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拯救了濒于亡族的汉人,为什么说这是互联网历史学所编造的最大的谎言?

潘欣冉

冉闵的历史地位可谓冰火九重天,一方面是唐宋明清以来,基于政治的因素,他基本不为历朝统治者选择性失明和忽略,而近年却在网络上骤然化身为拯救华夏子民于水火,改变中国汉民族命运的一代战神。

那冉闵的真实历史面目是什么?

要了解冉闵,或许你需要了解这样几个基本的历史事实。

第一、当时五胡逐鹿中原,无日不战,北方陷入了一片极度黑暗,也许今天从历史学家的高度来看,五胡入主中原,文化逐渐汉化,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后来的隋唐盛世注入了文化基因。但当时入侵中原的五胡但着原始部落和游牧民族的残暴性,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北方的汉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中。

在一轮轮的屠杀中,北方的汉民族不到西晋时期的十分之一,当时的胡汉矛盾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而冉闵的杀胡令是矛盾激化后后的必然结果。

第二、冉闵的杀胡令,利用了当时的胡汉矛盾,但以杀止杀,是无奈的政治选择,但证明了以杀止杀绝对不能解决民族矛盾和冲突,以前如此,当下如此,将来如此。冉闵之前的北方天空,一片暗夜,冉闵之后的北方天空,仍是一片暗夜,而那片曙光,后来其实是缘于北魏孝文帝的那次划时代性的汉化改革。

第三、冉闵确实很能打,建立冉魏后,与群胡无日不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争神话,确有项羽再世之风,而后来和慕容恪的廉台对决,大有项羽韩信垓下决战的气势。这场龙虎斗堪称中国最精彩的英雄对决之一,从战争军事史上来评价,冉闵确实为不世出的军事天才。

冉闵死后,他的对手慕容儁隆重厚下葬,被追封为武悼天王,从慕容兄弟对对手的态度,其时是能看出当时冉闵在当时的影响力。

对冉闵,最好的态度应该是不吹不黑,客观看待,不要神化,也不要妖魔化,方是正道。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编夜狼啸西风


夜狼文史工作室

冉闵的事迹在互联网上绝对是被夸大了。

基本,自东晋至清末,都没有什么人对冉闵有什么特别的印象。

也就是《水浒传》里写呼延灼使用连环马攻梁山,吴学究跟宋江说起过前燕与闵魏厮杀时,十六国名将慕容恪用连环马锁死了冉闵。还有历史学家邓广铭老师在代表作《岳飞传》里分析金人“拐子马”和“铁浮屠”是,也同样提到了慕容恪用连环马锁死冉闵事。

可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冉闵能被人们偶尔想起,不过是他死于历史上罕见的连环马大阵事,而不是他有什么特别光辉的事迹,或特别大的贡献。

可是,不知什么时候起,互联网上刮起一阵怪风,把冉闵这个原本不为人关注的人物尊崇上了“拯救了濒于亡族的汉人”的高度,让人震骇莫名。

还是让我们客观冷静地来审视冉闵的一生,看看他是否真的那么伟大,当得起如此崇高的推崇。

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其父冉瞻,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因不堪刘渊、石勒之类的匈奴人、羯人杀戮抢掠,八九岁就跟随父辈加入到并州刺史司马腾所率领下逃难求食的“乞活军”中。

永嘉四年庚午(公元310年)七月,石勒于河内大破乞活军陈午部,俘虏了不少乞活军军将,其中就有年方十二岁的少年勇将冉瞻。

石勒喜其小小年纪却骁猛多力,命侄儿石虎收养冉瞻为义子。

冉瞻打仗勇猛,攻战无前,在石虎帐下屡建奇功,历位左积射将军、西华侯。

咸和三年(328)七月,石虎自轵关西进,攻击前赵的河东,惹毛了白眉汉主刘曜,尽发国内大军追着石虎的屁股打,追到高候,两军混战,石虎大败,后赵士卒的尸体枕籍达二百多里,冉瞻战死于乱军之中。

石虎心伤爱将,视冉闵如同亲孙。

冉闵年稍长,身长八尺,骑朱龙赤马,左手使双刃矛,右手使钩戟,其谋略、果断、勇气、非但远胜乃父,武力指数更称得上两晋年间第一人。在石虎帐下历位北中郎将、游击将军。

石勒死,石虎篡夺了侄儿的帝位,立自己儿子石邃为太子。

石虎很宠爱石邃,经常当着文武大臣的面,搂着石邃,大秀恩爱。他不止一次在群臣面前说:“朕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晋室司马氏父子兄弟要自相残杀,正是他们的自相残杀,才使朕有今天在中原称帝的机会。你等看仔细了,朕们父子情深,朕怎么会舍得杀我的阿铁!”(阿铁,石邃的乳名)

