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事业单位招聘都是劳务派遣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以后有机会转正吗?

超级小风

作为经历过银行劳务派遣制度下的员工,如果可以,千万不要选择作为劳务派遣员工被招聘。

一、派遣制员工转正是极难的。跟我同批入行的,有不少人工作了,3、4年还没有转正。转正条件极为苛刻,以我们银行为例,只有日均存款达到2000万,才有转正的机会。(银行外的人可能不知道什么是日均存款,日均2000万也就是要确保,你名下的存款,每天至少要2000万。可见有多难)


二、工作没少干,工资福利待遇却比不上正式员工。在工作的时候,派遣员工是当做正式员工来使用的,但是在发放工资福利待遇的时候,派遣制员工却被进行区别对待。而且差距还很大,有些待遇直接腰斩。比如:公积金,正式员工缴存12%,派遣员工缴存5%。过节费,工装、取暖费,直接就减半发放。

三、派遣制员工是没有晋升资格的。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讲,派遣制员工并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合同,只是委托劳务派遣公司,与其签订合同。所以银行等事业单位是不可能让一名不属于自己单位的员工晋升为领导的。


很多单位招聘劳务派遣员工,是为了降低自己的用人成本,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对于不是很重要的岗位,用人单位宁可离职率居高不下,也不会愿意给派遣制员工转正的。

如果还想要了解相关银行劳务派遣方面的事情,可以随时私信我,或者评论区留言,看到后,我会及时回复。


MBA银行狗

首先大家有清楚劳务派遣是什么,劳务派遣又称人力派遣、劳动派遣、雇员租赁,由劳务派遣机构和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把劳动者派给用工单位,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费用的一种用工形式。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发生于派遣劳工与派遣企业之间,与用工单位没有直接关联。

大家看到我上面的解析,应该都有一定的了解,其实说白了就是单位编制不够,但是又不得不多招聘,因而就产生劳务派遣,劳务派遣人员是同第三方签订合同的。这样有好也有坏;好处就是辞职相对来说比较方便,坏处就是你不是正式员工,福利待遇各方面肯定是不能同正式员工相提并论啦。

正式员工的雇佣关系:

其实“同工同酬”的问题一直都是比较难解决的,编制问题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有换岗的,由于没有“空编”而卡壳啦,紧接着问题也就来啦!不仅仅是调动,包括职务晋升、工资调整、福利等,都可能因为编制不同而有所不同。也正因如此,同一个地区甚至同一单位,因为“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待遇”所引起的争议一直不断。

除了体制内不同的编制之外,许多体制内单位还有一些“编外”人员,这些人员有的是单位自己招聘的,有的是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派遣而来的,虽然做的是公务岗位,但却并不是“公家的人.

我那位朋友就正是这样的“编外”人员。即便是这类聘用人员,也可能会分成几等,他所在单位的聘用人员里,还分为单位聘用和部门聘用,两者的待遇也颇有差距。

简单地说,不同的编制,有着不同的管理方式和体系,而我们所关心的工资福利体系、晋升发展空间以及资金来源和管理,都会因为编制的不同而有非常大的差异。

毫无疑问,“同工不同酬”给单位员工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扰。而其肇始,就在于“编制”。那么就有人问了,解决“同工不同酬”问题很简单,让所有人都进编不就解决了吗?

其实,无论是哪种编制,在公共管理机关里都是用工的基础。没有编制,则意味着单位的进人已经没有了空间,只能依靠现有人员完成相关工作。而编制的增加需要非常严格的审批,在当前社会对事业单位群体关注度异常的情况下,增加编制也相当敏感。

在实践中,除了教师之外,许多地方的编制总体上是保持不变或呈下降趋势的——工勤编制目前实行“空一个收回一个”的政策,不进行人员补充;而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则是绝对不能超编。但在公务服务细分化的当下,事务越来越繁杂,现有编制人员根本无法承担相应工作量,怎么办?

对“参公”单位员工来说,这相当于解决了他们与公务员在收入上和发展上的差异,但对单位本身来说,在用人上却“作茧自缚”——有行政编制的人不愿意来,“纯事业”编制的人来不了,符合条件的“参公”编制人员又选不出合适人才。真令人着急。

因此,我在想,当前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正在进行,虽然对于编制问题目前尚无大的动作,但可以想见的是,后面的改革方向,应当是这样:一是打破编制内的身份差异,打通“体制内”人才流动通道;二是逐步使公共管理部门服务外包制度化、规范化,使同一岗位不再出现不同的编制差异;三是在以上两点实现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同岗同酬,同工同酬。

于是,“派遣员工”、合同工等用工形式应运而生。这些用工形式开始是在国企里运用,后来逐步延伸至事业单位、行政机关。这些灵活的用工形式由于不占用“体制内”的编制,又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在许多领域甚至成了主要的用工形式。

但是,这种看似灵活的用工方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大弊病。不仅仅“编外人员”不满意,即使是编内人员的不同编制人员,对此也有看法。另一方面,用工的“三六九等”,不仅造成员工间的心理问题,同时也给人才的流动、使用造成了障碍。


公考君

小公以前所在的事业单位,聘用临时人员就是按照最低标准执行的。

收入结构大体是:基本工资+绩效。

基本工资按本地最低标准发放,最低工资涨了,基本工资就涨,否则,十年也不会动一下。我们这的最低标准1700多,临聘人员和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单位帮缴纳五险一金,直接从基本工资扣,据小公所知,扣完五险一金后,拿到手有1千元左右。这是一部分收入。

另外一部分收入就是绩效。绩效标准单位自定,小公记得没错的话,分了四个档次,最低档是1500,依次每当增加300-500元不等,最高档的标准是3500元,基本上很少人拿到,大部分临聘人员拿到手的绩效是在2200-2500元之间,加上基本工资1千元左右,每个月的收入三千出头,在我们这里算是比较好的(当然主要是单位效益比较好)。

至于转正,在小公离开之前,印象中只有两三个最后通过直接面试的方式考核入编,据说都是领导打了招呼的,其余到现在都是合同工。

实话说:临时工想转正入编,难!

