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躍龍門”的典故和山西運城河津市的龍門村有什麼樣的關係?

手機用戶83443984855

做人啊一定要有夢想,就算做條鹹魚,也要當能跳上龍門的那一條!


黃河從內蒙古托克托突然轉折,寫出了九曲黃河中最壯觀的一個“幾”字,氣勢磅礴的河水向南穿越晉陝大峽谷,在最雄奇跌宕的一段行程中,注入咽喉禹門,水勢驟然受到強烈擠壓,非常壯麗。詩仙李白曾經讚美道“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

龍門,又被叫做禹門口,相傳是大禹治水的時候開鑿的。大河一旦奪門而出,便在陡然變寬的河床上緩緩流動,煙波闊遠,並形成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黃河景觀。龍門村就是在咱們山西運城的河津市啦~

鯉魚跳龍門的傳說,其實源自當地的一種自然現象。晉太康二年出土的《竹書紀年》就記錄了龍門的奇觀。每年春天,大批鱘魚洄游到龍門集結,並在臨產卵前兩三天的時候,這些鱘魚雌雄結伴躍出水面,鱘魚充血發紅的魚鰭也露出水面,匯成一條赤紅色的河流。這種自然現象和如今的鯉魚躍龍門的傳說似乎相似,卻又有不小的區別,這又是為什麼?

原來,這種奇觀在戰國時期就有記載,魚躍龍門的傳說卻是在西漢形成的。《藝文類聚》和《太平廣記》的引文中指出,漢代辛氏所撰的《三秦記》,多處記載了鯉魚跳龍門的傳說。這些傳說,已經和如今的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很接近了,而且契合了漢初所盛行的是神龍崇拜觀念。

在這個家喻戶曉的傳說中,每年陽春三月冰化雪消之時,會有黃河鯉魚從百川彙集龍門之下,競相跳躍。一年之中能躍上龍門的鯉魚只不過七十二條,況且剛剛跳上龍門,雲雨馬上就來了,小鯉魚還要忍受住被天火燒斷尾巴的痛苦,才能真正變化上升為神龍。

只有在努力奮鬥和忍受痛苦之後,小鯉魚才會變成神龍,改變只能成為紅燒魚的悲催命運。

這也難怪,從古至今,中國人都會用“鯉魚躍龍門”來形容競爭成功的考生。

在你的記憶中,自己的高三時光又是怎樣的一段年華呢?

歡迎你在評論區與我們分享。


太原晚報

在古代傳說中,“鯉魚躍龍門”說的是黃河鯉魚跳過龍門,就會變化成龍,一般用來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也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


這個傳說的發源地就在山西運城河津市,龍門就是河津市的龍門村。鯉魚為什麼要在這裡躍龍門?根據專家考證,現在的黃河壺口瀑布其實最早是在龍門這個地方,由於長年累月水流的沖刷,瀑布才上移到了壺口,直到現在,瀑布每年仍在以緩慢的速度繼續上移。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人驚歎。

龍門,也叫禹門,相傳大禹治水的主戰場就在這兒。傳說遠古時黃河咆哮至此,河道不通,每每洪水來臨便會禍及兩岸。於是大禹用巨斧鑿山,疏通河道,黃河才得以從東西兩山中穿流而過。如今在這裡仍然可以看到黃河兩岸絕壁聳立,被鑿的痕跡依稀可見。而黃河鯉魚每年都回溯到這裡,躍上龍門,就是因為躍上龍門可以到黃河的上游繁衍後代,獲得新生。這個地方也寄託了人們對改變命運的渴望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山西晚報

世人皆知,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如,這裡面不僅有治水的決心和征服,也有對百姓的責任,而在這治水的過程中當然也就有了很多的故事。黃河一直是一條神奇的河流,不管是流到那一個地方都有新的故事發生,而當流到了山西河津市的時候也就有了鯉魚躍龍門。在西北黃河峽谷中的一道門就叫做龍門,在今稱禹門口。
不是每一個渡口的門跳過得鯉魚就是龍,但是 這裡禹門卻可以實現,黃河鯉魚一旦能夠從這裡躍過去就能夠就會變化成龍。雖然看起來簡單,但是確實困難重重,黃河本來阻力就大,而這些魚在每個季節的春天逆流而上,耗盡全身力氣一躍之後還得天火焚身,這樣受盡萬千折磨以後才會成為龍,所以說真的非常的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