可是,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石邃生性残暴,形同精神病狂发作者,做了许多人神共愤的事来挑战石虎的神经。

石虎忍无可忍,亲手杀了石邃,并将石邃、太子妃妾以及石邃的儿女共二十六人全部杀死,将尸体全部塞入一个大木棺材里找个肮脏地方埋了。又诛杀东宫宫臣、近侍二百多人,废石邃的母亲为东海太妃。

杀了石邃,石虎另立次子石宣为太子。

石宣的人品和石邃不相上下,不久,同样死在石虎手下,死得很惨,腹部被剖开,肠脏被揪出,寸寸割断,又纵火焚烧,骨肉已成灰。

总之,石虎取笑司马氏宗王之间因出现了“八王之乱”而致丧失天下,而他的儿孙们后来也轰轰烈烈地上演了一出属于他们的石氏版 “八王之乱”,参演主角有后来继位的石世和其他的石遵、石斌、石冲、石衍、石鉴、石苞、石祗等七个宗王,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刚好也是八个。

八个宗王之间,这个杀了那个,另一个又杀这个,杀得很热闹,被卷进来的大臣、将领、士兵、还有无辜平民,死伤无数,血流成渠。

冉闵,就在这石氏版 “八王之乱”之乱中崛起。

石遵要废石世而自为帝,遍视朝中文武,最为强悍武勇者为冉凉,为了得到冉闵的支持,就以自己膝下无子为由,鼓励冉闵说:“努力吧!事成后,太子由你来做。”可真等到他登基了,却食言自肥,立了侄子石衍为太子。

因为忌惮冉闵,石遵还召集了义阳王石鉴、东平王石苞、汝阴王石琨、淮南王石昭等人密谋杀灭冉闵。

为求自保,冉闵先下手将石遵废了,推举石鉴为帝。

但石鉴跟石遵一样,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他暗中指使东平王石苞、中书令李松等率军夜攻冉闵。

此后,中领军石成、侍中石启、前河东太守石晖、龙骧将军孙伏都、刘铢等人等人也纷纷加入到谋诛杀冉闵的队伍中来。

冉闵将这些人一一锉败,杀了石鉴,并石虎的子孙三十八人,邺城里所余的石氏一族尽数被诛。

下令说:“叛逆已被剿灭,良善之人无一参与。从今以后,与朝廷同心者留下,不同心者听便,城门不再禁止出入。”

此令一出,城内的羯人、匈奴人纷纷蜂拥出城。

冉闵顿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知道这些胡人不可能为自己效命,冉闵一怒之下,颁布了一道“杀胡令”,宣布:汉人斩一个胡人首级送到凤阳门的,凡文官进位三等,武职都任牙门。

结果一天之内,数万胡人被杀。

补充一下,史书所载的“杀胡令”,只是一笔带过,所提到的内容只有这么一句:汉人斩一个胡人首级送到凤阳门的,凡文官进位三等,武职都任牙门。互联网上传播很火的“杀胡令”,其实是近人伪作。

再继续说冉闵的故事。

冉闵亲自率领汉人诛灭匈奴人和羯人,无论贵贱、男女、老幼,一律杀头。

死者达二十余万!

既已决心斩尽胡人,这年(永和六年,350年)正月,原后赵司徒申钟、司空郎阗等四十八人尊冉闵为帝。

冉闵犹豫道:“我们都是从前的晋人,如今晋室尚存,我与诸君分割诸郡,各称牧、守、公、侯,奉表迎晋天子还都洛阳,各位意下如何?”

尚书胡睦否定说:“将军圣德应天,本应登位。晋室衰微,远窜江表,岂能总驭天下英雄,混同宇内?”

冉闵想了想,觉得此语也是实情,司马晋室暗弱,东晋兵士又不经打,真要迎奉他们重返中原,不知他们有没有这个胆,于是慨然登帝位,大赦天下囚犯,改年号为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并恢复冉姓。追尊祖父冉隆为元皇帝,父亲冉瞻为烈祖高皇帝,尊母亲王氏为皇太后,立其妻董氏为皇后,其子冉智为皇太子。封其子冉胤、冉明、冉裕为王。文官武将进三等官位,封爵各有等级。

