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連小孩都在打高爾夫

在普通人眼中多半會覺得高爾夫是一項貴族運動,從歐洲傳入中國;但興起於宋元時期的"錘丸"運動,與現代的高爾夫極其相似;

在宋朝,連小孩都在打高爾夫

元代錘丸

錘丸源自唐朝時期,興起於上層社會的馬球運動,即騎在馬上用球杖擊球的運動;

堅圓淨滑一星流,月杖爭敲未擬休。無滯礙時從撥弄,有遮欄處任鉤留。不辭宛轉長隨手,卻恐相將不到頭。畢竟入門應始了,願君爭取最前籌。”

——唐·女詩人魚玄機《打球作》

但始終這是貴族上層社會的娛樂,不接地氣;所以馬球運動慢慢在民間演化,沒有馬,那就不要馬,沒有那麼大場地,那就小一點,最後慢慢演化成了所謂的“步行球”即為用手持球仗擊球;

在宋朝,連小孩都在打高爾夫

馬球

到了宋朝,步打球由原來的同場對抗性競賽逐漸演變為依次擊球的非對抗性比賽,球門改為球穴,名稱也隨之改稱為“步擊”、“捶丸“;當時,連兒童也非常喜愛捶丸活動。如北宋官吏膝甫,幼時“愛擊角球”,他舅父范仲淹“每戒之不聽”。這裡所說的角球,就是用角骨製成的球,不易擊碎。

在宋朝,連小孩都在打高爾夫

來看《明宣宗行樂圖》所描繪的,宣宗朱瞻基便服簷帽在御園觀賞各種體育競技表演的場面;其中就包含錘丸


在宋朝,連小孩都在打高爾夫

《明宣宗行樂圖》

而此時的歐洲各國還不見高爾夫的蹤影,雖並無確鑿的史料,但可以合理假設,說高爾夫是在十三世紀由蒙古鐵騎傳入歐洲也是極有可能的。

在宋朝,連小孩都在打高爾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