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气挺大!要颠覆你对玉石雕刻的认知

程礼方,南往制玉手创工作室艺术总监,朴石本纪艺术团队联合创始人之一。他的作品坚持将人文与自然融为一体,呈现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部分,富有时代特征,直接通人心,富有意境之美与诗意空间,见之忘俗!

“红山玉猪龙、良渚玉琮、‘汉八刀’玉蝉、渎山大玉海、大禹治水图……”玉文化发展的每一步足迹无不闪耀着一代代玉人的智慧之光。在现代文化艺术思潮的推动下的今天,玉文化呈现出了新的发展态势,而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如资源枯竭化、设计格式化、工艺同质化、文化流俗化等。

新时期玉雕应如何正确地传承与健康地发展,在程礼方看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程礼方,安徽池州人。2016年联合举办“朴石本纪”北京国际珠宝展大型玉雕个展,作品一时间在国内引起一定的轰动,被评为当届国展亮点之一。

多年前在南阳因机缘接触到玉,程礼方深深被玉这种材质的神秘性所吸引。他在创作上尊重个人主观感受与玉的特质,以敬畏之心去读懂每一块玉,做到放下对玉的“剥离”与“植入”,融合并释放玉最美的一面。

口气挺大!要颠覆你对玉石雕刻的认知

他坚信在读玉的过程中,也是对自我内心的挖掘与精神世界的追溯,倡导在审美上丢弃功利心,回到神性,一切由心出发,自然流淌,遗忘观念,超越自我。

口气挺大!要颠覆你对玉石雕刻的认知

口气挺大!要颠覆你对玉石雕刻的认知

作品:两般清风 材质:和田玉糖白料

程礼方的创作与传统的玉雕表达手法不同,他顺应释放玉的特质进行创作,借助“自然力”如何与一块玉合作直至相融,找到与玉交流共同完成作品的方法,体悟出曾经一直无法言明的情愫尊重玉的特质,尊重每一块玉即便是在传统雕刻中一块不起眼的边角料,也有自己的价值。

口气挺大!要颠覆你对玉石雕刻的认知

作品:游故材质:和田玉青花籽料

他说“每一块玉都是平等的,都有自己的特质”玉本身不存在杂质或糟粕,他们认为所谓的“杂质”和“糟粕”或许正是这块玉的特点所在,只是人们没有找到与玉交流的恰当方式。不脱离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但不被条条框框所局限,用自己的表达,结合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尊重与玉相融,大胆地尝试,把人文情怀与玉本身特质展现出来。

口气挺大!要颠覆你对玉石雕刻的认知

口气挺大!要颠覆你对玉石雕刻的认知

作品:此行 材质:独山玉

这快料子,放在桌子上不小心给它摔倒在地,一分为二。本无设计方案,这一摔,反而激发灵感,赋予它新的生命和表达方式。顺势而为,顺着因果的变化而创作变化,尊重材质本身,挖掘特质,变废为宝!

在程礼方看来,玉料是玉雕艺术的载体。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的开发利用,玉料资源枯竭化越来越严重。市场化的成熟、技术的进步,一方面推进了玉雕技艺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急功近利的思想。贵料精作固然可喜,而大量的所谓“差料”粗制滥造乃至有工业化生产趋势令人心痛。

口气挺大!要颠覆你对玉石雕刻的认知

作品:沁材质:独山玉

其实在所谓“差料”中不乏有良材,如作品“另辟”的原材料人们普遍认为是“废料”,但最终出来的效果真的很棒。程礼方认为自然造物,赋予万物一切平等的权利。对玉料不要用高低之分,所谓的“废料”只是我们自己没有发现它的特点而已,没有找到语言释放它的美。倡导“可用之材皆为好材”之理念。玉雕与各种材质如木、石、金属、陶瓷等的结合上要多加探索,拓宽多元化发展空间,充分提升玉料的使用价值。

口气挺大!要颠覆你对玉石雕刻的认知

口气挺大!要颠覆你对玉石雕刻的认知

作品:另辟 材质:和田玉糖白料

程礼方说,“玉不琢不成器”艺术是玉雕的生命,文化是玉灵魂的诉求。几千年来,一代代玉人通过不懈努力,将玉雕艺术推向了传统雕刻艺术的顶峰,为我们留下了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口气挺大!要颠覆你对玉石雕刻的认知

作品底座皆是亲自动手设计制作的,觉得底座是作品的一部分,不可忽视。但传统玉雕制作底座有专门师傅在做,环节上将作品和底座分开...

口气挺大!要颠覆你对玉石雕刻的认知

口气挺大!要颠覆你对玉石雕刻的认知

作品:破(局部)

作品整体是一株玉兰花,底座是树皮。其中一个玉兰花花苞是一个“茧”,寓意破茧成蝶,涅槃重生。所谓不破不立!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当代艺术中不断融合和碰撞更需要艺术家在创作时用广阔的视野,宽容的胸怀去观察理解外来文化中的众多艺术形态,合理取舍,并结合玉雕艺术的自身特点,融汇贯通,为我所用。玉雕艺术家在具体的创作中,注重个人风格的树立,不拘一格。

口气挺大!要颠覆你对玉石雕刻的认知

口气挺大!要颠覆你对玉石雕刻的认知

口气挺大!要颠覆你对玉石雕刻的认知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能力日益提高,趋向多元化

也为当代玉雕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促使当代玉雕艺术家们要不断增强自身艺术素养

在继承传统优秀玉雕技艺的同时

努力把握现代先进艺术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