石氏仅余的一脉、即据守在襄国的石祗,听说石鉴已死,便就地即赵皇帝位,六夷胡人因冉闵大肆杀胡,纷纷纷纷响应石祗政权,接受他的封号。

另外,也有许多派系的势力面临着洗牌,羌人姚弋仲和氐人蒲洪均欲从中原抢入关中,两军开始厮杀。

东晋得知中原变乱,则复谋进取。

北面的鲜卑慕容氏也蠢蠢欲动,准备夺取赵国地盘。

冉闵一下子陷入了四面受敌的境地中。

但他也异常坦然,遣使到长江岸边报告东晋表示:“胡逆乱中原,今已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

可惜晋室不知冉闵真正用意,未能做出及时反应。

石祗得群胡争附,军力大涨,于该年八月发十万大军进攻邺城。

冉闵率军于邯郸迎击,大败石祗军,斩杀万余羯胡士兵。

石祗大怒,派后赵将大将张贺度在昌城再集结十万余人拟再次大举攻邺城。

冉闵不等他来,命王泰等三大将率步骑十二万于黄城屯扎,自己亲统八万精卒为后继,直扑昌城。

苍亭一战,后赵军被杀近三万人,余者尽被冉魏军所俘。

冉闵振旅而还,军力三十余万人,旌旗钟鼓绵亘百余里,即使石勒、石虎两朝全盛时均未有这等壮观。

但还是有人看出了其中的忧患。

冷眼目睹匈奴刘氏和羯胡石氏兴亡全过程的陇西名士辛谧就写信恳劝冉闵,说道:“物极必反,致至则危。君王功已成矣,宜因兹大捷,归身晋朝,必有由、夷之廉(许由、伯夷的廉明),享松、乔之寿(赤松子、王子乔的高寿)。”

冉闵在战场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现在又拥有这样数目庞大、战斗力强悍的军队,哪里会听得进辛谧之流腐儒的劝告?年底,他又亲率步骑十万进攻襄国。

其以次子太原王冉胤为大单于、骠骑大将军,配以新降的一千胡人骑兵为亲军,随军出征。有人劝他:“胡、羯,我之仇敌,今来归附,苟存性命耳。万一为变,悔之何及。应该诛屏降胡,去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

冉闵经过一番血洗胡人后,欲收纳天下人心,又从抚纳胡人开始,又效仿起匈奴刘氏和羯胡石氏胡汉分治的制度,用大单于位号,收编胡兵,不听。

也由此可见,冉闵杀胡人,并不是什么要拯救汉人以免亡族,而且,所杀胡人也很有限,后期主要还是依靠胡人,其政权设大单于也很具胡人特色。

襄国乃是后赵旧都,经过石氏几十年的反复锤炼打造,坚城深濠,冉闵屡攻不下。

但石祗饱受冉闵连续几个月的猛击,却也大为恐惧,自去皇帝之号,称赵王,派人潜往鲜卑慕容燕国那里乞师,许诺以传国玉玺相赠。同时,又派人去姚弋仲处求援。

姚弋仲很快发来二万八千兵来援,燕王慕容儁也派来了三万兵来助。

冉闵腹背受敌,看情形危急,决意亲自率军,力争一战而下襄国。

卫将军王泰进谏:“今襄国未下,外救云集,正想我军出战,再腹背夹击。我们应该坚壁高垒,观势而动,寻找机会出奇兵。况且,陛下以万乘之尊,亲临行阵,万一有失,大事去矣!”

冉闵沉吟不定。

道士法饶不以为然,说道:“我观天象,太白入昂,当杀胡王!陛下您围襄国日久,无尺寸之功;今外贼大至,又畏敌不击,如此,将何以服众?”

听法饶这么一说,冉闵血气上涌,提起惯用的矛、戟,大呼道:“我战意已决,敢谏阻者斩!”

可是冉魏大军久攻坚城不下,早已师老兵疲,现在后方又出现了两支生力援军,军心大惧,哪里还鼓得起余勇攻城?

大军开战,惶惑不安,在胡、羌、鲜卑三方夹击下,很快崩溃。

冉闵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惨败,与十余骑奔还邺城。

他的儿子冉胤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被那一千名胡人亲军绑献与了石祗。

石祗狞笑着,命人将他肢解虐杀。

冉闵的三十万大军已经溃散,石祗也就不再客气,命其大将刘显将兵气势汹汹地七万扑向邺城。

这时的冉闵,兵微将寡,深悔先前不听卫将军王泰之计,听说敌军压境,赶紧派人传如王泰入宫,共商拒敌之策。

可王泰已心灰意冷,托称身有巨创,无法行动,

冉闵上门探望,王泰拒绝不见。

冉闵看他拿架子,折身而回,想都不想,马上点起城中仅余的人马,直接杀向驻于距邺城二十多里外明光宫的刘显军。

就不信少了你王泰一颗臭鸡蛋,老子就做不成蛋糕了!

