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兩萬,有三套房,為什麼我感覺不幸福?

楓詠殤之嘆1

對於你的不幸福,我認為是必然的,請原諒我這麼說,可能會不太好聽。首先,從你的問題本身以及問題描述出發,就能發現你跟當下很大一部分年輕人一樣,在思維意識裡就已經把幸福和錢、房子相關了,一方面可以說你已經擁有錢和房子了,沒有其它追求了,所以不幸福,另一方面也可以說你還不知足卻賺不到更多所以也不幸福。你看,你的不幸福,是不是必然的。

現在,很多人對於幸福的定義就是有錢。曾經的我也一樣,沒有錢,所以不幸福,而一旦有錢了之後,卻陷入了幸福只與錢相關的思維誤區,就再也不能在其他的事情上得到幸福,我想這是蠻可悲的事。其實,幸福應該是很簡單的,簡單到讀一本好書、聽一首好歌、喝一杯好酒就能擁抱幸福。

幸福應該是很簡單的,早上起來能給心愛的人做一頓他(她)愛吃的早餐,配一杯牛奶,如果還有一個熱吻更好;打開電視,正好播放一場nba比賽,有你喜歡的球員,如果他剛好投進一個絕殺更好;放個小長假能和朋友一起去憧憬多日的地方旅行,如果帶上父母更好;路過街邊,剛好幫助一個迷路的行者指出正確的方向,如果給個微笑更好。幸福是很簡單的,簡單到你完成生活中每一件小事,你都有所得。所以,從現在開始,拋下你的金錢觀,不要在乎有多少錢,有賺錢的能力就行,通過學習、玩樂、助人、感恩等等所有的小事讓你的精神世界豐富起來,你就會幸福。

最後,祝你幸福。


我的餘生用來微笑

我一年年收入在百萬級別,跟你情況差不多,沒什麼幸福感,所以所以比較能體會你的感受。而且,我做的還是自己喜歡的工作,但是生活的整體幸福指數還是比較低,我認為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 工作確實比較忙,強度比較大,個人的休息時間相對會少一些,而且心思主要都撲在工作上,沒有太多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好玩兒的事情,所以覺得生活都比較無聊。任何休息好像都是浪費時間,你花半天去休息才能用,這半天不知道賺了多少錢。

2.確實沒有太多愛好。我這個人本身就是個很無趣的人。我認為,人在30到60這個年齡去見,一定要規劃自己多一個愛好。有人喜歡喝酒,有人喜歡騎馬,有的人喜歡逛街,有的喜歡打遊戲。

像我這種人,就沒有啥特別特別喜歡的東西,所以總是感到人生很無趣。所以我覺得你家條件還不錯,生活壓力也不大,其實可以規劃自己長期的愛好,稍微花點錢也問題不大,畢竟經濟壓力也不大。有時候覺得生活還是很神奇,有時候玩兒也需要努力,你不努力的去玩,也體會不到玩的樂趣。

3.還是社交圈比較窄,人畢竟是群居動物,比如我,和我朋友來往的不是特別多。其實人還是群居動物,像我,雖然工作中打交道多人多,但在生活中,其實我不是一個特別願意走動的人,我也比較宅,所以還是要多出去走動一下。

4.就是不要對生活抱太多期望,人總是高估生活的回報,其實生活有時候也得適應一下,生活本身其實就是平淡多,也得接受現實。


吳寒笛可愛多

幸福不是看你有多少錢,而是你有一顆什麼樣的心。讓我們一起來幫你分析一下:

壟斷國企工作,月入2萬,父母年入百萬,在河西有三套房。雖然河西的房沒有北上廣那麼值錢,但3套也算不少了,對於河西來講,月入2萬塊完全可以說是高薪了。問題中你還特別提到父母年入百萬,這裡有2個含義,一是你沒有贍養老人的負擔,二是父母其實也花不了什麼錢,這些錢早晚都是你的,這也讓你覺得心裡有底。

