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房贷利息又双叒涨,银行打劫刚需≈房价涨10%

北京地区的建行、招行、广发银行、北京银行、中国银行等5家银行房贷利率均将调整为“首套房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的1.1倍”(即年化贷款利率为5.39%)。调整时间方面,除招商银行外,其他几家银行都将选择在下周起开始执行。

上调利率其实已经不是新闻,很多城市首套房利率都上浮20%了,但从银行的整齐举动看,其实之前伟哥写过几次,这不是结束,利率还会上涨,那么会涨到多少?

简单的说,就是以后刚需首套房,每贷款100万,25年贷款周期内,月供每月多145元,累计多4.3万。如果对比2017年317之前,月供差距刚需已经100万需要多月供1200元了。(之前最长贷款30年,当下25年)

都按照25年计算的话,因为从之前调控前85折到现在的上浮10%,贷款100万,累计月供多支付21万!按照北京刚需平均贷款300万计算(限价商品房住宅套均450万),多次刚需利率上涨后,贷款25年,需要多支付月供63万。

每月多还2100元。综合测算,计算25年期的贷款利率上涨,累计相当于房价上涨了10%。

当然,也有人可能解释说是,刚需也买不起了,那么投资是不是就哭了?

刚需得罪谁了?

首先:最近1年多房地产的确在调控,但调控的原则一直说的是“房住不炒”

首套房贷款者,很清晰,肯定是没有买过房的人,这些人肯定不是炒房客,为什么要打击这些人?

其次:为什么银行这么无耻?

从楼市调控角度看,银行针对刚需提高利率,属于趁火打劫。调控政策是抑制投资与投机,但现在银行明显在抑制刚需。

第三:银行的暴利什么时候能减少?

针对二套房的认定标准已经恢复到了认房又认贷,这大部分购房者可以接受,但为什么针对首套房也执行利率上浮的处罚?

如果是股份制银行,毕竟吸纳资金成本较高。但对于国有大行来说,大量的低成本资金,为什么针对首套房刚需执行上浮?

之前伟哥写过一段话:

伟哥从一个没有脱离低级趣味的人的角度认为:

最近2年的房地产调控非常明确,打击投资投机:

1:首套房购房者肯定是刚需,针对刚需不应该执行处罚利率

2: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不能又做规则制定者,又要处处赚钱,针对刚需执行基准利率不上浮应该是个基本。

房贷从过去的首套房利率优惠85折、9折、95折,到没有任何优惠执行基准利率,再到如今越来越多的银行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0%,房贷利率将直接影响购房者的购房意愿和开发商回款。事实上,从今年2月起,北京大部分银行就已经开始执行首套房贷款利率为基准上浮5%至10%,除部分外资行及少数优质客户执行上浮5%外,上浮10%逐渐成为北京房地产房贷利率的主流水平。

目前银行贷款的首付比例提高,实际上是因为资金方面的吃紧,或者说银行本身也要考虑盈利因素。尤其是当前资管政策改革后,很多高收益的投资渠道减少,银行必然会在类似房贷方面打出突破口,所以提高利率是商业行为。

下周房贷利息又双叒涨,银行打劫刚需≈房价涨10%

从房地产管控来看,坚持房住不炒的逻辑不会改变。提高利率也是要求后续对于各类炒房需求进行管控。但是利率本身上升,并不是说银行不欢迎购房需求,房贷业务预计下半年还会发力,所以刚需购房者不必恐慌。

对于2018年度全国房贷变化趋势,专家普遍认为利率上行是大概率事件。个人按揭贷款无论是从价格还是期限以及国家政策三方面都不占优势。虽然个人按揭贷款在基础利率上浮,但依然无法与企业端融资利率相提并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