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竟如此簡單—河圖、洛書簡介(2)

今天主要講解河圖和洛書圖示,以陳摶老祖的《易龍圖序》引言,茲列舉原文如下:2

且夫龍馬始負圖,出於羲皇之代,在太古之先也。今存已合之序尚疑之,況更陳其未合之數耶!然則何以知之?答曰:於仲尼三陳九卦之義,探其旨,所以知之也。況夫天之垂象,的如貫珠,少有差,則不成其次序矣。故自一至於盈萬,皆累累然,如系之於縷也。且若龍圖便合,則聖人不得見其象,所以天意先未合而形其象,聖人觀象而明其用。是龍圖者,天散而示之,伏羲合而用之,仲尼默而形之。

始龍圖之未合也,惟五十五數。

上二十五,天數也。中貫三五九,外包之十五,盡天三天五天九並十五之位。後形一六無位,又顯二十四之為用也。茲所謂天垂象矣。

下三十,地數也,亦分五位皆明五之用也。十分而為六,形地之象焉。六分而成四象,地六不配。在上則一不配,形二十四。在下則六不用,亦形二十四。

後既合也,天一居上為道之宗,地六居下為地之本,三乾地二地四為之用。三若在陽則避孤陰,在陰則避寡陽。

大矣哉!龍圖之變,歧分萬途。今略述其梗概焉。

後人根據做出今天的河圖與洛書,在直接拿出河圖洛書前,我們先來看看它是怎麼來的。

第一,天地之數五十有五,天之數為二十有五,地之數為三十(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繫辭傳》),如下圖,此圖為第一變,天地之數本來都是五,天圖中間由5組成,三組,橫豎都是九個白點,總共由15個白點包圍,取迸發出25數的第一個,類似於天圖裡面的最中間那一顆是起始,我們可以想想一下,太空裡面什麼都沒有,無極產生一個太極—陰極變陽,陽動生物,而後才有四周,太空沒有類似於地的參照物,那麼下是不存在,上也就沒有(後形一六無位),但是前後左右是有的,那麼產生這個萬物的中間之物就是體,我們以中間那一顆為基本點,四周的方位就出來了,為用,也就是24為用(3爻*8卦=24爻為用,25爻為體—乾卦有用爻);我們在來談談地之數,雖然我們天地之數都是5,偶數為陰,奇數為陽,那麼根據易傳的: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也就是取天數為五,那麼地數取六,根據天圖的規律排布一樣也是前後左右四個方位,而地六是不匹配進去的,那麼沒有上就是二十四,沒有下,也是二十四—30減去中間的地六。

那我們分析下:乾1坤2,是宇宙的生成規律,體四用三是邵雍的客觀事物一般規律(方位),天5地6就是方位與數結合,在宇宙中,我們沒有上下也就是天,在地上面,我們不取中間的地六,因為居中,那麼天不配就是24,地之下也沒有還是24

周易竟如此簡單—河圖、洛書簡介(2)

第二變請參看下圖,我們根據邵雍的體四用三,如果要把天之數和地之數結合起來,那麼天數5是減數,地數就是加數,天以四減,地以三加:天之圖就是後減地4得天一,前減天三得地二,左減天一得地四,右減地二得天三;地之圖數就是,後加0為地6,前加天一為天七,左加天3為天9,右加地二為地八(此處我之所以用前後左右區別是為了區別上下,邵雍體四用三就是前後左右四個方位,而後不可見,是根據人的一個視覺作論)

周易竟如此簡單—河圖、洛書簡介(2)

第三變,兩者結合為十數圖,把天之圖和地之圖相結合就變成了下面這幅圖片,也就是我們今天的河圖(朱熹觀點,劉牧認為這個是洛書,叫十數圖)

周易竟如此簡單—河圖、洛書簡介(2)

劉牧的河圖就是今天的洛書(朱熹),也可以用上面兩組圖來疊加,把洛書的中間5不變,十個黑點去掉,1234居正位,其他的依次排列就得到他所謂的九數圖

周易竟如此簡單—河圖、洛書簡介(2)

今天這章只是由於古文很難理解,我們也不知道為何古人會這樣弄來河圖洛書,為何取5和6,有人說這個55是大衍之數,後人說法很多,以排列組合(等差數列)的方式去理解,固然那種方式ye很有創新精神,但是我們一定要結合周易的本質以及本源去把其中的宗理順,不然只是玩弄數字遊戲,只需要小學生去理解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