國企工作,月入2萬,估計也不是普通崗位,應該是個管理崗位,國企工作的人,特別是領導,都會有一個重要特徵,那就是優越感,這種高人一等的感覺,在工作上可能吃得開,但在生活中未必吃得開,想想誰願意跟成天一幅盛氣凌人的人在一起呀,這個時代,誰也比誰差不到哪兒去,工作上,人家看你臉色,那是沒辦法,生活中如果你還是這個樣子,肯定沒什麼朋友。想想如果一個人沒朋友,那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開心,沒人跟你分享,不看心,別人都看你熱鬧。

再來說說焦躁這個問題,焦躁往往是因為對某些事情的不可控引起的,這些不可控的事情或是人都會讓人產生不安全感,沒有安全感自然也就會比較焦躁,這些跟你月入2萬,父母年入百萬和有幾套房是沒有關係的,你就是月入20萬,父母年入千萬,有百套住房,你都會有不可控的事情或是人,因為錢不是萬能的,所然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月入2萬,父母年入百萬,有3套房,你還要去做兼職,掙那五、六千塊錢,不是工作狂,就是太喜歡那份工作了,要麼就是太無聊了。如果真的是無聊,不如多做一些公益活動,幫助別人一定會使你快樂,有幸福感的。


HR老槍

沒有渴望,就沒有幸福。

多巴胺是人體自身的一種獎勵機制,每當你完成一件渴望完成的事情,大腦就分泌一點多巴胺獎勵你一下,以刺激你下次還做這件事兒,而你的身體一接受多巴胺,你就會感覺到很幸福。

所以,沒有渴望,就沒有多巴胺,沒有多巴胺,就沒有幸福感。

你現在薪酬不菲,生活無憂,沒有什麼渴望,總覺得生活很平淡,那你的大腦是不會自行分泌多巴胺的,你也不會感受到幸福感。

心理閾值的提高破壞了幸福獲得的途徑。

很多朋友不明白什麼是閾值,閾值就是獲得心理刺激的臨界值,你必須獲得超過閾值的心理刺激,才能獲得幸福感。

再具體一點,就是你每個月收入5000塊錢,突然有個月收入1萬塊錢,你覺得欣喜若狂,這是因為1萬塊錢超過了你的心理閾值,所以引起了你的幸福感。而如果你每個月收入1萬塊錢,下個月也是收入1萬塊,這就在心理閾值的範圍內,完全引不起什麼心理波動。

你現在財富存量還是不少的,無論你是賺2萬還是3萬一個月,對你的總體財富,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其實這就是心理閾值對人的幸福感產生的影響,因為貧困山區的孩子閾值非常低,所以一包方便麵就能感受到幸福,因為你的閾值高,所以錦衣玉食也不能感受到幸福。

降低閾值能有效獲得幸福感。

話說隋文帝對御廚做的菜不滿意,張榜招賢找個出色的大廚。有個叫詹鼠的去應聘,然後隋文帝問他啥玩意兒好吃啊,他說隨我來,然後帶著隋文帝在城裡轉了一天,隋文帝餓的是前胸貼後背,眼冒金星,這時詹鼠拿出一碗大米飯,說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隋文帝這才明白,原來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叫“餓”。

其實,主動降低閾值去獲得幸福感,是一種智慧。

我建議你可以去貧困山區看看,把你平時用來買奢侈品的錢用來支援幾個貧困山區的失學兒童,實地去感受一下什麼叫窮困,然後你就不會把自己現在擁有的一切當作理所當然的。你的心理閾值降低了,從而收穫了一種要珍惜當下生活的幸福感。


