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你知道“元宵”的由来吗?其实还有个动人的故事

正月十五闹元宵,你知道“元宵”的由来吗?其实,关于“元宵”的由来,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哩

正月十五闹元宵,你知道“元宵”的由来吗?其实还有个动人的故事

正月十五闹元宵,是从喜庆的春节之后,延续的又一个庆祝活动,从而将“新年”推向了又一个高潮。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花灯,猜灯谜,赶庙会,吃元宵等等活动,可以说早已成为国人世代相沿的欢庆习俗。只是现在的人们置办的“年味”淡了很多,不然,到处都张灯结彩、灯火通明、火树银花的,多漂亮啊!

“元宵”,也称“汤圆”,一个个圆溜溜的,非常的诱人可餐,其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但人们爱吃的往往是豆沙、花生、黑芝麻等这些馅的。

正月十五闹元宵,你知道“元宵”的由来吗?其实还有个动人的故事

其实,关于“元宵”的由来,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哩:

据说,春秋末期时,楚昭王复国,在归途之中,经过滚滚长江时,见有物浮在江面上,远看“色白而微黄”,近看“内中又有红如胭脂的瓤”,便让人打捞上来,品尝之后,感觉味道甜美,楚昭王心中甚是喜欢。但又不知知道,这是何物。

楚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楚昭王闻言更是大喜。由于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于是以后每逢此日,楚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粉与其他相关食材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令人们煮而食之。于是,此后便有了正月十五吃元宵的习俗。

正月十五闹元宵,你知道“元宵”的由来吗?其实还有个动人的故事

关于“元宵”的“演变”与“进化”历程,据一些公开资料显示:

一、唐五代时期,人们要在“元宵节”这天吃“面茧”或“圆不落角”;

二、南宋时期,又出现了“乳糖圆子”,

三、在《元宵煮浮圆子》一诗中有了“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这样的句子,这些食物可以看做是“汤圆”的前身。

四、到了明朝时期,“元宵”的称呼,就很普遍了。

及至到了今天,“正月十五吃元宵”,已经演变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新年习俗!

其实,“元宵”形状圆溜溜的,与圆月相似,所以它在人们的心中象征着“团圆吉利”。因此,吃元宵代表着人们希望全家团圆、和睦美满的幸福愿望!

正月十五闹元宵,你知道“元宵”的由来吗?其实还有个动人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