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小黄车联合创始人于信怒怼虎嗅报道,你怎么看?

鸭一嘴

按理说,作为一家企业的联合创始人,如果企业被造谣而产生负面影响,合理的做法应该是摆出确切的证据,并追究造谣方的法律责任。这样不仅可以修复市场和资本方对企业的信任,也是杀一儆百,警示其他媒体不造谣。

嗯,如果真的是造谣,一个企业的联合创始人应该这么做。但于信没有。


于信在朋友圈说了什么呢?

三个点:一是质疑报道把COO和PRD写成主管;二是强调ofo在新加坡的营收比;三是反驳关于大面积裁员的传言。

第二点,于信说ofo在新加坡的营收比某些友商的全量营收都高,既没公布新加坡营收数据,也没说明“友商”指谁,这么模糊的话,其实说了是没意义的。

第三点,于信自己都说了这个问题难以反驳,只说了让猎头公司再等等,无实质性话语。

总的来说,于信这番所谓的“怒怼”,其实并没有一点实质性的东西来支撑,但为了面子,还是要硬撑,硬找点话来说。

感觉就是,“我不知道怎么反驳你,但我就是不服”。


我们不以谣传谣了,毕竟无论报道写得再真实,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我们都不能认定这些事情就是真的。

但我说几个客观存在的东西:

1、ofo取消了原本在全国20个城市的芝麻信用免押金活动,全国仅剩下广州、深圳、上海、杭州、厦门可以免押金,其他城市恢复199元的押金。这不仅说明ofo真的没钱了,急需现金流,而且也证明了一件事:共享单车企业会使用用户的押金去进行资金运作,从而盈利,这个问题可是之前众多共享单车企业极力否认的,如今不攻自破。

2、ofo自今年3月5日起,先后两次将单车资产作为动产资产抵押给两家阿里系的公司,两次抵押共获得债权17.66亿元。

3、从5月下旬开始,ofo发动内部全体员工售卖车身广告和开屏广告,这应该是第一个打车身广告的共享单车了。ofo的开屏广告都是一些完全没有名气的公司,可以看得出ofo有多缺钱了。


共享单车是个典型的资本集中型行业,需要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共享单车的生产、维护和运营。而如今我们国内的共享单车行业,还没有一套清晰的盈利和财务制度,都还处于扩张和抢占市场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融资对于共享单车企业来讲,基本就是生存的基本条件。

ofo曾经是市场的绝对宠儿,与摩拜单车一起,平分国内共享单车的天下。后来,摩拜单车被美团全资收购,ofo的戴威为了不失去控制权,拒绝了滴滴和阿里的进一步入资控股,从而与阿里和滴滴交恶,如今的阿里和滴滴也各自有了自己的共享单车品牌——哈罗和青桔。

目前ofo的处境十分尴尬,自己囊中羞涩,又不肯放下身段和控制权。但这不能怪戴威把ofo带入绝境,每个创业者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理想,我相信不管是摩拜的胡炜玮还是ofo的戴威,都是一心想把这两家企业做得伟大。只是创业离不开资本,资本市场又是异常地错综复杂,许多强大的力量在角力,很多时候都是纯粹的利益追逐,企业的很多事情,都不是创业者自己能决定的。

胡炜玮在摩拜卖身美团后说,资本把你无限捧高,但迟早都要还。胡炜玮把摩拜还给资本市场了,而戴威更像是孤独的船长,无论ofo辉煌还是落寞,都要独自坚守到底。

希望ofo能挺过这一关吧,过了这一关,或许,前路风光好。


我是悟空问答的签约作者,互联网问答专家,每天发表关于科技、互联网的深度观点,有兴趣的赶紧来关注一波~



科技扯谈官

2.ofo裁员或许是真的,共享单车日子不好过。不过,俗语说得好,“苍蝇不叮无缝蛋”。相对于ofo来说,共享单车似乎已经并非是一门好生意了。此前ofo上线了车身广告,开启了商业模式探索,这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举。共享单车烧钱严重,但长期缺乏盈利模式,短时间大范围扩张,显然已经种下了恶果。大裁员对于任何一家共享单车来说,都是面临的不争事实。摩拜被收购,小蓝、奇酷等破产,都说明了共享单车未来的日子越来越难熬了。


科技公司价值

而ofo联合创始人之所以予以否认,或许是基于商业层面的考虑。毕竟现在的ofo处于阵痛之际,如果再有媒体推波助澜,ofo或许比业界预期更快的时间倒下。那么,双方到底谁在说真话,谁又在说谎呢?