所以,用老話說,就叫心懷慈悲,積德行善,你就會獲得幸福感。

我是無良HR,關注我,最新的職場觀點將不斷為您推送。

無良HR

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了“需求層次理論”,他認為,人類的普遍需求,可以概括為一個五層的金字塔模型:最底層是生理需要,比如食物和水的需要,性的需要,睡眠的需要等;第二層是安全需要,人都希望有安全感,能夠免於恐懼,因此需要房子,需要法律,同時害怕被孤立;第三層是社交需要,就是人有依戀需求,害怕孤獨與無助,需要與他人進行交流和連接,渴望友誼和親密關係;第四層是自尊的需要,人需要被尊重,被肯定和認可,需要維持自己的自尊和自信;第五層是自我實現的需要,即人需要成就感,能夠不斷挑戰自己。後來,他的學生擴展了此理論,提出了人還有“求知”和“審美”的需要。

大體而言,人的幸福感離不開這七種需求的滿足。你可以對照著一一審視,看看自己在哪方面缺乏了,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去補足,將會大大提高你的幸福感。如果是親密關係缺失,那就去戀愛;如果是成就感缺失,那就去做一些對自己有挑戰的事情;如果是“求知”需求缺失,那就去閱讀和學習,從知識裡獲取智力滿足;如果是“審美”需求沒有被滿足,那就去看看藝術,去旅行,從風景裡獲得美的享受;……


內含子的表達

你好,謝謝你的提問,關於幸福感,似乎現實生活中的成功和順利,並沒有給自己帶來幸福,看到了你對自己的一些覺察,還有對於幸福的追求。以下我將從心理學角度就幸福感做一點介紹,還有獲得幸福感的方式做一些分享,希望可以給你一些參考。
近幾年心理學上對於“幸福感”確實做了挺多研究,按照心理學的界定,認為幸福是評價者個人對其生活質量的整體評估,主觀幸福感是衡量個人生活質量的重要綜合性心理指標。因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幸福指數。如你所說,目前的現實生活裡,你已經在物質上獲得了極大的滿足,但幸福指數確實並不完全和物質滿足掛鉤,因為還有一些其他的影響因素。
之前就有一項研究發現,一旦個人收入達到中產階級水平,收入的增加所帶來的幸福感的增加就沒那麼明顯了。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更低層次需要的滿足,比如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可以依賴於錢。但更高層次需要的滿足,如尊重需要、愛的需要以及自我實現需要,更依賴於金錢以外的條件。
在這個基礎上也有人總結的另外兩個跟幸福感非常有關的因素:情感需要滿足和自我實現。情感需要滿足指的是我們是否擁有還不錯的人際關係、有支持我們的朋友和家人、有令人滿意的親密關係,這個部分也會直接影響到我們對於幸福的感知。
而自我實現部分指的是你目前做的事情對你來說是否是有意義、充滿成就感的事情,讓你想要為之付出和投入。如果你找到了這樣的事情,當你投入時間和精力時,你感受到樂趣,也感受到充實,恭喜你,或許你也會體會到一種沉浸的幸福。
以上是之前的研究所得角度,可以給你一些參考。回到自身生活,或許可以問自己的一個問題是:如果我再去做些什麼,可以讓我感受到一些快樂和滿足?而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就是你目前的需要。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姚夢麗


暖心理

認識一位上海大叔,月入兩三萬。房租收入兩萬多,清閒的工作好幾千,整天過得瀟灑快樂,之所以不快樂,只怪自己看不清,走不出那個楚門的世界。

所以,人生就是一個失望接著一個失望吧,但是我們還是要繼續向前,為了一個不知道會不會來的夢寐以求的明天。

收入多了追求也就不一樣了,收入多追求就會更高花銷自然也多,不過一旦開始高收入了,我們有辦法停止嗎?明知自己活的不如收入低的滋潤還是要拼命去賺錢,可能真的是窮瘋了窮怕了,不想再過沒錢的生活罷。

只按自己平時一年的正常日常必需消費, 最終剩下的自由時間和錢 才適合討論月入多少。 自己消費觀念那麼高,物價也高, 還背一身貸款,月入都是虛高。 如果把生活節奏逼進得生意競爭一樣, 多少都不得清閒。 自己的價值觀把自己的人生當成一場戰來打, 又怎能清閒煩惱自找的。 再者很多人過了幾個月消費幾萬的日子, 就會一輩子都過不慣月消費幾千的日子。 適者生存就是這樣殘酷, 要打破食物鏈原來的規律當然要吃苦。