刘显料定冉闵遭遇新败,定然不敢轻出,冉闵突然杀来,仓猝不能应战,全军大乱。

冉闵左手持双刃矛,右手持钩戟,骑朱龙赤马,一马当先,率军大砍大杀,刘显军被斩落的脑袋近三万余。

一战得胜,冉闵再接再厉,一直把刘显逐杀至阳平。

刘显逃无可逃,躲无可躲,只得秘密派人请降,自称愿回襄国杀石祗谢罪。

冉闵于是放了他一条生路,引军而回。

回到邺城,有人密告王泰要叛入关中。

杀!冉闵想都不想,下令将王泰斩首,并灭其三族。

刘显其实早已有反石祇的心,回到襄国,猝然发难,处杀了赵王石祗及其宗室、高官十余人,将首级送往邺城。

看着这些首级,冉闵长出了口恶气,下诏封刘显为上大将军、大单于。

刘显并不希罕冉闵的封赐,据襄国称王,然后急攻冉闵辖下的常山。

这都什么事儿?!冉闵亲率八千精骑驰援常山,以少击众,打得刘显溃不成军,往襄国落荒而逃。

往哪儿逃?!

冉闵决定不再放过他,尾随追击,追至襄国,将刘显斩落马下,并将石勒苦心经营了半生的襄国宫室烧成白地,方才心满意足而还。

冉闵立国短短的两年时间内,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民众无法耕种,国用物资渐渐坐吃山空。

冉闵只能以战养战,率军于常山、中山等郡游掠。

鲜卑燕王慕容儁知道冉魏乏粮,知道时取中原的机会来了,于东晋穆帝永和八年(公元352年)五月其以慕容霸统帅东路军,慕舆于统领西路军,自己亲率中路军,分三路南下,意欲清扫冉魏及其他后赵残存势力。

慕容儁来势奇快,连克幽州、蓟州,听说冉闵在常山一带就粮,遂派慕容恪率军前去进攻冉闵。

冉闵的大将军董闰和车骑将军张温看见燕军势大,谏劝说:“鲜卑连下幽、蓟,气势正盛,且彼众我寡,不如先避其锋锐,等其懈怠,再增兵与之相较!”

冉闵摇头道:“我正要收复幽州,斩杀慕容儁,现在才遇上慕容恪,就走而避之,还说什么取天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下令全军向燕军开进。

看见冉闵决意开战,司徒刘茂与特进郎闓大感绝望,相约道:“主上此战,必不能还,难道我们坐等敌人屠戮吗?”自杀身亡。

冉闵先在安喜(今河北定州),列出阵势,慕容恪大军逼近,看见冉魏军数量虽少,却是杀气冲天,慕容恪内心打鼓,不敢发起攻击。

冉闵看燕军不敢出战,便引军往常山方向转移。

慕容恪硬起头皮,麾兵进击。

双方于廉台展开了一场惊风雨、泣鬼神的恶战。

这一战,燕军数倍于魏军,且多为骑兵,却连战十场,均败在冉闵所率的步卒之下。

战到后来,燕兵人人危憟,看到魏兵即走。

慕容恪乃慕容皝第四子,早在十五岁的年纪,就长得容貌魁杰,身长八尺七寸,性格雄毅严重,慕容皝每次和他谈起家国大事,他都能说出经世之理,慕容皝由是让他执掌兵权,带他东征西讨。而他在征战中,也屡建奇功,被后世誉为“十六国第一名将”。

他看见冉魏军队凶悍,自己的军队怯战,就不断激励将士,直言冉闵有勇无谋,其军饥疲难用,只要一鼓作气,定可将其击破。

为了困死冉闵,他下令用铁锁将战马连接起来,挑选了五千名善射的鲜卑勇死士,列成方阵前进。

冉闵乘坐在朱龙赤马上,左手挥舞着双刃矛,右执猛抡钩戟,在战阵中左冲右突,所向披靡,一个斩杀三百余名鲜卑兵。

手下的魏兵受主帅感染,也是人人奋勇,以死相搏。

燕军阵脚大乱,冉闵远远看见慕容恪立在中军大旗之下,便纵马冲来,准备上演一出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好戏。

可是,慕容恪专门为他量身定制的“连环马”已经锁成了重重叠叠的好几层,等他冲上,很快锁死,团团围住,密密麻麻的刀枪剑戟,全部向他招呼。

其余燕军看见冉闵已被锁死在连环马方阵中,聚而复合,从四面夹击,大败冉闵部下步卒,斩七千余人。

冉闵瞋目怒吼,奋起神威,力毙数敌,屡次冲阵,但因燕军骑将虽死,马匹仍旧锁连在一处,犹如一道道活动的栏栅,阻挡了冉闵突围的步伐。

如此又激战半日,冉闵的部众越来越少,败局已定。但他仍是神威盖世,将围困在周围的连环马上骑将杀死,并劈断铁链,溃围而出!

