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李小龍,他的藏書有2500餘冊,吸取百家功夫之長

很多曾經與李小龍有交集的人,不論他是武學大家,還是武術界之外的人,都會驚異於李小龍與其年齡極不相稱的淵博的武學知識及其深邃的哲學頭腦。

早在六十年代初,經過一番武學交流之後,美國柔術大師謝華亮就說,這個剛來美國的小夥子未來一定不得了,功夫厲害,見識更是超群;六十年代中期,查克‧羅禮士第一次與李小龍見面交流,就興奮得和李小龍通宵夜談,相見恨晚;空手道冠軍、李小龍弟子喬·劉易斯更是認為李小龍簡直就是一座挖掘不完的武學寶庫;李小龍弟子伊魯山度也說,之所以拜李小龍為師,不僅僅是因為折服於他的功夫,也深深為他高深的哲學理念、科學的武學理論所吸引...

你所不知道的李小龍,他的藏書有2500餘冊,吸取百家功夫之長

所謂“功夫在詩外”,李小龍一切武術成就、電影成就的取得,除了建立在他身體力行,實實在在,長期、系統的技藝訓練和實證上之外,更多是來自於他廣泛涉獵,孜孜不倦的對於中外哲學、武術、現代體育科學、電影、成功學等各方面書籍的綜合閱讀和思考,以及在此基礎上高屋建瓴、觸類旁通的整體性研究、提煉和總結。對此,與李小龍朝夕相處、相濡以沫的“龍妻”琳達·李無疑具有最高發言權。她曾寫到,在李小龍的武學發展過程中,“他不斷地將自己所學的知識轉化為一種技能、一種藝術、一種哲學、一種人生之道。他通過練習和鍛鍊來磨礪其體魄,他通過閱讀和反思來提升其智慧。”從而,李小龍能夠站在人類武學智慧和武術科學的最高峰,完美的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理論指導實踐,以實踐所得進一步周延自身理論,知行合一,相輔相承,逐步達到令人驚異的武學高度,取得舉世矚目的驚人成就。

你所不知道的李小龍,他的藏書有2500餘冊,吸取百家功夫之長

良好的閱讀習慣,李小龍早在香港時期,即已養成。號稱“冇時定”的少年李小龍,有時候自己一個人獨處看書、思考的時候,安靜得讓他母親也會懷疑他是不是病了,不然不會這樣安靜。動如脫兔,靜如處子,在李小龍少年時代即已顯示出不同一般的特質。在香港習武期間,李小龍除了專修詠春拳外,還通過各種途徑去了解和兼修其他武技,比如與他派武術家以舞換武,或以技換技;比如通過相關拳擊、武術錄像進行學習,而最重要的輔助學習手段,則是通過購買、蒐集各類武術書籍,以及武術、健身健美刊物,進行閱讀、研究和自學。即使後來遠赴重洋到了美國——據“龍姐”李秋源回憶——李小龍也仍然通過他的姐姐或者朋友繼續在香港幫他收集武術書籍和資料,而美國唐人街的各類書店,甚至加拿大的某古舊書店等,李小龍更是常客。據琳達·李說,李小龍當年個人藏書多達2500餘冊,塞滿了整個房間的半壁。以李小龍為榜樣,他的很多弟子,像李愷師傅、黃錦銘師傅、伊魯山度師傅等,都建立有自己的獨立圖書室。

你所不知道的李小龍,他的藏書有2500餘冊,吸取百家功夫之長

在李小龍美國期間的藏書中,除哲學類書籍之外,最多的就是拳擊專書,第二多的就是西洋劍專書。它們對於李小龍武學哲學思想的形成、理論的創建,截拳道的最終橫空出世,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作用—正如李小龍自己所講,截拳道建基於振藩功夫、拳擊和擊劍之上,而李小龍藏書的特點,正好從某個側面反應了這一事實。可以肯定的是,儘管李小龍從未真正系統的練習過拳擊和西洋劍,但是結合他個人專業的振藩功夫實踐,以及與相關領域武術家、帶藝投師弟子們的交流,特別是通過有針對性的閱讀、學習、思考和研究,李小龍仍然天才般的通過對於振藩功夫、拳擊和西洋劍(Jun Fan Gung Fu ,Boxing, and Fancing )三者所體現出來的共性科學原則、原理和技巧的研究和提煉,發現了人類無限制科學街頭格鬥術的高度"可能性",並以“簡單、直接、非傳統性”的截拳道(JeetKune Do)成為這劃時代的李小龍個人發展的新武術系統,展現在世人面前。

你所不知道的李小龍,他的藏書有2500餘冊,吸取百家功夫之長

可以這樣說,他創立的截拳道,是經過無數的武術實踐與大量的書籍閱讀積累而成的集百家之長的武術體系。

到現在之所以很少有人能真正練成截拳道,領會其精華,我想那是因為他們不是李小龍。他們的藏書還沒有達到2500餘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