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 这才是商纣王!

原来, 这才是商纣王!

我们知道古人结婚新娘子需穿红色吉服盖着红盖头,等到洞房花烛夜的时候由新郎掀起。这个红盖头有什么用呢?为什么要盖住新娘子的头脸呢?这就要说到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了——商纣王。

传说,商纣王一位叔叔闻仲,力能扛鼎帮助纣王打下大半江山可谓是劳苦功高,但就是这样一个虎虎生威的汉子,他有着严重的妻管严。在一次打完胜仗之后回去,还被老婆罚跪。商纣王听闻这个传言偷偷去他家看了看,还真是!纣王就非常不高兴,觉得这是女性对男人的侮辱。因此,一天要求召群臣上朝带上自己的夫人,待众人就坐之时,突然命武士缉拿这个婶婶,大声申斥一番砍下她的头颅,并以白布覆盖,鲜血霎时染红了白布。纣王当即发布公告,要求女子出家必须覆盖红盖头,意味着要尊敬顺从丈夫,不得小看侮辱男人。这就是红盖头的由来,由鲜血渲染的千百年警示。听到这儿有人就说了,看商纣王就是这么直接残暴。与我们日常对他的评价“残暴不仁,荒淫无道”别无二致。

但我们说评价历史人物不能揪其一点无限放大,应该从全面的视角来评判。我们常常将商朝的灭亡归结在纣王的身上,史学家对他的评语和描述大多是奢靡无度酒池肉林、宠幸红颜祸水妲己、坑害忠臣残害百姓。在《封神演义》亦或是史书记载中,挖比干心,剖孕妇肚皮,砍人双脚,这些全是纣王干的缺德事。

但历史上的纣王真的是这样吗?孔子的弟子子贡曾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郭沫若也说:“殷辛之功迈周武,殷辛之恶莫须有。殷辛之名当恢复,殷辛之冤当解除。这个殷辛就是商朝纣王。由此可见,纣王并不是历史上描述的那般残暴无能。那他的真实面貌是什么样的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商纣王真名帝乙,名字按天干地支而来,帝有点上帝的意思,统帅所有神、民。商纣王是后来周人对他的蔑称。自古成王败寇,称王的撰写的史书的被称为正史,关于这位灭国的君王自然是没有好话。但商朝的百姓称他帝乙。

在《史记·殷本记》记载“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首先商纣王才思敏捷,身形矫健气力超群这就打破我们在《封神榜》中看到的被酒色掏空身子的蠢笨形象。其次,商纣王在位期间重视农桑,致使国力真正日上!稍后有开始对外征战,当时东夷反叛,东夷也就是我们今天的黄河下游地区 ,纣王发兵征伐将领土扩展到江淮一代,后又讨伐徐夷,徐夷是东夷之一,更是将国土扩展到沿海一代,国土面积大大地增加。由此可见,纣王之军事上是卓有战绩,有其文治武功的一面。

但也正是这两次大战,极大耗损了国力,战争胜利虽然俘获了许多俘虏,但还未待全部收服就迎来周武王率领的大军冲击,就此拉开了牧野之战。但是战争中商朝大批俘虏倒戈,周军攻至朝歌。帝辛登上鹿台,投火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但一个帝国的衰亡是各方势力周旋的结果。反清志士顾炎武在亡国之后曾感慨: 商亡是必然的,帝辛只是适逢其会,换了任何人,都无法拘救商王朝的命运。就是说,不是帝乙来做商纣王就是其他君王来做,结局不可改变。这从何说起呢?这其中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历史上真有妲己,但不是狐狸精附身!妲己是纣王晚年征伐苏部落是俘虏的美女,确实是国色天香美艳无比。但真如小说中描述那般对她言听计从吗?二十世纪初,考古学家在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挖掘出土许多殷商时期的遗物,其中的玉器,铜器,尤其是龟甲与兽骨上所刻的大量文字与“卜辞”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为客观的了解。作为一个深度迷信卜筮的时代,任何重大举措都要求神问卜来决定吉凶休咎。因此在国家大事上妲己是不能极大影响杀伐决断的帝乙的。同时关于比干被杀,春秋时期记载还是因为直言进谏而死,但到了战国时期屈原说他是被投水淹死,吕不韦的门客则说他是被剖心而死,道司马迁的史记中已经变成为了成全妲己观看“圣人之心有七窍”的蛊惑谣言。史学家的想象力也是十分惊人,关于砍人双脚,剖孕妇肚子更是是子虚乌有。

其次关于酒肉池林则是商朝晚年整个社会延续了百来年的社会风气,自商帝、王公大臣以至庶民,无不酗酒成风。妲己进入宫廷时正是帝乙建设三十年后的繁荣景象。后世对此部分描述,周和春秋时的文献均没有记载,可到了战国末期,韩非才在描述中添加了象牙玉著酒池骄奢之态的,此后史官又在此基础上添加各种“合理想象”例如司马迁的“男女裸奔其间”来表现纣王的荒淫无道。从此可见史书对帝乙“润笔”之处不少。

关于商朝的灭亡更是多重原因累计的结果,商纣王作为亡国之君背负了所有的骂名,这个锅背的有点大。在帝乙接收这个持续了六百多年的王朝的时候,它内部已经是呈现四分五裂的趋势,各种势力相互斗争,贵族和王族斗,王族内部斗。其中最明显的是帝乙的同父同母的哥哥微子试图争夺帝位。这就涉及到嫡长子继承制。按照后世来说,微子和帝乙都属于嫡系派,但在商朝,由于帝乙母亲在生微子时不是王后所以是庶子,即便后来登上后位也只有后位生的帝乙才是嫡子。因此微子在身份地位赢不过帝乙,在文治武功上同样输于弟弟。怀恨在心的他在最后拦截周武王军队时可谓是引敌入内,直击朝歌,最终国破家灭。

历史学界巨擘、古史辨派主将顾颉刚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现在传世的商纣王是千年积毁的结果。在历史上,从战国诸子百家学术论证,再到各朝史官加之“各种合理想象”凡是牵涉到暴虐荒诞一商纣王为鉴是最好的例子,没有实例,也可以编写史料。一代代的传承不愁他的形象不美好。

所以说,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历史上商纣王并不是史学家描述的那般,毛泽东曾评价“把商纣王、秦始皇、曹操看做坏人是错误的。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纣王那时很有名声。商朝老百姓很拥护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