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即墨市丰城乡海滨雄崖所村,被时光湮没的古城

简单了解一下雄崖所村

雄崖所建于1402年,是鳌山卫通辖的守御千户所,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这里隔海与海阳、莱阳咫尺相望,有鸡鸣三县之美誉。古城为正方形,城有四门,各门都有门楼。现在雄崖所的城墙已全部颓塌,村中的东西、南北两条大街是当年所城的主要街道,所城的东西两门已无迹可寻,南西两门保留尚好。雄崖所城遗址是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雄崖所村的历史发展

雄崖所城建于明建文四年(1402年),是鳌山卫统辖的守御千户所。雄崖所原额设正千户2员,副千户2员,百户2员,所吏目1员,京操军春戍25名,秋戍319名,守城军余51名,屯田军余77名。所城为正方形,城墙两面均为砖砌,中间用黄土夯实,周长2公里,城有四门,各门均有门楼。城内外有城隍庙、关帝庙、菩萨庙、玉皇庙、九神庙、天齐庙、先农坛等建筑。清朝初年裁减卫所兵员,废除世袭千户,改设千总一员统辖驻军。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雄崖所随同鳌山卫并于即墨县,但因地处海防要冲,仍设巡检、把总统兵驻防。乾隆年间,雄崖所巡检移驻福山县海口,所城即成为一个村落。

如今,雄崖所村的李、王、赵、韩、陆、陈等姓氏即是当年所城守卫将士的后裔。雄崖所城墙已全部颓塌,仅于城东南尚存一段城墙残基。现在村中的东西、南北两条大街即为当年所城的主要街道。所城的东、北两门已无迹可寻。南门经多次修葺,门洞和城楼尚为完好。城门外题额为“奉恩”,内题额为“迎薰”。西门现存的拱券形门洞系明代建筑,长12.5米,外口高2.5米,内口高3.5米,底宽2.5米,门洞上方镶一石额,题为“镇威”。

雄崖所村的文化古迹

百年教堂

雄崖所南门内左侧,保留有百年历史的天主教堂,虽为平房,但建筑高大。据史料记载,1890年德国人即在即墨设点传教,村民们曾经见过神甫骑着摩托车穿街过巷。如今这座中西方风格兼容的天主教堂是雄崖所一处仓库所在。

老井时刻

雄崖所村西还有一口老井,外围用石条拼砌,每根石条长约1.5米,在井口上形成“互”字状,十分别致,井沿石条内壁四周,皆有题刻,两侧因打水磨损,字迹已残缺不全。据现有题刻判断,石条上刻的皆是当初捐资造井者的姓名。井壁题刻十分罕见,像是“功德碑”的一种变异,这也是雄崖所一处鲜为人知的人文景观。

玉皇庙

在雄崖所的南门上远望,能看到远处山头上的一座玉皇庙,与南门城楼上的庙宇遥相呼应。据了解,该庙建于1389年,在“文革”中曾遭毁坏,后重修。庙中的石砌无梁殿十分独特。

去过的人这样评价TA

1)在不破坏房屋原貌的基础上按不同功能、用途等对老民居进行仿古改造升级,让游客徜徉在老酒坊、小茶馆、手工作坊的浓厚氛围中,亲身体验胶东传统民俗的独特魅力。

2)600年古城,明朝海防要塞。西高东低,好像建在一个山坡上,东边不远就是大海,在城墙上可以看到大片海域。古城的旅游开发尚不完善,也许这是去雄崖所的最佳时机。

3)明朝海防重地,卫所建筑保留还算完整,人迹罕至,村口建了一博物馆,村里的退休老教师看管,很有历史知识,值得聊聊天。

山东省即墨市丰城乡海滨雄崖所村,被时光湮没的古城

山东省即墨市丰城乡海滨雄崖所村,被时光湮没的古城

山东省即墨市丰城乡海滨雄崖所村,被时光湮没的古城

山东省即墨市丰城乡海滨雄崖所村,被时光湮没的古城

山东省即墨市丰城乡海滨雄崖所村,被时光湮没的古城

交通路线

公交线路:702路 → 372路 → 932路 → 即墨1路 → 即墨k103路 → 即墨319路,全程约102.5公里;或乘坐长途汽车去或去旅行社一日游。

门票信息: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地址:青岛市即墨市田横镇丰城中心社区雄崖所村

本文由云果树官方(yunguoshu.com)网络收集整理,如有侵犯还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