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遗嘱的有趣大数据

遗嘱,这个字眼很多时候是出现在影视剧或者新闻节目上,但是这个现象正逐步转向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财富增长以及思想观念转变,立遗嘱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且趋向年轻化。

中华遗嘱库发布的《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13-2017)》显示,办理遗嘱的老年人的平均年龄,从77.43岁逐步降至72.09岁。

如果对白皮书的数据进一步分析的话,还可以发现一些颇有些意料之外的现象。

关于遗嘱的有趣大数据

99.93%的老年人选择中华遗嘱库范本中的“防儿媳女婿”条款。在遗嘱中规定继承人所继承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不属于其夫妻共同财产。

子女离婚率逐年升高,是父母会采纳这一条款的原因。子女离婚的时候,儿媳或女婿要分走公婆或者岳父母的遗产,这是很不公平的,所以这种条款很正常。

当然,这一条款只在子女离婚的时候会有意义,在子女没有离婚的情况下,这一条款没有任何意义。

关于遗嘱的有趣大数据

半辈子的财富积累,房产是老年人家庭财产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手里有套房,子女为了争遗产打得一塌糊涂,成了很多老人生前立遗嘱的原因。

2013-2017年间,遗嘱库中处理财产以不动产为主,占比高达 99.69%。

根据数据显示,1-2套房产的老人占绝大多数,因此主要是普通市民,还不算中产阶级。

不过文化层次较高,高中和大学以上学历的老人分别为26.23%、30.57%,占一半比例,相对于老年群体而言,学历确实不低了。

关于遗嘱的有趣大数据

《白皮书》显示,从有立遗嘱的想法,到真正采取行动,大部分老年人至少间隔了5年以上,有21.2%的老年人间隔了10年以上。

当问及立遗嘱行动迟缓的原因,部分老年人表示,害怕立遗嘱引起矛盾纠纷,晚年不得安宁。

关于遗嘱的有趣大数据

老人立下的遗嘱,如果家人有分歧,在老人去世后肯定会闹矛盾,如果生前知道了,那矛盾肯定就提前爆发了。

有将近三分之一的老人瞒住子女立遗嘱,2017年的数据显示,33.23%立遗嘱人不想让子女知情订立遗嘱。

而且这一比例是逐渐走高的。2013年老人与子女商量立遗嘱的比例为83.20%,到2017 年,占比已经下降至66.77%。

瞒着子女立遗嘱,更不要提让子女陪同立遗嘱了。2013-2017年间,子女陪同父母前来遗嘱库办理人数的比例,从78.72%逐年下降至61.69%。

那么如果未能隐瞒立遗嘱呢?在未隐瞒立遗嘱的老年人中,有33.4%选择了隐瞒分配方案。

关于遗嘱的有趣大数据

老人去世后,财产继承人不一定就是子女。数据显示,配偶互相继承后再由子女继承的比例逐年上升,这种趋势表明,老年人已经开始优先考虑怎么保障配偶的晚年生活了。

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透露,遗嘱中甚至有少量留给保姆、未再婚但长期同居的老人。

同时,女性已经是立遗嘱的主要人群,数据显示,2013-2017年间,女性订立遗嘱所占的比例较高,平均比例55.13%,女性订立遗嘱的意识比男性要高。

关于遗嘱的有趣大数据

中华遗嘱库是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于2013年共同发起的公益项目,该项目免费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遗嘱咨询、起草、登记和保管的服务。

中华遗嘱库全程采用专业登记系统,借助人脸识别、身份证读取、指纹扫描、视频摄像、电子扫描、文件存档、现场见证和密室登记等方式对遗嘱进行现场登记,在确保遗嘱真实性上可以做到无懈可击。

如果遗嘱产生纠纷,中华遗嘱库所登记的遗嘱均直接被法院认定为合法有效的遗嘱。所以,如果要立遗嘱,又怕以后产生纠纷,那就可以去中华遗嘱库登记一份具有法律效力,而且别人无法更改的遗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其实有利网APP设置紧急联系人功能其实就是一份特殊的“遗嘱”,如果出借人没有办法提取自己的资金,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启动紧急联系人功能,“继承”里面的资产。

希望大家看到这篇文章,可以对“遗嘱”这件事更多关注,重视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