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员工:宁种田也不想打工了!涨工资全靠加班!董明珠这么说

现在在工厂打工真是越来越困难了,很多人在工厂打工其实不是说老板有多坏,而是因为老板下面的基层管理,让员工很气氛,动不动就呵斥,骂人,扣工资,装的跟大爷一样。有网友甚至说:即使回农村种田,我也不想再在工厂打工了。

富士康员工:宁种田也不想打工了!涨工资全靠加班!董明珠这么说

归根结底,薪酬 绩效 难题

通过了解发现,公司的管理者拿的是固定工资加一些机动补贴。员工采用的是计时薪酬,每月也是相对固定。

因为每月拿到的是固定的薪酬,管理者觉得干多干少都是一个样,自己辛辛苦苦的付出,也得不到公司更多的激励。

所以为了让自己工作更加轻松,管理者不断以公司人员配备不足,影响公司运营效率为理由,让公司增配新员工。

毕竟增加了新员工,不仅与管理者自身的薪酬绩效没有影响,而且平时小到端茶倒水都可以有空闲的员工帮忙服务。然而公司却要承担更高的人工成本!这也是为什么公司人数达到了120多人,反而亏损的一塌糊涂的原因!

而基层员工的计时薪酬,也让员工有了挑选时间加班的习惯。

平时工作不忙的时候,基层员工的效率总是非常低下,每天也会看着心情加班,毕竟每月的工资增长是就靠加班工资了。

而在中秋时候,虽然也是加班,但工作量却是平时的3-4倍,因而很多员工都会找理由请假,毕竟那些加班工资与付出的工作量难以平衡。

没有不想涨工资的员工,没有不想多赚利润的老板。这是人性之所然,无可厚非!

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企业的发展依赖员工去执行,没有人才所有战略计划都无从谈起,所以,每年给员工加工资基本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工资一成不变,所有人才都会离你而去,企业将离倒闭不远。

董明珠也说过:不要等员工要求涨工资,而要主动给员工加工资,超越员工的期望。

富士康员工:宁种田也不想打工了!涨工资全靠加班!董明珠这么说

董明珠认为,一个企业的责任,应该主动给自己的员工与工作付出相匹配的工资待遇。主动给员工加工资,这是企业主观上就要做的一件事,不能因为企业成本的上升就挤压劳动力成本。

能实现让员工拿到高薪酬,而不增加企业的成本,唯一的方法就是让员工的收入来自他创造的结果,实现当员工收入越高,企业效益越好。

马云在14年演讲说到:给员工加工资是必须的,但是前提是,他做出了更好的价值,奉献了更好的结果!

想要留住人才,让员工有持续的加薪空间,但又不增加成本,最好的方法还是让薪酬模式,从固定薪酬向宽带薪酬转变。

富士康员工:宁种田也不想打工了!涨工资全靠加班!董明珠这么说

不要绩效考核,要绩效激励

1、认识人性

1)人性是懒惰的:每一个员工都希望少干活,工作越轻松越好;

2)人性是有欲望的:每一个员工都希望工资收入是越来越高的;

2、机制要遵循人性,顺应人心

既然绩效(利润)是员工创造的,也是员工浪费的,那么就要了解以上人性,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我们的机制不能靠打压人性。

比如传统的处罚、罚款、考核都是属于打压人性的一种方式,员工自然会抵触和反抗,长时间的打压只会造成员工要么离职要么消极怠工,所以绩效考核没有员工会喜欢。

我们不能只看到人性是懒惰的一面,我们也还要看到员工有欲望的一面,也就是我们要建议机制来满足员工的欲望,当然在工作中,所有员工都有高收入的欲望。

所以,我们要建立一种分配机制,激励员工要为自己而做,要自己给自己挣工资,实现结果导向、多劳多得、效果付费的共赢结果。

富士康员工:宁种田也不想打工了!涨工资全靠加班!董明珠这么说

绩效激励如何做?

绩效激励是绩效在前,激励在后,也就是说,员工要想实现高收入,前提你就必须做到高绩效,所以绩效激励主要做好以下两点:

1、设计激励指标

设计的每一个绩效指标都是清晰可量化的,可以用数据表达的,这些指标都是企业当下所需要的。

如销售额、毛利额、成本率、人创绩效、回款率、工资费用率、可控费用率、客户满意度、员工流失率等,这些数据都是以结果为导向。

2、指标与薪酬挂钩

找出每个岗位的激励指标后,我们再把这些指标和员工的薪酬挂钩,然后根据实际的数据以效果来付费,最终决定员工的工资收入高低。

这种指标一般与管理干部、业务型、生产型员工捆绑。

KSF模式是最能体现管理者和企业共赢的模式,它一般会给管理者开拓6-8个绩效激励渠道,并在每一个渠道上找到平衡点,超出平衡点即做出分配细节,这个模式分配的不是企业既有的利润,而是一种超价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结果、效果与企业进行价值交易,企业赢得的是高绩效、管理者员工赢得的是高收入。

KSF增值加薪法,给员工提供了没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员工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好的结果,为自己加薪。

对企业来说,员工拿的越多,意味着他做出了更好的结果,员工收入越高,企业效益越好!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富士康员工:宁种田也不想打工了!涨工资全靠加班!董明珠这么说

KSF激励方式的设计四大原则

1、以平衡点为导向的激励

例如:销售额(产值工资5000元)。2016年全年月均销售500万,以500万为平衡点,高于500万的,每高出10万奖励100元,如低于500万,每低于10万,少发80元。

2、以提成点为导向的激励

上述案例:也可这样设计:销售额1万=10元,或销售额提成率为0.1%。

3、设定幅度的弹性激励

例如:工资费用率指标。2016年平均工资费率为26%,最高时达到38%,最低时为22%,数据的波动性很大。经过测算,选取25-27%作为不奖不罚的中间地带,高于27%的,每高0.1%少发10元,低于25%的,没低0.1%,奖励15元。

4、正激励与负激励

在设计考核激励是,一定要衡量正负激励的水平。从整体来看,正激励要大于负激励。从个体来看,被考核人不能完全控制的指标、经营性的指标,正激励要相对大于负激励;被考核人可以完全控制的指标,正激励与负激励可以相当;而对于管理性指标,尤其是责任性、要求性的指标,负激励可以大于正激励。

富士康员工:宁种田也不想打工了!涨工资全靠加班!董明珠这么说

总结:

钱要用来激励员工,发给员工的每一分钱都应该是员工努力的成果,让员工清晰地看到价值和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