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灣街道土地整備工作在龍崗區第二批抽調幹部攻堅下取得進展

日前,南灣街道土地整備中心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黨員先鋒主題黨日活動,由該中心成立的徵拆臨時黨支部組織徵拆一線黨員交流心得體會,部署下一步工作。今年開年以來,南灣街道土地整備工作在區委下派的3名抽調幹部大力攻堅下,地鐵14號線石芽嶺站、沙灣河綜合治理、聯李東路斷頭路等項目取得穩步進展,為南灣街道落實東進戰略、打造雲創小鎮提供了空間保障。

南灣街道土地整備工作在龍崗區第二批抽調幹部攻堅下取得進展

南灣街道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宋逸陽(左三)和抽調幹部在徵拆現場調研

黨員做先鋒 在思想碰撞中創新破局之策

“我來到土地整備中心兩年半了,從接觸徵拆這個陌生領域,到現在和徵拆中心的老同志、新同事共同攻堅,任勞任怨,我們這個團隊初顯戰鬥力,團隊精神不可或缺。”交流會上,南灣街道土地整備中心黨支部副書記、中心負責人朱永仁分享了近兩年來的徵拆心得。他認為,不論是徵拆工作、還是城市更新項目,要多幾分公心,始終不忘“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要善於統籌,創新方式,最大程度保障社區和每個徵遷戶的合法利益;要注重談判技巧,找到關鍵人,摸準突破口,以實際行動打動對方。

在下李朗土地整備工作中,南灣街道面對困難積極創新,探索出“利益統籌+政府配套+城市更新”融合的統籌模式,建立多方相互協調機制,盤活存量建設用地,一攬子解決問題,既得到項目方、業主方等多方認可,又實現了政府配套工程、產業發展、城市空間優化、城市品質提升等多點共贏。該街道探索研究的《一攬子統籌解決下李朗片區政府配套工程、民生環境、城市更新等問題研究方案》,成為龍崗區土地整備工作創新巧幹破難題的先進學習案例。

在落實“作風建設提升年”“東進戰略攻堅年”的行動中,南灣街道土地整備工作以“開局就是決戰”的氣勢,在年後上班第一天就打響了攻堅戰。該街道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宋逸陽在徵拆一線現場辦公,部署全年徵拆工作,並向龍崗區第二批抽調到南灣街道參與土地整備實踐鍛鍊的3名黨員幹部陳霜、王凱敏、饒小蘭贈送了學習資料。

“街道領導到一線摸情況,現場辦公,讓我們備受鼓舞。”抽調幹部陳霜說,在土地整備工作骨幹人員帶領下,讓自己不斷學習做群眾工作的諸多技巧,“每天都有新收穫,每天都在學習中成長。”

全天候命任勞任怨 用心用情贏得群眾支持

當天的主題黨日活動結束後,大家又接到地鐵14號線相關業主的信息,隨即趕往現場談判溝通。該業主也瞭解到,在抽調幹部的溝通協調下,區直相關單位和街道已經為其謀求了最大利益,爭取了最好的政策條件。該業主對街道領導和徵拆幹部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謝,並表示將認真考慮,儘快答覆。

與業主溝通結束已是傍晚7時,大家回到會議室,匆匆吃過盒飯,對一週以來的徵拆進度進行總結,研究週末兩天對相關業主的跟進落實工作。對於3名徵拆幹部而言,連續晚間研討工作、週末緊跟業主成家常便飯。“每一個業主的情況都不一樣,我們要找業主談就要儘可能滿足業主的要求。”陳霜說,“有時苦等到晚上11點,業主回來了卻可能說很疲憊、不想談,也可能應酬喝酒不適合談。”

就在前不久,土地整備中心的工作人員聯繫上一名家在香港的業主,由於長期不在本地,工作人員表示期望到香港找業主談。業主在電話中答應了談判,然而待工作人員到達香港後,業主關機了。工作人員只好憑著業主的相關信息,到當地到處詢問,最終在一個市場內找到了經營攤檔的業主,贏得了與業主面對面溝通的機會。

在土地整備中心工作8年的徵拆骨幹宋立佑說,每一戶的簽約都充滿艱辛,凝聚著徵拆工作人員的心血和汗水。徵拆工作的根本在於“細節決定成敗,用心贏得理解”,既要精於政策、練好本領,也要主動服務、掌握動態。和徵拆業主溝通中,更是要細緻入微、推心置腹,要耐心傾聽、不失時宜地進行政策宣傳,又要站在被徵遷戶的立場上,努力為他們爭取應得的利益,讓他們開開心心簽約,順順利利搬遷。

今年以來,南灣街道共有9個重點項目徵地拆遷任務,在3名抽調幹部全力支持下,多個項目如軌道交通地鐵14號線徵地拆遷、平南貨場土地及地上建(構)築物整備、沙灣河綜合整治收尾工作、李朗特勤消防站土地徵轉及入庫、220KV門前變電工程相關轉地工作等均已取得明顯成效,提前完成了任務目標。

