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进行互联网问诊,仅3成医生表示支持

患者进行互联网问诊,仅3成医生表示支持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医生团体的出现,配合着医疗新技术的发展,患者在接受诊疗的时候更多得不再只是被动接受的角色,会有越来越强烈的意愿参与到诊疗过程中,但是作为医学这种专业壁垒较高的学科,而医生作为专业从业人员,是否能接受让患者参与进来,是否应该让患者参与进来?

医库调研于2018年4月18日针对“医生应当让患者参与诊疗过程吗?”这个话题,在平台上进行民意调查,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共计收到723份有效投票。

患者进行互联网问诊,仅3成医生表示支持

超七成医生都支持患者使用智能医疗设备协助诊断

医生大都能认识到智能医疗设备对患者生理常态的检测是有利于疾病的诊断的,绝大多数的医生都支持患者携带设备,以便疾病的诊断。

患者进行互联网问诊,仅3成医生表示支持

医生对于患者去互联网问诊的态度耐人寻味

医生对于患者去互联网搜索疾病或者问诊的态度:35%的医生持正面支持的态度,52%的医生保持中立,但也有近36%的医务人员是明确反对的,对于这点,就目前而言,是耐人寻味的,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后续更先进的设备进入医疗领域,医生们支持与反对的形势可能会大不一样。

患者进行互联网问诊,仅3成医生表示支持

患者被允许查阅自身所有的电子健康记录是毋庸置疑的

作为患者,知悉自身的健康情况,有权查阅自身所有的电子健康记录这点是被超过七成的医生肯定的,这样有利于患者了解自身情况,配合医生的诊疗工作,但也有24%医生反对患者有权查看,担心患者缺乏基本医疗常识,过度解读健康记录,影响病情。

患者进行互联网问诊,仅3成医生表示支持

患者有权查阅就诊时所有的医疗记录

对于患者是否有权查阅就诊时所有的医疗记录,66%的医生投赞成票,要知道不久前有地方出台过医疗条例明确规定患者可以查阅就诊记录,甚至可以复印就诊记录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误解,这是有利于医疗就诊的措施,应该值得倡导,另外34%的医生反对可能是出于对当下医疗环境的顾虑,也值得理解。

患者进行互联网问诊,仅3成医生表示支持

患者的医疗记录应该由医生持有

45%的医生认为患者的医疗记录应该由医生持有,而另外46%的医生则认为患者的医疗记录应该由双方共同持有,总体上,是认为至少医生应该保有一份患者的医疗记录,以便关注疾病的发展态势,作出正确的医疗判断。

患者进行互联网问诊,仅3成医生表示支持

患者的各项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肾功检查)结果应由医生第一时间诊断后再了解

患者进行互联网问诊,仅3成医生表示支持

患者的每年体检是必须的

患者进行互联网问诊,仅3成医生表示支持

患者进行互联网问诊,仅3成医生表示支持

患者进行互联网问诊,仅3成医生表示支持

医生并不希望与患者就医疗价格讨价还价

患者进行互联网问诊,仅3成医生表示支持

医生们对于让患者参与到诊疗中有什么看法呢?

一位来自河南南阳的医生说:“患者有权利参与诊疗过程,但是就是担心患者参与越深,事儿越多。”

一位来自河北张家口的医生说:“我认为可以让患者参与,可以更好的跟医生配合,从而达到双赢,这样,患者才会更信任你,更能缓解医患矛盾。”

一位来自山东泰安的医生说:“参与并不代表干预,一直以来患者都是参与到诊疗过程中的,只不过还是以医护为主导,那些干预诊疗的患者好像预后并不像他们期望的那样。”

一位来自天津的医生说:“患者有权利选择他信任的医疗机构甚至医生,医生有告知并给予建议的义务,选择权永远在他们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