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個教育問題值得我們深刻反思

導讀

教育的問題既簡單又複雜。基礎教育的弊端是客觀存在的,但許多問題並不在教育本身,而是需要我們深層次思考。雖然先進理念人人在說,理想目標人人在講,但許多課堂卻 " 濤聲依舊 "。因此,我們必須學會反思。

這4個教育問題值得我們深刻反思

反思今天的學生

當今,未成年人的生理成長、知識成長引起了家長、學校和社會的普遍關注,唯獨精神成長沒能引起足夠重視,這是一個時代性的危機——

生理上的提前成熟,使學生精力充沛卻不知將其用於何處;知識上的強力灌輸,使學生在這樣一個技術至上的時代,將知識作為換取世俗功利的手段。

而學生精神的成長,應是靈魂的健全,是人格的生成,是公民意識的培育,是人的自我實現和自覺意識的形成。

這4個教育問題值得我們深刻反思

反思教師角色定位

在過去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扮演的是什麼角色?首先是知識的給予者,就是將固化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其次是真理的代言者,掌握著問題解決的裁定權和最終標準,認為自己與學生之間存在著告知和聽從的關係;最後是知識的擁有者。

顯然,上述 3 種角色已經不適應今天學生的學習需求。

當今的教師不僅要研究怎樣讓學生順利把 " 麵包 " 吃下去,還要研究他們 " 最愛吃的 " 是什麼口味的麵包。教師既是組織者又是參與者,既是合作者又是引導者,更是發現者。

這4個教育問題值得我們深刻反思

反思教育方法

過去教師抓教學質量的常用方法是 " 時間 + 汗水 + 題海戰術 ",導致教學質量不高,好分數掩蓋了學生的心理問題,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提高教育質量的方法應是 " 興趣 + 方法 + 不斷反思 ";

過去教師往往用一張試卷評判學生的優勢,必然會出現兩大問題:一是要求所有學生都按考試目標努力,增加學生的心理負擔和學習壓力,嚴重違背學生的多元心理和能力結構;二是大部分學生由於達不到目標要求產生失敗感,心理產生不良影響,對終身發展不利。

課堂上,教師的教學評價要根據所學設評,教學的本質在學,而不在講,要突出考查學生的學習參與度、發言深刻度、講解精彩度、師生互動融合度、課堂氣氛寬鬆度等。

教師之間的相互聽課學習,不是聽出來的,而是品出來的。如何品?一品教學理念,二品教學思路,三品教法學法,四品課堂評價。

教學研究應功在研究、效在課堂、意在創新。

這4個教育問題值得我們深刻反思

反思教育水平

在知識經濟時代," 知 " 和 " 識 " 是兩個不同層面:知是顯性的,是可言傳的;識是隱性的,是不可言傳的。許多人之所以顯得有知無識,最缺乏的不是知,而是識。獲取死知識容易,擴大見識面難,教師要在實踐體驗中、學習反思中、總結探索中增長見識。

如今,教師的教育水平能否適應課改?我們常說 " 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 "。作為教師對此要進行反思:一是自己有沒有 " 一桶水 "?幾年前的 " 一桶水 ",現在還剩多少?二是僅有 " 一桶水 " 夠不夠?三是即便有了 " 一桶水 ",水質如何?四是這 " 一桶水 " 是否一定能倒滿學生的 " 一杯水 "?五是同樣倒給學生 " 一杯水 ",我們的方法有沒有改進?是 " 高投入低產出 ",還是 " 低投入高產出 "?六是學生的那 " 一杯水 " 一定由教師 " 倒 " 嗎?教師是教學生學會 " 取水 " 的本領,還是教學生等著 " 倒水 "?

課改中,教師的作用就是 " 教會、點化、啟迪、激勵 ",即教會學生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架起 " 金橋 ",點化學生在現實和理想之間鋪設 " 航程 ",啟迪學生用刻苦和靈性化解學習難題,激勵學生用實踐和智慧描繪多彩人生。

總結

教師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要堅持深度反思,用悟性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潤色。而悟性不是隨意產生的,教師應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努力做一名智慧型教師。


來源 :騰訊教育

作者單位:重慶市璧山區丁家小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