我是小公,专注公务员考试、任用、提拔等体制类问答,感兴趣或有疑问咨询的,可以关注私信我,我将提供全方位的权威解答。


80后小公

很多事业单位招聘都是劳务派遣,而且执行的工资一般都是最低工资标准。对于以后是否有机会转正和是否有保障,坦白的说真的是因人而已。

我身边有两个朋友,当初都是因为没有考上公务员而采取的曲线救国方式,以劳务派遣的形式加入事业单位。但他们都先后在半年和将近一年的时候转正了。

第一个朋友,这个人是因为命好。家里在人事厅有一定的关系。虽然当时因为考试和答辩面试成绩不好,没有进入事业单位。但家里人还是想办法让他以劳务派遣的方式先进入了事业单位进行学习。当时去的是市人社局。然后我在半年时间之内,家里人不停的走关系。最后人社局有一个人退休了,有了空缺,家里人就给他补上去了。

第二个朋友,没什么背景。她知道只有自己努力才有可能进入到正式的编制。但他有一个特长。我别的不会就是办公软件用了非常好。领导要的发言材料,整理数据资料,尤其是领导做汇报用的PPT演示。他都能非常出色地完成。让领导在其他地方非常的长脸。时间长了,领导用的非常顺心就离不开他了。最后,在过年的时候朋友觉得机会不大准备离职回老家的时候,领导专门找他谈话,希望他可以留下来。编制的问题,他想办法来解决。结果过了年以后,他就正式入编了。

所以说还是有机会的。

关于以后是否有保障,我想说这是基本都保证是有的。但是不可能像正式编制的员工一样享受那么好的福利待遇。想有很好的保障,最好还是转正。获得正式的编制。

希望可以帮到你!


倪说故事汇

只能给四个字,分两次给 白日 做梦。除非内部关系 刚刚刚刚滴,,,除非天空变色了。



大家都懂,这个社会培养我们学会很多。

如果目标能转正,劳务派遣吃什么?劳务派遣公司都是什么人能开?劳务派遣目的是什么?就是把国家的负担 放回了百姓的肩上。谁知道劳务派遣公司 从人头上拿走了多少真金白银?


但不可否认,现今当下 劳务派遣 是社会第一劳动力主力军,国家机器应该放不下 不容易改。这是咱社会运转的必经之路,百姓的路还得自己走,谁大谁小 谁高谁低 谁心里都明白。民主如何体现 首先自己能做自己的主,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 给你民主 给你上帝佛主 那不就是空人情吗?

中国的运行机制,就算可以了。所以百姓 既要看明白 又要想的开。当下世界已经进步好多了,人生 主要是为了 国政 民族 宗教 武力 而前进,希望有一天世界和平,把这几样统统粉碎,人类能没有任何划分的共存。


等到那一天 世界就好了, 人类能做到吗?

人类应该去做。


午夜锁横南江

初度签定聘任合同,应约好岗位作业职责事项及结束作业的具体要求,也可以约好最低效力期限。(聘任合同当事人可以对由聘任单位出资招聘、练习或许供应其他特别待遇的受聘人员的效力期作出约好。)

聘任合同对受聘人员的违约行为约好违约金的,仅限于下列情形:(一)违反效力期约好的;(二)违反保存单位商业秘密约好的。违约金数额应当遵照公平、合理的原则约好。依据如下: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供应专项练习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练习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好效力期。劳动者违反效力期约好的,应当按照约好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逾越用人单位供应的练习费用。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在劳动合同中约好保存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事项。对负有保密职责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许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好竞业束缚条款,劳动者违反竞业束缚约好的,应当按照约好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仅供您参考吧!相对来说,事业单位进入之后,自己如果表现好,可能也许会有什么好的机会转正,还是很不错的选择,考事业单位。


中公黑龙江事业部

这种话,没有经过实践的还是三思再说,毕竟愿意进入这种单位是有一定抱负的人,进去以后也是别人几年的青春,甚至影响人家一辈子~没有正编身份就根本不一样~

现在越来越严格~逢进必考是必须的~哪有那么容易~ 二线以上城市直接转正的几率为零,必须经过考试中心的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考试~


懒懒苓儿

就是不想让你转正,才外包给劳务派遣的,我觉的就不该有劳务派遣这种行为,这是政府单位为了避免劳务纠纷和责任采取的办法。政府单位用临时工的多了,既然用就把工资待遇都正常化,别又想用人干活又不想给钱。


寒冷带的丛林

我在联想工厂做过主管,可以确定的说转正机会1%,还是在岗位空缺有需要的情况下,所以找工作一定不要选择人力中介公司的劳务工,直接找公司岗位做普工操作工都比劳务派遣工强。


真相来了

学问高的,综合素质不强,学问低的办事能力强,社会适应能力强,书呆子与文盲的对比,各其所能,书只能应付最低基本工作操作流程,大智大勇靠人才想出来,齐白石一个木工师傅怎么成为历史大画家,不去闯北京,也没有今天画家称号,社会埋没了多少人才英雄汉,寒门出贵子之说是空谈,能力最贵,价值最重,其它一场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