抽調幹部風采

南灣街道土地整備工作在龍崗區第二批抽調幹部攻堅下取得進展

抽調幹部陳霜(前左一)在地鐵14號線徵拆現場

抽調幹部:陳霜

“三個途徑”克服困難 一個好漢三個幫

龍崗區人大常委會選聯任工委主任陳霜到南灣街道土地整備中心鍛鍊之前,一直從事機關工作。面對基層一線,特別是一來就是土地整備這個“天下第一難事”,這讓她心中十分緊張,但又咬緊牙關做好下定苦心攻堅克難的準備。經過3個月的努力,陳霜參與的地鐵14號線石芽嶺站、平南貨場等重點項目徵拆攻堅行動均取得了一定成效。

“拆遷沒有真正的釘子戶,只有心中的畏難情緒。”這是龍崗區委書記張勇在為第二批抽調幹部做動員部署時的指示。讓陳霜這個土地整備“門外漢”沒想到的是,正月初七這一天,南灣街道一把手宋逸陽就在地鐵14號線徵拆現場迎接了包括自己在內的3名抽調幹部,並向大家吹響了“開局就是決戰”的衝鋒號。

在土地整備中心骨幹師傅的帶動下,陳霜很快進入了徵拆幹部的角色。她隨身攜帶著一個筆記本,每次走訪項目現場,和徵遷戶談判,都不忘認真地將具體情況記錄下來。“我剛到南灣,對本地的情況不熟悉,所以需要多走多看多聽多問多記錄。”陳霜說,把周邊情況瞭解清楚了,把徵拆戶的訴求弄明白了,回到家就仔細琢磨這些歷史情況和個人意願之間的因果聯繫,嘗試尋找解決之策。漸漸地,陳霜開始熟悉業務流程,並積極在碰頭會上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思路。

對於自己主要負責的地鐵14號線石芽嶺站的徵拆工作,陳霜找到了周邊企業業主與徵拆工作的利益共同點,“徵拆的部分土地,對業主來說可能是荒地。但地鐵站點建好之後,對業主其他周邊的地塊升值拉動是非常大的。”陳霜積極利用好人大工作“緊密聯繫代表”的優勢,調動南灣街道轄區人大代表積極參與配合,緊密聯繫群眾,為轄區發展貢獻人大力量,人大代表、南嶺村社區黨委書記張育彪就聯絡了街道工商聯的代表等,在談判協調工作中起到了推動和諧共商的關鍵作用,業主同意了“先行圍擋施工”。

達成共識後,陳霜還籌劃了石芽嶺站土地整備簽約暨施工用地移交儀式。在儀式前一晚,她在現場認真檢查細節佈置,精心安排活動流程。最終,儀式順利進行,地鐵14號線石芽嶺站前期工作進展為轄區群眾帶來了滿滿的正能量,市地鐵集團建設總部負責人表示,此次簽約在全線尚屬首例,是首批施工面移交,為推動全線的土地整備起到了示範作用,鼓舞了士氣,為其他一些徵拆業主釋放了合作共贏的強烈信號。

鍛鍊期滿,陳霜通過摸索土地整備工作得到了的巨大收穫,她認為自己從“三個途徑”解決了畏難情緒:通過在思想認識上克難,鍛鍊了自身敬業擔當的創新精神;通過發揮工作優勢來克難,鍛鍊了自身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通過強化統籌協調來克難,鍛鍊了自身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三個月的土地整備實踐鍛鍊,記錄著我在急難險重一線磨鍊的點滴,為民實幹,才能有一個好漢‘三個幫’的效果。這是我人生的寶貴財富,為以後更好地適應新時代人大工作新要求補上了生動實用的一課。”陳霜說。

南灣街道土地整備工作在龍崗區第二批抽調幹部攻堅下取得進展

抽調幹部王凱敏(左二)到社區走訪瞭解徵拆業主的相關情況

抽調幹部:王凱敏

找準切入點 啃下硬骨頭

王凱敏是南灣街道一線成長起來的、擁有多年基層工作經驗的黨員幹部,在當地派出所工作時,他就是刑偵能手,並多次調解處理非法佔用國有土地等事件,還在街道執法隊崗位上巧解“亂擺賣”難題。當前,王凱敏是南灣街道勞動辦負責人,仍然在各類調解一線,用豐富的經驗做好群眾工作。在這次抽調到土地整備中心開展徵拆工作中,王凱敏主要負責對打通聯李東路斷頭路的徵拆工作等硬骨頭全力展開攻堅。

