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个教育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导读

教育的问题既简单又复杂。基础教育的弊端是客观存在的,但许多问题并不在教育本身,而是需要我们深层次思考。虽然先进理念人人在说,理想目标人人在讲,但许多课堂却 " 涛声依旧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反思。

这4个教育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反思今天的学生

当今,未成年人的生理成长、知识成长引起了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唯独精神成长没能引起足够重视,这是一个时代性的危机——

生理上的提前成熟,使学生精力充沛却不知将其用于何处;知识上的强力灌输,使学生在这样一个技术至上的时代,将知识作为换取世俗功利的手段。

而学生精神的成长,应是灵魂的健全,是人格的生成,是公民意识的培育,是人的自我实现和自觉意识的形成。

这4个教育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反思教师角色定位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的是什么角色?首先是知识的给予者,就是将固化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其次是真理的代言者,掌握着问题解决的裁定权和最终标准,认为自己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告知和听从的关系;最后是知识的拥有者。

显然,上述 3 种角色已经不适应今天学生的学习需求。

当今的教师不仅要研究怎样让学生顺利把 " 面包 " 吃下去,还要研究他们 " 最爱吃的 " 是什么口味的面包。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既是合作者又是引导者,更是发现者。

这4个教育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反思教育方法

过去教师抓教学质量的常用方法是 " 时间 + 汗水 + 题海战术 ",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好分数掩盖了学生的心理问题,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法应是 " 兴趣 + 方法 + 不断反思 ";

过去教师往往用一张试卷评判学生的优势,必然会出现两大问题:一是要求所有学生都按考试目标努力,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学习压力,严重违背学生的多元心理和能力结构;二是大部分学生由于达不到目标要求产生失败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对终身发展不利。

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评价要根据所学设评,教学的本质在学,而不在讲,要突出考查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发言深刻度、讲解精彩度、师生互动融合度、课堂气氛宽松度等。

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学习,不是听出来的,而是品出来的。如何品?一品教学理念,二品教学思路,三品教法学法,四品课堂评价。

教学研究应功在研究、效在课堂、意在创新。

这4个教育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反思教育水平

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 " 和 " 识 " 是两个不同层面:知是显性的,是可言传的;识是隐性的,是不可言传的。许多人之所以显得有知无识,最缺乏的不是知,而是识。获取死知识容易,扩大见识面难,教师要在实践体验中、学习反思中、总结探索中增长见识。

如今,教师的教育水平能否适应课改?我们常说 "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作为教师对此要进行反思:一是自己有没有 " 一桶水 "?几年前的 " 一桶水 ",现在还剩多少?二是仅有 " 一桶水 " 够不够?三是即便有了 " 一桶水 ",水质如何?四是这 " 一桶水 " 是否一定能倒满学生的 " 一杯水 "?五是同样倒给学生 " 一杯水 ",我们的方法有没有改进?是 " 高投入低产出 ",还是 " 低投入高产出 "?六是学生的那 " 一杯水 " 一定由教师 " 倒 " 吗?教师是教学生学会 " 取水 " 的本领,还是教学生等着 " 倒水 "?

课改中,教师的作用就是 " 教会、点化、启迪、激励 ",即教会学生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架起 " 金桥 ",点化学生在现实和理想之间铺设 " 航程 ",启迪学生用刻苦和灵性化解学习难题,激励学生用实践和智慧描绘多彩人生。

总结

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要坚持深度反思,用悟性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润色。而悟性不是随意产生的,教师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做一名智慧型教师。


来源 :腾讯教育

作者单位:重庆市璧山区丁家小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