸、麵包若干,同時,啟動救災物資應急調運機制,全面做好省級救災物資代儲庫應急物資調運準備,確保接到省廳物資調運指令後,迅速裝車,及時運抵震中,全力保障受災群眾吃、穿、住等基本生活。紅十字救援隊根據村民需求迅速完成其先期調集的50頂帳篷搭建工作,另外100頂儲備帳篷隨時可供調用。

市氣象局組織專家與省氣象臺會商,每三小時為震中提供未來72小時滾動預報。寧江區氣象局組織業務人員到現場進行核查,並提供現場氣象服務。

市衛計委在震中建立臨時醫療點,派駐醫護人員,並定期組織市級專家為患者會診。各級疾病預防控制、衛生計生監督等機構持續對所有安置點的帳篷和附近村屯及周邊的廁所、垃圾點進行消殺工作,並對各醫療點進行傳染病調查,對受災嚴重的兩個村水質進行採樣檢測。

市公安局在事關國計民生的油、氣、電、水等重點單位和市區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開展巡邏和安全防範,同時加強值班備勤和情況上報,做好人員、物資、車輛、器材的準備,確保有足夠警力及時應對各類突發事件。交警部門及時疏通城區道路交通,維護好群眾出行交通秩序。

市住建局派出專家深入震區,瞭解房屋受損情況,之後將收集的情況上報省住建廳。為保證在建工程的質量和安全,該局下達停工複查通知,要求施工、監理和建設單位對在建工程進行認真複查。5月29日,省建研院、省建材院組成專家組抵達震區開展受損房屋鑑定工作。

國家電網松原供電公司和松原移動公司也緊急組織應急搶修人員趕赴現場。供電公司全力排除電路故障,及時恢復供電,並根據震中用電情況和村民帳篷用電需求架設臨時用電線路,保證居民正常生活用電。松原移動公司對地震損壞的設備和線路進行搶修,對流量進行擴容,及時恢復通訊。

與此同時,市教育局對學校防震減災工作進行安排部署,要求各學校開展安全教育和防震防踩踏演練,建立24小時領導帶班值班值守等巡邏制度,杜絕隱患,防止次生災害給中小學生、幼兒造成傷害。並結合即將來臨的高考實際,聯合相關部門對全市5個考區、16個考點進行細緻排查,全方位檢修維護設備,確保考場正常使用,高考平安進行。

市公用事業局對市政道路、橋樑、汙水管線、雨水管線、自來水管線、供熱煙囪、燃氣門站和燃氣管線等城市基礎設施進行重點排查,確保安全穩定運行。

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抗震救災戰鬥中,彙集了愛心,凝聚了力量。自地震發生的5月28日開始,一輛輛滿載深情厚誼的運輸車接連不斷地駛進震中。松糧集團為震區群眾送來了2噸“愛心”大米;四川省吉林商會和四川杏華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震區群眾送來300箱水、100箱方便麵、100件雨衣、100把雨傘;松原市愛心志願者服務隊、松原市藍天志願者協會、吉林油田松江小學紅領巾志願者服務隊、德眾愛心志願者協會等志願者團隊,為震區群眾送來了救援物資,幫助受災群眾搭建了帳篷。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某部連夜調集賑災物資,趕赴震中慰問受災群眾,並表示,如果後續有需要,他們會迅速趕赴現場,軍民攜手,共渡難關。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讓震區百姓感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溫暖,也更加堅定了他們戰勝自然災害的信心與必勝的決心。

災後重建工作已啟動

戰勝災害,渡過難關!松原地震災區見聞錄

震區危房拆除

5月31日上午8時,在寧江區受災最嚴重的毛都站鎮牙木吐村,村民王顯成和親朋一起清理房屋周圍的雜物,推土機正在旁邊等候。經省、市住建部門專家評估鑑定,他家的房屋存在嚴重安全隱患,需儘快拆除。

“5·28”地震至今,來自省住建廳的20個工作組分別進駐寧江區、前郭縣震區,對受損的房屋進行專業技術鑑定。他們起早貪黑,爭取利用一週時間完成鑑定工作,為松原震區災後重建工作贏得寶貴時間。

松原市近年來頻發地震,積累了一定的災後重建工作經驗。據悉,此次重建,將借鑑以往地震災後重建的成功經驗,結合今年地震災區的具體情況,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民主決策、公開透明的原則,嚴格按照統一設計、標準對危房進行推倒重建,對一般破損房屋進行修繕,儘快完成所有危房重建和維修工作。

為了確保恢復重建順利開展,寧江區、前郭縣成立了工作組和綜合辦公室,實行黨政領導包保工作責任制,保證領導到位、組織到位、責任到位、落實到位,力爭使災區群眾的基本生活、生產條件恢復並超過原有水平,努力建設安全舒適、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新家園。

戰勝災害,渡過難關!松原地震災區見聞錄

通訊員:韓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