聯李東路是李朗片區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王凱敏深知這條斷頭路對群眾生活、轄區企業和南灣中部片區發展的重要意義。接到任務後,王凱敏認真分析情況,瞭解到其中一戶陳姓業主非本地居民,有可能率先突破。對此,王凱敏和土地整備中心的同事們認真分析陳姓業主的社會活動圈子,在瞭解到他在李朗片區經商等社會背景後,王凱敏主動通過其周邊的商會組織、社區關係等熟人與其取得溝通,逐步建立信任。“我們不停地追著業主談判,比耐心,講明利害關係,發揮業主身邊一些黨員先鋒的表率作用。”王凱敏說,由於關係梳理得當,陳先生也完全瞭解清楚了政策利好,很樂意地簽下了協議,為聯李東路的徵拆工作打響了“頭炮”。

“無限風光在險峰,三個月的鍛鍊學習,是我們藉機登高,搶抓機遇促發展和鍛鍊提升自己的最好機會。”王凱敏說。除了聯李東路,王凱敏主要負責的李朗特勤消防站,220KV門前變電工程,已收回的華超公司用地建築物的清理等幾項任務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在“雖然有難度,但也不是堅不可摧”的信念支持下,四個項目都取得明顯進展,有兩個項目已完成簽約及拆遷。

在徵拆鍛鍊中,王凱敏認為,基層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幫了大忙,不論是土地整備中心及時成立臨時黨支部,以黨建引領攻堅克難,每天一碰頭、掛圖作戰、倒排工期、蹲點守候等,還是針對業主,調動相關社區、相關商會的黨員幹部一道參與談判,都是得益於黨組織的堅強幫助。

“全體動員,協同作戰。我們每一個人都抱著釘釘子的精神,而我們隊伍又像是石榴籽一樣緊緊團結在一起。一個籬笆三個樁,牢牢形成了攻堅的合力。”王凱敏說,抽調鍛鍊為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把活幹巧、幹細、幹實提供了寶貴經驗,這些經驗將激勵自己昂揚鬥志,開拓攻堅,為南灣舊貌換新顏不斷拼搏。

南灣街道土地整備工作在龍崗區第二批抽調幹部攻堅下取得進展

抽調幹部饒小蘭(左一)在白坭坑水綜合整治項目現場瞭解情況

抽調幹部:饒小蘭

心往一處想 改善水環境

對於土地整備工作,被抽調到一線的南灣街道水務管理中心主任饒小蘭有著深刻體會。在全面推進城市環境品質提升,打響治水提質攻堅戰的號角下,土地整備成為改善南灣水環境的先鋒隊,去年,南灣街道僅用40多天就完成了沙灣河(下李朗段)全部24個節點簽約,提前一年完成沙灣河整治項目1.07萬平方米徵拆和49萬平方米的徵收任務,為河道綜合整治順利推進打下了堅實基礎。

正因為與土地整備工作有著不解之緣,饒小蘭更懂得相關單位之間相互支持、統籌推進各項工作的重要性。在土地整備工作中,她第一時間與徵拆工作人員趕赴自己主要負責的沙灣河綜合整治和白坭坑水綜合整治項目現場,共同研究面臨問題的解決方案。

在面對沙灣河干流沿線眾多攝像頭拆遷工作中,大家對施工紅線範圍內沒有明確標識的攝像頭束手無策,也不敢貿然施工。瞭解到這個情況後,饒小蘭認真理清思路,通過現場走訪查看,與相關部門聯繫核對,組織了多個權利人召開碰頭會,“認領”屬於各自的攝像頭,確定了權屬關係後進行統一談判協商,最終快速促成了紅線內全部攝像頭遷移,有效保障了沙灣河綜合整治工程順利進行。

抽調鍛鍊期間,饒小蘭站在土地整備中心的角度思考,同樣也站在和農林水業務掛鉤的其他部門的角度思考,不斷與相關河長、區直相關單位、相關業主單位以及涉及的社區、居民緊密聯繫,積極對接組織溝通協調,切實加強與各方緊密聯繫,加快了相關河道在黑臭治理、防洪排澇、雨汙分流、景觀美化等方面的綜合治理工作。

“兩個故事讓我印象深刻。”饒小蘭說,一個是土地整備中心骨幹陳家威帶有腳傷任然不下一線,一個多月來走路一瘸一拐,仍然一天不落地沿河走訪,從未抱怨。另一個是下李朗一位70多歲的老人,在瞭解到治水提質工作需要後,雖然行動不便,卻主動幫助徵拆幹部和家屬做工作,配合進度積極主動搬去過渡安置點生活。

“作為一名水務幹部,通過這次的抽調鍛鍊,使我更客觀地瞭解到和我們業務相關的部門、業主、基層群眾對水務工作的直接或者間接的幫助和支持,使我和他們的關係更緊密,在烈日炎炎下收穫的是更多感動。”饒小蘭說,提升水務環境品質是政府的工作要求,更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自己將不遺餘力地與大家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為南灣街道水環境改善提升貢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