不管月入多少,如果逃不脫焦慮二字,那就是在一條線上,一樣的生活質量。

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好,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相比之下,我更喜歡在最好的年紀裡在大城市裡工作,賺很多錢,等老去了再回到小城市裡安家。


簡族

先分享個段子:


“你活的不快樂的原因大概是你總是間接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既無法忍受目前的狀態,又沒能力改變一切,可以像只豬一樣懶,卻無法像只豬一樣懶得心安理得。”


雖是段子,有那麼幾分揶揄的味道,但仔細想想,也不無道理。


這是一個無法讓人平靜的時代,每天都有無數成功故事圍繞著我們:踩中自媒體風口月入十萬的00後、成功融資幾千萬的某創業公司,甚至生活中非常不起眼的小透明,在抖音上發了一段你覺得 low low的短視頻,竟也獲贊幾百萬。你一邊不甘,一邊無能為力,比較是所有快樂的竊賊。


焦慮,是我們無法擺脫的,這個時代賦予的情緒。



你說你月薪兩萬,手握三套房,卻高興不起來,然而掙錢比你多,比你更不快樂的也大有人在。


當年同一個專業的同學,畢業就進了國際投行,年薪大幾十萬,我們都很羨慕他,但他的焦慮感似乎從來沒有停止過,因為部門裡來來往往的實習生,不只學歷比他高,年紀比他小,腦子比他好使,熬夜的本事更是強。他很害怕,擔心有一天爭不過這群年輕有為的人,被淘汰出局。


因此焦慮的一個原因,來自對失去的恐慌,現在看似什麼都不缺,一次意外就可能剝奪所有。其次,來自對得到的麻木。走越遠,你會發現當初能讓自己高興的小確幸都唾手可得,但大目標卻遙遙無期,能夠點燃你、讓你產生奮鬥念頭的事情越來越少,生活似乎也是一眼望到頭的平靜。


那麼,怎樣才能讓自己快樂起來?


有錢是可以買到快樂的,這是真的,但是有錢並不等於會讓自己快樂、自在。讓自己專注於某些事,一直快樂、自在下去,才是對抗無趣漫長人生的最好法則。



我曾經也陷入過一段異常黑暗的時期,一點小事就讓我暴跳如雷,一閒下來就感覺失去了夢想,沒有任何動力。後來有一天在小區裡散步,路邊一隻小貓跑過來在我腳邊蹭,早晨柔和的陽光灑在它毛茸茸的身上,天啊!我一顆漢子心竟被貓咪給萌化了,那一刻,終於有了久違的治癒感,原來幸福感,就隱匿在生活的處處細節裡。


因此,幸福感暫時缺失的時候,不要沮喪,不要灰心,試著去親近生活,感受生活,做出一些小改變,說不定會帶來預想之外的驚喜。


職場大叔Allen

搜狐創始人張總工資多少,房子多少,結果也因為不幸福而出家修行了一年多。

央視的崔永元工資也不低吧,知名度也不低吧,結果也是因為不幸福患上了抑鬱症。

所以,幸福和工資房子等有一定關係,但是關係真的沒那麼大!

那什麼樣的人會幸福呢?

按照馬斯洛的經典需求理論:

房子、以及食物、水、空氣這些只是底層的生理需求,雖然每個人的要求不一樣,比如有的人認為住一線才叫滿足,有的人認為農村有個房也叫滿足;但只要你自己認為“滿足”就算符合第一層次的需求了。題主顯然是符合第一需求了。


緊接著呢,就要看第二層次了,安全需求,以題主在國企工作,應該算生活穩定了,人身安全等等肯定也沒問題,月入2萬,對於疾病保險什麼的應該也很健全。所以,底層的需求題主應該都滿足了。

那關鍵的問題來了,題主為什麼還會覺得生活不幸福呢?

