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团扇,穿越千年,带着一身古意,去感受它的古典和雅致

扇子在中国由来已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制作扇子的材料有绢、绫、罗、纱等,因其“团团如明月”,被称为“团扇”,团扇又称宫扇、纨扇。在古代,每个女子都会持一把团扇,东方女子的含蓄、内敛、欲说还休,凸显得淋漓尽致。

相传,团扇最早是由班婕妤创作,因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入宫受汉成帝宠爱后,班婕妤从此不受宠幸,于是便作《怨歌行》感伤自己的身世:“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她在诗中以团扇自比,一位失去往日恩宠的幽怨美人,仿佛手执团扇,立于眼前。

古风团扇,穿越千年,带着一身古意,去感受它的古典和雅致

唐代杜牧在《秋夕》中也描绘了一位深宫中孤寂的宫女形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秋天的晚上,一个寂寞与无聊的宫女,手拿一把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无事可做的她只好用扑萤来消遣打发孤独的岁月。扇子本来是夏季取凉用的,秋天就没有用了,诗中的“轻罗小扇”,也象征了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

古风团扇,穿越千年,带着一身古意,去感受它的古典和雅致

苏轼曾在《贺新郎·夏景》中描绘过美人与团扇:“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这位女子拿着丝织的白团扇,团扇与素手似白玉凝酥,让人心生怜爱与喜欢。她高洁绝尘,风姿闲雅,却又十分孤独寂寞。

古风团扇,穿越千年,带着一身古意,去感受它的古典和雅致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美的团扇,是美人的衬托,生病时,面色不佳,容颜憔悴,便以扇遮面,纨扇与玉颜掩映。在唐·王建的笔下,一幅曼妙的宫中仕女图,徐徐展开。

古风团扇,穿越千年,带着一身古意,去感受它的古典和雅致

南北朝梁武帝曾作《团扇歌》:“手中白团扇,净如秋团月。清风任动生,娇香承意发。”一位美丽的少女,轻摇着手中的白团扇,清风随着她温柔的动作徐徐而来,身上的香气也随风飘散,让人心旷神怡。这种古典美,是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是摄人心魄的。

古风团扇,穿越千年,带着一身古意,去感受它的古典和雅致

如古诗中所见,古代时团扇往往被女子用来遮掩面部,显示羞涩与矜持,和一身的含蓄婉约之美。扇子带来的不只是清凉,更是将诗情画意的中国古典美刻画得淋漓尽致,回眸一笑百媚生。

在夏季到来的时候,时光君希望能给你们带来丝丝凉意,也希望团扇不再只停留在温柔的旧时光里,而是带着一身古意,穿越千年,让更多的人去感受它的古典和雅致。

古风款扇子,共两款:《微凉》和《听雨》。古风界大神插画师@石家小鬼倾情手绘,插画图是夏季特有的西瓜、黄梅雨、青蛙、荷花等,古典范儿满满,又不失雅致,带给你一整个夏季的凉爽。

古风团扇,穿越千年,带着一身古意,去感受它的古典和雅致

同时,还有青春时尚文艺个性创意团扇,适合文艺少女~

古风团扇,穿越千年,带着一身古意,去感受它的古典和雅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