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週房貸利息又雙叒漲,銀行打劫剛需≈房價漲10%

北京地區的建行、招行、廣發銀行、北京銀行、中國銀行等5家銀行房貸利率均將調整為“首套房貸款利率為基準利率的1.1倍”(即年化貸款利率為5.39%)。調整時間方面,除招商銀行外,其他幾家銀行都將選擇在下週起開始執行。

上調利率其實已經不是新聞,很多城市首套房利率都上浮20%了,但從銀行的整齊舉動看,其實之前偉哥寫過幾次,這不是結束,利率還會上漲,那麼會漲到多少?

簡單的說,就是以後剛需首套房,每貸款100萬,25年貸款週期內,月供每月多145元,累計多4.3萬。如果對比2017年317之前,月供差距剛需已經100萬需要多月供1200元了。(之前最長貸款30年,當下25年)

都按照25年計算的話,因為從之前調控前85折到現在的上浮10%,貸款100萬,累計月供多支付21萬!按照北京剛需平均貸款300萬計算(限價商品房住宅套均450萬),多次剛需利率上漲後,貸款25年,需要多支付月供63萬。

每月多還2100元。綜合測算,計算25年期的貸款利率上漲,累計相當於房價上漲了10%。

當然,也有人可能解釋說是,剛需也買不起了,那麼投資是不是就哭了?

剛需得罪誰了?

首先:最近1年多房地產的確在調控,但調控的原則一直說的是“房住不炒”

首套房貸款者,很清晰,肯定是沒有買過房的人,這些人肯定不是炒房客,為什麼要打擊這些人?

其次:為什麼銀行這麼無恥?

從樓市調控角度看,銀行針對剛需提高利率,屬於趁火打劫。調控政策是抑制投資與投機,但現在銀行明顯在抑制剛需。

第三:銀行的暴利什麼時候能減少?

針對二套房的認定標準已經恢復到了認房又認貸,這大部分購房者可以接受,但為什麼針對首套房也執行利率上浮的處罰?

如果是股份制銀行,畢竟吸納資金成本較高。但對於國有大行來說,大量的低成本資金,為什麼針對首套房剛需執行上浮?

之前偉哥寫過一段話:

偉哥從一個沒有脫離低級趣味的人的角度認為:

最近2年的房地產調控非常明確,打擊投資投機:

1:首套房購房者肯定是剛需,針對剛需不應該執行處罰利率

2:銀行特別是國有銀行,不能又做規則制定者,又要處處賺錢,針對剛需執行基準利率不上浮應該是個基本。

房貸從過去的首套房利率優惠85折、9折、95折,到沒有任何優惠執行基準利率,再到如今越來越多的銀行執行基準利率上浮10%,房貸利率將直接影響購房者的購房意願和開發商回款。事實上,從今年2月起,北京大部分銀行就已經開始執行首套房貸款利率為基準上浮5%至10%,除部分外資行及少數優質客戶執行上浮5%外,上浮10%逐漸成為北京房地產房貸利率的主流水平。

目前銀行貸款的首付比例提高,實際上是因為資金方面的吃緊,或者說銀行本身也要考慮盈利因素。尤其是當前資管政策改革後,很多高收益的投資渠道減少,銀行必然會在類似房貸方面打出突破口,所以提高利率是商業行為。

下週房貸利息又雙叒漲,銀行打劫剛需≈房價漲10%

從房地產管控來看,堅持房住不炒的邏輯不會改變。提高利率也是要求後續對於各類炒房需求進行管控。但是利率本身上升,並不是說銀行不歡迎購房需求,房貸業務預計下半年還會發力,所以剛需購房者不必恐慌。

對於2018年度全國房貸變化趨勢,專家普遍認為利率上行是大概率事件。個人按揭貸款無論是從價格還是期限以及國家政策三方面都不佔優勢。雖然個人按揭貸款在基礎利率上浮,但依然無法與企業端融資利率相提並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