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王菊?

01

作为一枚没有看《创造101》的菊外人,我这几天要被菊姐的消息淹没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王菊?

瞅了两眼节目,觉得真的忍不住要pick王菊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王菊?

毕竟你不投,我不投,菊姐这样的女性何时能出头啊?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王菊?

在一水可爱白甜的软妹中,马东这样评价王菊:“重要的是与众不同,要在最大程度上不一样,才能最大程度被需要。

被指责粗壮、黑胖的王菊,在101中一开始就是个另类的存在。

但她凭借自己过硬的业务能力,英文流利顺口,表演气息平稳,台风也极具感染力,还乐于帮助队友,就这样渐渐拢获自己的粉丝。

与别的选手谈梦想相比,王菊在访谈中反复提及的是“独立排第一个”、“精神独立和经济独立,对于女性来说,我觉得太重要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王菊?

她的独立精神戳中了不少网友的心,更引来林允、范湉湉等明星为她打call。

保罗·柯艾略说:“很奇怪,我们不屑与他人为伍,却害怕自己与众不同。”

这句话,反映了太多人矛盾纠结的生活状态。

尤其是女性,在主流价值观的裹挟下,想有属于自己有成的事业,以及不将就的爱情,实在太难了,甚至连家人都不会站在她们一边。

所以很多人只能不甘愿地随波逐流,“合群”这两个字让无数女生丢失自己。

但王菊像一台战车,不一昧迎合直男审美,不愿意做规规矩矩的“完美”女孩。

敢在舞台上喊着”IACE”(独立 能干 关爱 优雅),她带着独立信念的模样太美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王菊?

那句“改变女团的定义,你们掌握着定义中国女团的权利”落地,作为菊外人的我,彻底沦陷。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王菊?

02

有天和朋友聊天,他说:“现在的女孩子越来越有钱了,都不知道怎么追,每一个看起来都什么也不缺,也不容易被打动了。”

我说:“社会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女人比男人还会赚钱,她们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并不像男人口中所说的那样高傲自大,只是不会再在不合适的人身上浪费时间了。”

天涯里有个吐槽现在独立女人的帖子:

她们都有自食其力的资本,可以不依附男人而活,女权主义思想更是根深蒂固,这要是娶这样的女人成家了,眼珠子都要长头顶上了,日后哪还能hold 得住。

呵呵,女德班上多了吧?

当女人独立时,自己承担责任本是坚强,却被叫成了“愚蠢”;

不随波逐流本是独立,却被叫成了“装逼”;

不断提升自我是上进,却被叫成了“迂腐”。

独立女性招谁惹谁了?

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在《纯真博物馆》中说过:“每个聪明人都知道人生是美好的,人生的目的是获得幸福,但最后只有傻瓜们才会幸福。”

好多loser不但不珍惜一个自食其力的独立女性,反而还要进行无耻的“降维打击”,导致很多独立精干的女性因为自己的聪明能干而在爱情里受了更多委屈。

朋友程程来自贵州,一个并不富裕的小城市,一路披荆斩棘进了BAT,自己赚钱买包包,也能站上椅子换灯泡,妥妥的独立女性没跑。

身边经常有同事劝她说:“女人不要太凶猛,太要强,否则会招男人不喜欢。”

但在她看来,自己也不是喜欢争强好胜,只是非常乐意接受竞争,尤其是来自于另一半的挑战,因为她深知这样的追逐游戏可以让人加速进步和成长,锻炼成更出色的自己。

但同事的话似乎应验了,过去的两段感情里,都以男方劈腿了比她差的人而告终。

她以前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会的时候,被“我养你”这三个字套路了很久,意识到没有一种保护能天长地久,只有自己给的安全感最靠谱。

现在她有钱了,精神独立了,没想到男人给的承诺更加不靠谱了,面包,你给不起,爱情,男人也只是画个饼。

甚至其中有一任小职员,收入还没程程的一半多,恋爱的后半段时间真的像个吸血鬼,只知道坐享女友的独立红利。

首先就是省钱,男方自己收入问题。

前三顿饭后就开始永久AA,这倒也可以理解,但是从来没有给程程买过像样的礼物,在一起的两年,生日都借故忘记了不吃饭也不送礼,这就过分了吧。

然后还特别省心,程程这种姑娘不会动不动无名火,有啥说啥。

甚至,平时家里的煤气管道漏气了,她都能自己搞定…

一来二去,男方的亲朋好友明里暗里讽刺他们女强男弱,最后他竟然出去找小姐排遣…

这样的爱情,有什么用。

程程分手时,眼睛都没红,身为局内人的她都明白,这压根儿就不值得。

03

有两种女人特别让人羡慕,一种是不会哭的,自己牛到不用看任何人脸色。

一种是会哭的,娇滴滴,会撒娇,谁看见了都想拼了命保护的那种。

刚好,很多独立的女人其实就是卡在中间那种,没有达到超级厉害也不够讨人喜欢。

一个职场姐姐艾姐,事业心比较强,35岁才生的孩子。

本以为她生完孩子后会逐渐回归家庭,工作上不再那么拼,可是为了尽快还贷款,她在工作上的付出丝毫没有减少。

再加上她一直就独立自主惯了,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这样的性格注定她不愿意屈就,成为任由别人安排领导的那种女人。

她和丈夫平时都挺忙的,最后她决定把儿子交给公公婆婆抚养。

因此,她每年能真正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的日子特别少,也错过了很多孩子成长的关键时刻。

她不想孩子吗?

当然想,但是把孩子带在身边不仅夫妻俩没时间照顾,还会影响工作。

而且为了孩子将来回到一线城市上学,各种开销会显著增多,现在只能牺牲一下为以后考虑。

这个夫妻双方当然都有责任,可是艾姐确实大部分指责的承担者。

“年纪这么大还这么拼,夫妻关系不和谐吧”,“孩子还这么小就把孩子扔在老家,真是心狠,一点都不顾家”……

没有人理解她,在家庭和事业平衡中挣扎多不易,甚至他老公也偶尔会觉得她应该回家做两年全职太太。

艾姐其实是不少在一线城市打拼的职场女性的写照。

一个中国好妻子的要求太苛刻了,财政方面却希望你能独立,家里大小琐事,家务活还要你承包。

所以不少人选择相信婚姻易碎,日夜兼程去追求物质和精神的独立,但往往到头来却没人理解,被人说是自讨苦吃,瞎折腾。

越独立就越孤独,是独立女性最多的一种宿命。

时代不一样了,现在好多姑娘都很独立坚强,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朋友圈,她们不需要男人时刻的关注,不需要男人太多的嘘寒问暖,她们像男人一样也能开车、也能挣钱、能做好家务。

  • 独立女性的人生,从来不只有高和低,还有左和右,希望你可以成为这样的女人,甚至是像王菊那样,顶住压力,让周围的人对你,始于调侃,最终能陷于独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