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财富6年被稀释一半,老爸二哥的钱去哪了?

先讲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

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一直教我们的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家里的财富6年被稀释一半,老爸二哥的钱去哪了?

但是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正是因为选择的不同,而产生之后的巨大差异,时过境迁,孟子因母亲的选择受益而成材,我们当初的选择是否让自己或者让家人受益?

【一】农村进城

那时候,不敢说自己是农村里的,是怕被人瞧不起,怕被笑话。

大概是2005年前后,我从西三环的农村老家搬到了市里的伏牛路中原路附近的燃气公司家属院。老爸的三哥是工厂招工进入到燃气公司的员工,他们的福利房在4楼。一者是为了让我上市里的小学;二者也是可以离得近,相互帮衬,我们租到了7楼,除了稍显脱落的墙皮以及裂开的地板革,暖气、燃气一应俱全。老爸是做生意的,老妈就在家里照顾我,日子不算富裕但还算小康。

平静的日子不到一年。

“我想买房”,老爸给老妈说了这句话犹如平地一声雷,震惊到了她。“老家有几百平米的房子不够你住吗,还要几十万再去买?”老爸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只是猛咗了一口烟,然后默不做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家庭中,挣钱少的一般话语权都会少,这点上,我们不得不承认。之后我们全家走上了看房路。

家里的财富6年被稀释一半,老爸二哥的钱去哪了?

第一站:

我们租住的燃气公司家属院附近。当时还有顺驰,孙宏斌的融创还没出娘胎,我们选择了顺驰不动产中介。但是,周边房子破败,多高层楼,又距离我马上要就读的初中距离较远,随之搁浅了。

第二站:

当时的中原路上,过了秦岭路都很荒凉,中原万达还叫“周新庄”,更没人知道数年后这里会成为片区商业中心。鼓足勇气我们继续向西,主要看了两个项目:一个是西三环外的湖光苑;另一个是西三环内交警二大队隔壁的世纪豫花园。我们难道要从三环内的老家搬到三环外的新家”?“休骗三”的言论真是我从小就耳濡目染豫花园也因种种因素被我们放弃。

第三站:

西郊桐柏路附近的某机关单位家属院。四楼,单气。原房主因为资金问题,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给了我们,单价不到2600元/㎡,首付了20万,月供了1000多块钱,用现在的话可以称之为“笋盘”。这也是我们农村进入城市的真正的第一站。

同期前后不到半年,老爸的三哥买了大石桥优胜南路的优胜花园,单价3500元/㎡左右。

【二】道路迥然

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有选择向城市大潮中攀登奋进的,也有固守自己一亩三分地的。老爸老妈选择了进入城市中,与时代拼搏。而西三环老家也有老爸的二哥选择固守家园。之后的日子,过年过节或者周末回到西三环的老家,其他日子都在城里。

而我的堂弟堂姐堂哥也是在城乡结合部的小学就读和成长,堂弟更因初中打架被学校开除,之后再没有上学。

2012年10月,西三环的老家拆迁了,当时的我在

“国立沟赵西郊大学”读大一。我对此心中其实是高兴的,从小都不在家成长,对老家的依恋也没有那么深厚。吴天君的拆迁指令实际上就如同遮羞布一般,帮我遮住了内心中不愿意让别人看到的那一面。

拆迁后,老爸的二哥手里更富足了,原本也有几十万,加上拆迁款,手里基本都会有个百八十万。要知道,这个数字,在2012年前后,还是巨款!

老爸和老爸的三哥都劝:“哥,都拆迁了,手里钱也不少,家里人也这么多,买套房吧。”老爸的二哥也是咗了一口烟,默默不做声。

之后,他们分别选择了4口人挤住在80平米的房子里和7口人挤住在了130平米的房子。注意,是租。

2012年拆迁,现在是2018年,在外租房已经整整6年。我的侄子都从幼儿园上到了小学,房子还没下来,他们依旧在租房子。以老爸二哥为例,全家租在130平米的房子里,房租平均下来3000元/月左右,6年下来就是20多万。

如果买了房,月供的钱算是自己存的钱,租房子,钱都是别人的。

【三】回看曾经

如今,我家的房子已经从单价2600元/㎡左右,升值到了14000元/㎡左右。而老爸三哥的房子更是从3500元/㎡左右,升值到了22000元/㎡左右,十三年升值了500%以上。

站在现在的角度上,回看曾经的月供1000多块。是不是幸福的不行?

而老爸的二哥,手里的钱一直被通胀稀释,从前的百八十万能付2套首付,过渡费轻松还月供。现在付1套首付,月供还要利率上浮。

短短几年的时光,他们什么都没有干,但是高通胀已经稀释掉了他一半的财富,这就相当于时代的列车在前进,你却无动于衷,自以为可以置身事外,却不知道造成了更大的伤亡。

高速发展的时代中,你没有

抓住机会,就等于失去机会

想起来那句心灵鸡汤:你不进步,客观上就是在退步。

人生如此,房事更是如此,血淋淋的历史昭昭在目。其实并不必期望你能在这场游戏中获得最高的收益,你只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追上平均的水平即可。

【四】世上没有后悔药

有句鸡汤说道:你现在过得什么样的生活,其实10年前都已经决定了。

思路决定出路,选择大于努力。

30年前,你跟上了时代浪潮,计划经济变市场,也许你就是冯仑、潘石屹;

20年前,你跟上了房地产改革,福利房时代结束,也许你就是王石、许家印;

10年前,你跟上了互联网浪潮,信息化时代到来,也许你就是马云、马化腾。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扯淡!

纯属屌丝意淫,别人在努力的时候,你在刷抖音;别人在肩负房贷的时候,你在畅想房价下跌,抄底一波。

等到风口来的时候,你一样飞不起来。

在郑州16年暴涨之后,你还故作镇定,想必心里已经快恨死阻止你买房的那个人了吧?

没错,那个人,就是你自己!怪不得别人。

世上就没有后悔药,从你基本懂得这个世界的规则的时候,你差不多要20多岁了,而大部分人50多岁就干不动了,你值得拥有的黄金岁月,其实也就短短30年而已

老爸的二哥百八十万不到6年被稀释了一半,再想想你兜里的那俩子儿?被稀释一倍你可能连老家都回不去了。

【五】我要买哪

你想买房,你想留在郑州,可你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吗?

可租可售可变现才是王道。5.3新政以后更应如此。

16年的暴涨,激发了太多人心中的恶魔,也让曾经没有买郑东新区的不少人拍断了大腿,回到10年前,你就会买了吗?

一样不会买,那个时候,东区很多项目一开始就比市区贵,你兜里钱才是决定你买哪里的决定因素,别人给你划个大饼,说这里以后是CBD,是省政府,是高铁站,你会信吗?但是我不否认眼光独到,吃到了东区房产溢价的好处,因为不少人都是在东区因房致富的。

仔细算一笔账:16年暴涨之前,东区某项目三房17000元/㎡左右,现在27000元/㎡左右,涨幅近6成;市区某项目三房9000元/㎡左右,现在15000元/㎡左右,涨幅近7成。

就涨幅而言,市区某些项目还略超过东区。

从投资角度看,市区投资持有成本更低,而且在不限名额的时候,你可以多买几套,吃尽30年贷款带来的通胀预期。

就居住属性而言,市区还会比东区略有优势。

但是就上班通勤,显然东区更有优势。

就城市面貌以及环境上,也是东区完胜。

结论:各有各的好。

后台总有人留言,XXX项目和XXX项目我要选哪个?

其实很简单:需求越单纯,越好做选择,选择合适自己的即好,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

(以上故事为真人真事改编。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