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作文预测题(十四)——敬畏规则,法治思维养成有必要

年年岁岁高考相似,岁岁年年

考生不同。

不知不觉中,2018年高考正向我们走来,梁挺福式的《2018年高考作文大猜想》又如约与高三家长和考生见面了。

2018年高考作文预测题(十四)——敬畏规则,法治思维养成有必要

每年的《高考作文大猜想》撰写肯定是我高考前一道高度重视的大作业、大任务。从2010年到2018年,一年一度的梁挺福式《高考作文大猜想》已经整整陪伴大家度过9年。在长达9年的坚持和拼搏中,我为之付出了太多太多,每年一整年的悉心准备和高考当天的惴惴不安,每年要承担着太多的期待和煎熬,当然了,每年同时也会享受着来自四面八方家长的感激和问候,真的是痛并快乐着!

根据对近几年高考作文试题命题方向的研究与分析,我发现,高考作文命题专家越来越倾向于在试题中暗含热点事件,以引起学生对社会、人生的关注,进而考查学生由表及里或透过现象看本质地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高考作文题作为考试内容的载体和呈现形式,蕴含并集中体现高考的育人导向。

"一点四面""核心素养"成为了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关键概念,彰显出大国情怀和精神素养。其中,教育部提出,高考要体现"一点四面"的基本原则。"一点"就是要在高考当中体现立德树人,"四面"是指要在高考当中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四个方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言归正传,今年的《梁挺福:2018年高考作文大猜想》依然沿用前8年的模式,"高考作文大猜想"一共有十六大内容,每个内容都浓缩为一个精短扼要的题目,每个内容都由3个要素:题目、素材和点拨组成。这样架构方便于家长和考生深度理解,容易挖掘素材背后的真实内涵。这十六大内容几乎覆盖了当前的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时事热点内容,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命题者最想通过以试卷的方式跟未来的社会建设者进行对话和交流,来考查考生的所思所想,从而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优秀文化教育的发展。古人云"文以载道",作文还真能反映考生对当代社会的思考与认识,培养人格力量与文化使命感。

【作文猜想十四】敬畏规则,法治思维养成有必要

2018年高考作文预测题(十四)——敬畏规则,法治思维养成有必要

一、作文素材

素材(一)7·23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

2016年7月23日下午,延庆区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内发生一起老虎伤人事件,致1死1伤。延庆区宣传部通报称,动物园已停业整顿。另据了解,伤者下车前曾被提醒不要下车。此事发生后,网络上的各种议论一直没有消停。在这些议论中,有对不守规则的反思,有对野生动物园安全问题的审视,更有将愤怒指向老虎的。

素材(二)1·29宁波动物园老虎咬人事件

2017年1月29日下午2点半左右,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发生老虎伤人事件,致一人死亡。据目击者称,事发时虎山内有饲养员在喂老虎,一名男性游客越过隔离栏,跳进虎山逗虎时被一老虎拖咬,其他老虎也围向该游客。游客后救治无效,不幸死亡,老虎被也被击毙。

姜昆好不容易复出说次《虎口脱险》结果成了预言帝;

听郭德纲的相声要钱,听姜昆的相声要命……

老虎心说:麻痹吃个年夜饭还吃出事儿了。

素材(三)1·5罗海丽高铁扒门事件

2018年1月5日,由蚌埠南开往广州南站的G1747次列车在合肥站停站办客时,罗海丽以带着孩子等老公为名,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铁路工作人员和乘客多次劝解,该女子仍强行扒阻车门,造成该列车晚点发车。1月9日获悉,庐阳区教体局已对罗海丽作出停职检查的处理决定。

素材(四)关于废旧铁轨和小孩的故事

有一群小孩在正在运行的铁路上玩耍,还有一个小孩在废弃的铁路上玩耍,这时一辆火车飞驰而来,它的撒车失灵了,眼看就要撞上小孩子了,它只有选择换道开到废弃的铁路上,或者继续开在运行的铁轨上,如果你是司机你会如何选择?

