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驴拉石磨碾洋布”,别说你会“事件营销”

《那年花正开月正圆》的热点貌似已经过去了,我却开始了自己的追剧,跳过之前零零散散看过的一些,在50集发现了一个大大的亮点,那就是周莹应对胡家的营销策略,真可谓是上上策,即使放到现,也可以说是拍手叫好的事件营销。

一次事件营销卖出150万匹布,什么概念?按照剧中的意思,两拨工人日夜生产,相当于提前卖出去了2年+生产的洋布。瞬间惊掉了下巴。

事件回放

1. 胡家“扎心文案”挑事

胡咏梅代表的“古月洋布行”连续两个月重创周莹代表的吴家“民富洋布行”,但是胡家小姐不依不饶,选择继续打压周莹的“民富洋布行”,并学着当年周老四找乞丐到胡家门前闹事那样,找了一帮小孩子到“民富洋布行”门前捣乱,小孩在门前手舞足蹈的唱着资深文案撰写的段子:“民富民富,一堆破布;民富做衣,天天缝补;民富做裤,窟窿无数;用了民富,受穷吃苦;沾了民富,一生无福”。

不知“驴拉石磨碾洋布”,别说你会“事件营销”

文案真是扎吴家的心啊,与现在文案相比毫不逊色。

2. 吴家“石磨碾压”制敌

面对胡家的下作手段,吴家上下愤愤不平,纷纷出招。

小伍安慰少奶奶别急,说要制作比胡家招牌大几倍的水牌,然后放到古月洋布行的对面,上面写上:古月洋布行,放屁,臭臭臭。(负责搞笑的)

周老师更是来劲了,这种手段可是他最擅长的,连献两计给周莹:当年找要饭的小孩去胡家门口捣乱,如今人家还回来了,当然要还回去了。一计:找那些要饭的小侄儿们,用屎尿封住古月洋布行的门;被周莹否了之后,周老四锲而不舍,再献一计,直指胡咏梅个人,说要找几个两三岁的孩子堵住门,只要胡咏梅敢出门,上去就喊娘,看她的脸往哪儿放。

还是不行,太low啦。

最后还是咱们这位清末陕西首富周莹亲自出马,她让王世均去古月洋布庄买一匹洋布,再去机器织布局取一匹

同样品类的洋布……

不知“驴拉石磨碾洋布”,别说你会“事件营销”

说到此处,众人还是不知道周莹要玩什么上策,不得不说这就是差距啊。

得到少奶奶的上策,以二虎和小伍为代表的民富洋布行工人,敲锣打鼓来到了自家布庄的门口,拼上桌子,然后把银两准备好。

好戏就这样开场了。

在这之前还一直奇怪二虎这角色还挺重要,这会终于发现了非他不可的用处。听听这张罗人的功夫,毫无违和感。

“您这南来的北往的,走路的站岗的,您这挑挑的卖面的,打铁的卖蒜的,老太太拄拐棍,眼神不好您看不见的,都往前站了。您诸位算是来着了,我们要为你大伙来一出,诸位您上眼嘞。”

二虎左手拿着民富洋布,右手拿着古月洋布,正介绍着。

底下起哄了不干了,怕你民富洋布行作弊啊。好。拿过去让大家摸一摸,看一看,没错吧,放心了吧?

那就开始啦,把布放在地上,工作人员牵着拉着磨的驴上场了。

比什么呢?比吴家和胡家的洋布谁更结实。

规则是:如果民富的布先被磨穿,在场的每位观众将获得10量赏银;如果是古月的布先被磨破,现场的每位观众将获得1文铜钱。

不错啊,热闹不白看,还能赚钱。

PK正式开始了,驴拉着磨慢悠悠的碾压着洋布,显然两个品牌的洋布都很结实,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看客们都急了,热了。可是3个小时都过去了,依然没有分出胜负,驴拉磨继续碾着……

不知“驴拉石磨碾洋布”,别说你会“事件营销”

就在4个时辰的锣声响过之后不久,二虎瞄见胡家的洋布出现了破洞,急忙奔过去拿起了两块布并宣布:胡家古月洋布行的布被碾出了明显的洞,吴家民富洋布行的布虽然有磨损,但是依然完好。

按照开始前说好的规矩,民富洋布行当即兑现了每人一文铜钱的承诺。

现场观众纷纷涌向民富洋布行,争相购买吴家洋布。

最最关键的是,“石磨碾布”事件纷纷被传开,一传十,十传百……购买吴家洋布的人何止是现场的观众……

不知“驴拉石磨碾洋布”,别说你会“事件营销”

至于结果,吴家管家王世均在事件总结报告会上,公布了实况:“石磨一碾,民富洋布名声大噪,截至昨日,我们一共接到了150万匹订单,就算分两拨工人,日夜赶工,最快到明年年底才能完成所有订单。”

不知“驴拉石磨碾洋布”,别说你会“事件营销”

如赵百石所说,“石磨碾布”哪里是周莹和胡咏梅两个女人之争,其实是民富洋布行和古月洋布行分别代表的中国织的洋布和外国人的洋布之争。

事件点评

论“对手”的重要性,正是有胡咏梅那样的对手,才让吴家感觉不能跟对手采用一样的下作手段,要高明一些,高大上一些,方显他们的格局和气度。

1.差异化

在产品取胜的年代,产品功能上的差异化极其重要。如果能找到自家产品的明显长处,就可以己之长攻他人短,胜算就会大的多。显然,要做到这一点还要做到知己知彼,剧中虽然省略了很多,相信是经过了市场调研和产品分析,吴家找到了“自家民富洋布比胡家古月洋布更为结实“的特点。

2.策略

找到了点,怎么告诉大众,吴家民富洋布更结实呢?

总不至于找一堆人扯着嗓子满大街的喊吧?一家之言,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要不得。还是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

周莹相信,一场实实在在的PK胜过千言万语。

3.方法

怎么PK呢?

如果场景穿越到现在,比较布的结实度,方法应该更多,剪的速度、机器拉扯……

但是速度有点快不至于产生持久的围观效应,除非增加投入的材料的数量。

但毕竟那会还是清末,估计能想到驴子拉磨碾压,也是很时髦的做法了。乍看用石磨碾压并非良策,但是却有明显的好处。一个是用时长,不但更显出洋布的结实度,也是让活动的热度能够持续发酵;另一个是参与的角色多了一头驴子,也算增加了一些趣味性。

不过,驴子拉磨如果放到现在这个驴子稀缺,又登不上大雅之堂的时代,强烈反差带来的效果要远远大于清末时代。同样,如果剧中PK的方法能够跳脱当时的时代,不管是向前,还是向后,反差的营造一定会收获更深远的影响。

4.执行

在具体的pk中,一些细节的处理也非常值得学习。比如考虑到观众的热度和粘性,PK的结果和在场的每位观众都有密切的联系,并且不管是哪种结果,观众们都能收到吴家民富洋布行的打赏,对观众来说,是一件非常划算的投入。

同样,对于吴家来说,无非是投入了一点比赛的试验用布,以及赢了之后送给现场观众的每人一文铜钱,但是换来的却是口口相传,甚至是现场的冲动消费。

结果公布后,观众一哄而上购买或预定的场景,就是最好的验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