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传:曹德旺说“一百对夫妻中,没有一对是幸福的”,对吗?

心学传:曹德旺说“一百对夫妻中,没有一对是幸福的”,对吗?

在当前的社会语境下,曹德旺先生的说法,是有事实依据的,但是,这并不是说,中国人一向如此。其实,过去并不如此。

从我们阳明心学的修习者看来,这种情况,是比较可悲的。它证明:结婚以后的国人,普遍不幸福、不快乐,都是勉强地凑合着。

连夫妻都是勉强凑合,那么这种人生,可以说是苟活的人生。

苟活的人生,是阳明心学所反对的。阳明心学倡导积极的、向上的、不断进步的婚姻生活,鼓励每一对夫妻,通过“致良知”,获得现世的快乐与幸福。

王阳明本人的婚姻生活,就是如此。

王阳明反对佛教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佛教主张信徒要离开家庭。

王阳明说:“佛教徒担心父子连累他,就离开父子;担心君臣连累他,就离开君臣;担心夫妻连累他,就离开夫妻。……我们儒家,有个父子,就给他仁爱;有个君臣,就会对他忠义;有个夫妻,就给他礼节。”

对于王阳明来说,世俗的人伦,是必须遵守、依从、享受的。

这里面,既有儒家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也有“格物正心”的心学理想。

心学传:曹德旺说“一百对夫妻中,没有一对是幸福的”,对吗?

王阳明本人,一生只爱原配夫人,在夫人无法生育的情况下,也坚决不另娶,这在当时官员普遍纳妾的时代环境里,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体现了心学宗师的责任心。

有些书竟然说王阳明有六房夫人,这是胡编乱造。中国从来是一夫一妻制,说他有六个夫人,是极无知的表现。要说他有六个夫人,不如说他有一妻五妾。可是,若他真的有一妻五妾,他就不至于到四十四岁还没有一个孩子,需要过继人家的孩子。

事实是,按阳明先生年谱,王阳明十七岁娶了表妹诸氏为妻。诸氏是江西布政参议诸养和的女儿,诸王两家是表亲。由于诸夫人始终没有生育,王阳明就在四十四岁那年,把表弟的儿子正宪过继为儿子。后来,王阳明五十四岁时,诸夫人去世,他为夫人守丧一年后,于次年二月,续娶了张氏。当年十一月,张氏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正聪。

王阳明一生在外为官,颠沛流离,与诸氏离多聚少,但仍夫妻恩爱。而且,妻子不能生育,他也始终没有另纳小妾。

王阳明一生的工作主题,就是为官一任,负责一任,并四处征战,立下战功。而他的生活主题,就是修习心学并讲课。

通过阳明心学的修习,通过格物正心,通过致良知,王阳明和心学弟子们的生活都是充实而愉悦的,夫妻家庭都是快乐而美满的。

所以,良明心学中,有夫妻相处之道、家庭幸福之道,我们应该学会格物正心、学会致良知。

现在再想想,当我们看到曹德旺先生说“一百对夫妻中,没有一对是幸福的”这句话时,有没有为现在这样的生活而悲哀呢?我们在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在走向经济富裕的过程中,真的没有丢失什么吗?

心学传:曹德旺说“一百对夫妻中,没有一对是幸福的”,对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