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河淪陷,前清大臣高喊康熙大帝刀劈日軍太解恨,實情卻讓人落淚

熱河淪陷,前清大臣高喊康熙大帝刀劈日軍太解恨,實情卻讓人落淚

【作者:和佛賞花去,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電視臺重播抗日劇《打狗棍》,筆者覺得,這劇不過三流水準,但其中一集卻有神來之筆,看得熱血沸騰。該劇講的是1933年熱河淪陷的情節。熱河是民國時期行政區劃的省份之一,是關外東北四省之一。熱河也算大省,據1947年統計有人口610萬。東接遼寧省、遼北省,西界察哈爾省,南接河北省。熱河名稱來源自承德避暑山莊內的溫泉,即便是在冬季也不結冰,蒸汽騰騰,所以被稱為熱河。承德避暑山莊又名“熱河行宮”,是中國現存佔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熱河淪陷,前清大臣高喊康熙大帝刀劈日軍太解恨,實情卻讓人落淚

在劇中,熱河淪陷,日本鬼子列隊準備進城。前清遺老四品帶刀護衛戴翰霆,穿上當年清朝的武將官服,手持關公大刀,站在麗正門下,大罵入侵的日軍:大膽倭寇盡敢侵犯我朝,還不下跪,磕頭認罪……我康熙大帝、雍正大帝、乾隆大帝要是在的時候,早把你們的小島夷為平地了……九一八攻我東北,現在又佔我熱河,你們真是不知死活,不知我們熱河人的厲害,燕趙自古到處都是英雄豪傑,今天你們來侵犯的鬼子,有一個算一個別想活著離開……

熱河淪陷,前清大臣高喊康熙大帝刀劈日軍太解恨,實情卻讓人落淚

日本軍官讓戴翰霆離開,戴誓死殺敵,執意不走。多名日本士兵用刺刀向戴刺去,戴手起刀落斬下了一名鬼子頭顱。隨後戴翰霆被日軍槍殺。清朝大臣大戰侵華日軍,這情節由於反差大,被一些網友列為抗日神劇。筆者到真沒覺得有何突兀的地方,戴翰霆是看管熱河皇宮文物的帶刀護衛,民國成立以後戴翰霆屢次惹事,是一名正直且固執的前清遺老。刀劈日軍也較符合人物性格,表現了民眾的抵抗。

熱河淪陷,前清大臣高喊康熙大帝刀劈日軍太解恨,實情卻讓人落淚

但是,這僅僅是電視劇,真實的歷史卻是,128個日本兵輕鬆佔了熱河。熱河省主席湯玉麟主政熱河八年,賣官種煙、苛捐雜稅,以致於民怨沸騰,他手下軍隊,已經欠餉16個月,士兵軍紀差,沒有抗戰信念。軍官做著煙土生意,士兵靠搶劫為生。當地百姓痛恨這支軍隊。

熱河淪陷,前清大臣高喊康熙大帝刀劈日軍太解恨,實情卻讓人落淚

湯玉麟還未見日軍蹤影,便放棄熱河,從北平、天津徵集汽車240輛,裝載自己的私產和鴉片等運往天津租界。1933年3月4日中午,日軍川原旅團派128人,兵不血刃佔領熱河省會承德。至此,熱河抗戰不到10天徹底失敗,東北全境淪陷 。由於當地百姓痛恨湯玉麟虐政和棄城逃跑,民心喪失,不僅沒有抵抗,相反歡迎日滿聯軍。1933年3月8日,張學良因東北全境淪陷,被迫引咎辭職。

熱河淪陷,前清大臣高喊康熙大帝刀劈日軍太解恨,實情卻讓人落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