因為低層次的需求滿足太久了,而高層次的需求並沒有滿足,

比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

估計題主在企業的工作只是按部就班,很少有那種充滿挑戰性的工作,非常穩定,而社會圈子應該也完全固定了,也是按部就班,幾乎也沒有充滿挑戰性的;而自我實現上呢?估計題主還會動不動就想起來兒時的夢想呀,想做的其他的事情,但是又沒有離職去開展的勇氣,這些東西交織在一起,容易產生焦慮不安、挫敗感。這就是不幸福的來源!

而對於題主的破解之法:

去找一個你感興趣,且有挑戰的事情!比如你如果喜歡詩文,就努力寫本詩集,如果喜歡樂器,就到樂隊,如果喜歡飲茶,就搞個茶社,如果喜歡創業,就搞一把。總之,一定得有興趣,並且有挑戰性!只要做一個月,你的心境就會大不相同!


世人都以為錦衣玉食,高門大馬為幸福,其實內心最充實最幸福的時刻,從來都是你努力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等到完成的那一剎,你拭去額頭汗水的那一瞬間!踢一場球回來的人都懂!


穿牆學院

生命有不同的維度和麵向,你把生命定義的過於簡單。

就像有人說,老婆漂亮溫柔賢惠,孩子聰明可愛懂事,我父母身體健康退休工資高,但是我依然感覺不到生活的幸福,這是為什麼?

因為一切都太容易了,太輕鬆了,以至於你不懂得感恩。

學會感恩是一個人幸福快樂的源泉,如果你覺得所有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無需感恩的話,那麼你就會慢慢的麻木。

我以前覺得,生活緩慢向前,每天幾乎都是一個色調,好像此生就這麼渾渾噩噩過去了。

但是當我開始變得覺知,跟外界的一切發生鏈接的時候,我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我覺知所有的一切,當我在做飯的時候,我會跟砧板上的食材交流,因為半個小時之後,它們就是變成我身體的一部分,會成為我身上每個細胞的養分,我用心跟它們交流。

前天晚上牙齦腫痛,去超市買了2個彩椒,和香菇青菜,在切菜的時候,我一邊切菜一邊說:親愛的蔬菜,你們到我的身體之後,要把我牙齦上的火氣全部去除掉哦,謝謝啦。

神奇的是,晚上睡前刷牙的時候,我突然發現自己的牙齦一點都不痛了,也不腫了,真的太奇妙了。

我內心非常感恩,我感恩進入到我身體裡的蔬菜,它們犧牲了自己,成全了我的健康。

2、有了這個經驗之後,我開始覺知呼吸,因為每次吸入的空氣,也會進入我們的身體,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所以,我對空氣也充滿了感恩。

當我身體有不舒服的時候,我就會對吸入的空氣說:親愛的空氣,當你進入我身體的時候,請你把我的愛帶到某某部位,告訴它我愛它。之後沒過多久,那裡的不舒服的感覺會減輕很多。

3、更讓我震撼的還是有一件事,我之前買回來兩朵鬱金香,一朵粉色的一朵黃色的,粉色鬱金香的身體非常細軟,插到瓶子裡,身體都彎成90度了,但是我很喜歡這朵粉色鬱金香,每天我都會由衷的讚美它,觀賞它,就在昨晚,(從它來到我家已經23天了)它全然的綻放了,而且身體筆直的矗立著,那一刻我的內心充滿驚喜和感恩,讚美和關注的力量多麼強大啊。

你說你的物質生活很豐盛,但是沒有幸福感,我覺得你可能是沒有完全打開你身體的各個感知覺,眼耳鼻舌身意每個感官的打開都會給你呈現一個嶄新的世界。

物質是生命的一個面向,金錢對於我們的生活來說非常重要,當它的足夠豐盛的時候,你需要拓展生命的其他維度,打開你的更高意識能量,你才能體會什麼叫幸福,你才你能在一朵花開之中看到生命的萬千形態,而這樣的生命才是完成而精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