不妨先从之前发生的事情捋一捋。早在今年5月15日,南华早报就发布消息称,戴威已拒绝了滴滴方面的潜在收购要约,并号召公司员工“战斗到底”。这或许是因为戴威看到摩拜在被美团收购后CEO王晓峰被换下,因此不想丧失主动权和独立权。认为戴威,“不被大公司、股东控制,保持独立发展”是第一要务,其余的一切业务规划均要为其让位。

但当时的ofo已经非常“窘迫”了,不仅有数十亿欠款,还始终未能找到真正的盈利模式。为了寻找突破口,ofo甚至在5月下旬推出车身商业广告、App开屏广告。但很显然这样的举措短期内可能见不到太大成效,不足以弥补之前的“烧钱黑洞”。

在拒绝了滴滴的潜在要约后,业内有能力、有意愿收购ofo的巨头、独角兽显然已经寥寥无几。为此,ofo必然要展开自救。就像魅族当时为了自救对公司架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动一样,ofo也是如此,希望能通过新鲜血液来让自身实现“新生”。

此外,裁员也是“开源节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裁员之后能够压缩成本,降低运营压力,或许能够让ofo有了喘息的机会。尤其是海外部门的解散,不仅能减少资金的投入,还能让ofo更专注于国内市场。

当然,真正的是非对错目前尚不清楚。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消息将曝光出来。届时,究竟是谁站在悬崖边上或是发布了不实报道,我们就能够有着更深入的了解。


科技新发现

什么怒怼不怒怼呀,这是一次明显的负面报道,公司若有人做出回应,一定是不认同,不认可,有些语气强硬的,就说发律师函,法庭上见之类了。

至于有些细节对不上,还显出媒体更加有判断力。

媒体不可能掌握全部的信息,即便认真深入的调查,也一定有些信息是对不上的,但有些人就会跳出来说:媒体太断章取义了。

其实,媒体除了尽全力做到客观公众,还原事实外,对于非新闻类媒体,依照有限的所掌握的资料做出判断,这是更难的,也是更为重要的。

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敢做出自己的判断,那才有失媒体的腔调呢。

ofo大幅减员看来是做实了。

现在我最大的困惑反而是,有批评报道出来,不管是针对阿里的,还是联想,还是腾讯,公司相关负责人就会说,媒体是被操纵的,文章不可信。

难道,天下媒体都被当做工具在使用了?

我每每说某家公司不好的信息,或者表达出欣赏之意,不少网友就留言说我被收买了,是水军。

说实话,我还真想当水军呢。但有哪家企业那么有钱,连普通人的意见都要(能)左右,连普通人发言都会收买一下呢?

不排除一些平台是收了公关费而发出某些文章,但每次有争议的事出来后,就怒怼说:你被收买了。

想想就是转移矛盾,想想就是万金油的借口。

怎么不反思我们自己的企业做错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那么坏的印象?ofo,就像被宠坏的孩子,所有人都看出了他的问题,他自己却还很萌地回应:我哪有错呀。

ofo的结局是什么,并入哪家企业?

半年内就会有结果吧。


财经作家邱恒明

树欲静而风不止。

现在这个阶段正是单车骑行需求全年高峰期,这个时候出现小黄车运营的报道,难免会引发不少用户恐慌。

当然,从共享单车企业来看,由于此前拼投放、圈用户、比烧钱,使得大多数平台的资金周转中入少出多,如果融资资金减缓或减量进入,势必会增加平台或企业的资金周转难度。

在融资不畅或估值过高的背景下,企业或平台采取减员增效(控制支出)、推广整合营销方案(增加收入),原本是理性经营的必然选择。

只是由于共享单车积聚了大量用户的押金资金,在没有明确实现专款专用的背景下,每一次负面信息的传播,都会引发一些风险敏感用户选择退押金弃车不骑。

正所谓成也押金、败也押金。

不过,不论是摩拜,还是ofo,抑或最近炒作势头较猛的哈罗单车,回归理性经营原本是大势所趋,如果在大家回归理性过程中还采取一些不正当竞争的手段,可能有违商业道德,并且对广大单车用户的也会造成信任伤害。