二、构思点拨

这种材料带有很明显的任务,在任务目的驱动下,根据材料,可以有如下立意:从动物园管理层面来看,可以赞同"对野生动物园安全问题的审视"这一观点,由野生动物园的安全问题说开,无论是景区安全问题、生活安全问题乃至社会安全问题都值得重视,不能玩忽懈怠,更不能总是以生命为代价来敲响警钟。由此及彼,以小见大;从伤者的行为层面来看,可以认同"对不守规则的反思"这一观点,从女子无视园区规则的行为延伸到中国社会普遍存在乱闯红灯、乱过马路、乱插队、公共场合吸烟、医闹等不守规则的现象,从而警醒人们增强规则意识;从网友的议论层面来看,可以针对"更有将愤怒指向老虎"的观点展开议论,指出面对问题要理性思考,认真反思,而不是调侃,更不是恶意中伤。当然,行文也可以辩证分析,关键是要紧扣材料,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老虎吃人,即为常识。在老虎出没的园区与之保持物理隔离,即为规则。当跨越规则红线的那一步迈出之时,悲剧已在所难免。

还好,素材三中的那个高铁堵门的女人,没有去北京的野生动物园。毕竟在人类社会里,不守规矩最多被人类用文明的形式惩罚,而在大自然里,不守规矩,可能付出的就是生命的代价。

人类从茹毛饮血的洪荒时代步入现代社会,文明的进步从来离不开规则的匡正。无处不在的规则确保我们永续繁衍、社会不断繁荣。规则规范的社会整体秩序,对个体而言往往体现为约束。因此,有人就乐于在"小小不言"处打破规则——闯个红灯、插个队——获得一些便利,赢得些许小利。

当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无伤大雅"的违规不以为意,甚至习以为常时,个别人的违规就演变为集体行为的失范。甚至有的时候,我们在共同打破规则的同时,还"巧妙"地相互磨合出一些陋习,比如"人不看车、车不看人、大家都不看灯"的"中国式交规"。

殊不知,违规的成本是巨大的。还以交通为例,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的80%以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交通违法行为大量存在。

"不懂事"的老虎以它的生物本能,打破了我们超越规则的任性。血盆大口警示我们,规则是带电的高压线,容不得半分侥幸和小聪明。无规矩不成方圆,遵守规则对个人来说关乎修养,对家庭来说关乎家风,对社会而言关乎秩序。

血的教训不能只让我们想起猛虎伤人的常识,更应在内心深处刻下对规则的敬畏。社会的公序良俗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无不系于每个人对常识与规则的慎思笃行。

比老虎更可怕的是一个人对规则的蔑视;生活在人类社会,守规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的,而且也是我们走的最简单,也最安心的路。

对于素材四的例子,大多数人可能会选择转换火车轨道,牺牲那名在停用铁轨上玩的小孩。无论从道义上还是情感上讲,以一个孩子的代价来挽救大多数孩子的生命会是大多数人的理性决定。

但是,你是否想过,那名选择在停用铁轨上玩的小孩显然是做出了正确决定——在安全的地方玩?然而他却必须为那些选择在危险的地方玩的无知的朋友们而去牺牲。

人们要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错就是错,对就是对。那些孩子既然选择了正在运行的铁轨上玩耍,就自然要对可能迎来火车的危险做承担,而不是为了所谓多数人的利益去牺牲做了正确选择的孩子的性命。不然公正为何物?明确反对:为了集体利益可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了多人利益可以牺牲少数人利益,更何况是在这种对错分明的情形里。公正在于其有明确性,而不是可根据利益得失而更改。

生命的价值也不在于数量的多少,每个人的生命都应得到尊重。那么更不应该由正确的人来为犯错的多数人买单,为了公平。

☞延伸阅读:

——【2014年作文猜想三】文明出游,塑造中华儿女好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