当然,对于类似ofo小黄车来说,也确实需要拿出一些有效措施,提振用户信心,让经营正常运转下面,而不是陷入“传谣、辟谣、传新谣、辟新谣”的恶性循环中。


李俊慧

今天,一家科技媒体报道了ofo大裁员、高管出走的消息,与此前的类似传言不同,这则报道有板有眼,细节、数据、人名、信源,一应俱全。从标题名称《小黄车快黄了》来看,不可谓不犀利,也十分符合这家科技媒体一贯的霹雳作风。

ofo联合创始人于信在朋友圈对此新闻进行了回应,表示相关消息是无稽之谈、背后有人推动。很多公司在面对对公司不利的传言时,要么不回应,要么态度强硬地回应——既然是谣言自然应该追究造谣和传谣者责任,否则就很没底气。而于信态度却很温和,甚至想要跟这家媒体的负责人约饭,从这一点可以猜测,对应的报道或许有出入,但不是凭空想象:ofo正在收缩或者说优化。

ofo经有过不少选择,滴滴抛出了橄榄枝,阿里曾有意接盘,然而,都被戴威给否了。

滴滴虽然上线了自有共享单车平台,且拥有青桔和小蓝车两个自有平台,但对于目前在市场上可与摩拜单车争雄的ofo还是有收编之意的。然而,戴威也拒绝了滴滴的橄榄枝。上个月,根据《南华早报》报道,ofo已拒绝滴滴的潜在收购要约,ofo创始人兼CEO戴威在公司内部召开会议时表示,公司未来将保持独立,ofo的五位创始人将各自拥有该公司九人董事会中的一席。他对参会人员表示:“如果你们不想战斗到底,现在就可以离开公司。”

或许当初滴滴大决心做自己的共享单车时,就是因为考虑到戴威不甘做池中物的野心。

在这个会议上,戴威还发起了一项名为“胜利”的项目——当ofo的利润达到1元人民币时,该项目将取得成功,这个项目的名称借用于丘吉尔的标志性V型手势,用于表示胜利。

ofo从这个时候开始就已下定决心只追求一个目标,就是盈利。它会牺牲一部分市场份额,来换取利润——而不是用市场扩张来博得资本芳心,因为能否融资对ofo已经不重要了。不融资意味着缺钱,要盈利也需要节流,此前ofo过度扩张导致团队过于庞大臃肿,没有VC和巨头支持的ofo很难支持下去。所以这样看,ofo的裁员是必然,在职员工的待遇恐怕也会收缩,公司要盈利嘛。

不过,收缩不意味着倒下——ofo跟乐视当初的危机是截然不同的,乐视的窟窿太多,拆东墙补西墙,而ofo的问题是比较纯粹的,只要收缩,就可以健康发展。


罗超频道

有个点很关键,裁员的规模。如果只是辞退几个人,那这种裁员,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很正常,特别是几千人的企业,每个月辞退几十个没有任何问题。辞退高级管理者也属于正常。但OFO经营困难是大家都知道的,在这种情况下,裁员其实也正常,但被媒体传播后,一定会对OFO有影响。OFO的回应,一定程度上让人证实此事的真实性。OFO一味的否认,反而看出来经营者的不成熟 。大胆承认,大胆调整,裁员也是企业调整的一种合理的方式,有什么可怕的呢?

对于像OFO这种靠投资活着的公司,经营形势不好,快速裁员是最有效的办法,把成本降下来,留下最核心的人,寻找突破机会。等有了利润,经营形势好了,再招人。

事了了:matt

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互联网服务,帮助您利用互联网高效获得客户。


事了了

ofo联合创始人于信对于ofo大规模裁员传言的回怼,说实话感觉有点不够强硬。

首先是对COO和PRD是否该称为“主管”的定义,个人觉得这个有点过于咬文嚼字了。

不管怎么说COO和PRD都是高管级别的员工了吧?

其次,如果两位高管没有离职,直接请他们出面回应是更明智的方式。

第三,如果ofo在海外,比如新加坡的业务很大,可以直接公布一下数据,用数据说话。用“仅新加坡营收都比其他友商全量营收都高”这种说法,有点太主观了,不够客观,说服力不强。

总之,个人觉得ofo联合创始人于信的回应有点偏软。而且说服力不够。还是请两位高管直接出来辟谣吧。可能比这位联合创始人说的话,更有说服力。

至于跟李岷的约饭……呵呵呵呵。

跟李岷约饭,不如先跟正版的马云约饭!


独角兽谍报

现在的共享经济,在咱国家是发挥的淋漓尽致了,小黄单车是最早共享模式之一,中国新的几大发明之一,还有滴滴平台,好多了就不一一说明了以实质而论,没有共享最多是小黄租赁,滴滴中间商,土话就是骑馿,只挣不赔,这叫共享经济吗?求高人指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