燕军无不凛然,惊为天神。

可惜,造化弄人,朱龙宝马没跑上几步,终于力尽倒毙,冉闵重重摔落在地。

众燕军骑兵无不欢呼鹊跃,一拥而上,将他擒获。

慕容恪缚送至蓟城(今天津蓟县)。

慕容儁居高临下,高声责问道:“你不过奴仆下人,为何妄自称作天子?”

冉闵斜视这个鲜卑酋长,大义凛然地答道:“天下大乱,你等夷狄之族,人面兽心,尚且意欲篡位谋反。我乃中土英雄,何为不可做帝王!”

慕容儁大为惭怒,将冉闵鞭三百,送至龙城(今辽宁朝阳)遏径山处斩。

冉闵所建魏国,立国仅三年,宣告灭亡。


覃仕勇说史

五胡乱华时代,有武悼天王冉闵,屠杀几百万胡人,拯救了濒临灭绝的汉民族」,确实是足以振奋人心的一段英雄神话,却也因此让冉闵这个历史人物,在另一个“普世价值”的立场角度,背上了「一声屠胡令下,导致数百万无辜民众死亡」的“罪责”,因此被许多别有用心之人去长篇累牍的批判。

更有甚者,便深入《十六国春秋》(北魏崔鸿著)《晋书》(唐代房玄龄著)《资治通鉴·晋纪》(司马光著)等十六国时期的史料,通过寻章摘句、扭曲夸大,挖掘冉闵各种所谓的“黑历史”,包括冉闵本是胡人暴君石虎的养孙,率军进攻东晋,杀害晋朝兵将,立国称帝后又杀老战友李农,给儿子封“大单于”等等,因此宣布冉闵「是个唯利是图的野心家和军阀,早年投靠鞑虏,之后起兵造反,实为吴三桂式人物之先驱」。

事实上,冉闵确实被一些出于朴素民族情绪的人去夸大事迹、编造史料,作为一个“拯救汉民族的伟大复仇英雄”形象而神格化了。

冉魏皇帝:冉闵

冉魏政权从兴起到灭亡,只有短短数年,大约消灭了三十多万的羯人,即使再加上和匈奴、羌、氐、鲜卑等胡族军队的数年攻战,总计斩虏也不大可能超过五十万人。至于“屠胡数百万”的说法,实为夸大其辞。

冉闵的“屠胡令”具体有两条,一是下令禁止胡人持有武器,违者斩(「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

」),二是下令汉人斩胡人一首级,文官可进位三等,武职皆拜牙门将军。(「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他更亲自操刀带队,一日之间,便斩首羯人数万,统共在邺城杀掉羯人二十余万,尸骨堆积城外,为野狗豺狼所吃。在冉闵控制区域内的各地,汉人兵将也一齐动手,将辖区内的羯人尽数斩杀。(「屯据四方者,所在承闵书诛之」

羯人本身就是出身小族酋帅的石勒,为加强其统治基础,裹挟了非匈奴、非羌、非氐、非鲜卑的许多小部族生造出来的民族,再通过对为数众多的汉族民众的制度化压迫和掠夺,让他们以“赵国国人”为名,凝聚成一个以石氏皇族为核心的利益共同体,很类似于后世的满清八旗,同样是建州女真部为核心,裹挟了女真其他部族、以及大量蒙古人、辽东汉人的产物。

羯赵开国君主:石勒

当冉闵一声令下,将石虎子孙尽数斩杀,摧毁了石氏皇族这个核心,更直接杀了三十多万羯人部众,加上此后和后赵残余势力的攻战,每战亦斩首数万,最终便能一举消灭这个“民族”,正因其本身就是人为捏合产物,经历后赵短短几十年时间的统治,尚未有真正成型的民族意识。如后世的北魏枭雄尔朱荣,因出身契胡秀容部,也被史书上称为“羯人”。而他这支所谓的“羯人余孽”,和石勒那支羯人的差别,未必比和匈奴人和羌人、氐人的差别小了。

高压统治北方数十年的羯赵政权崩溃后,各地胡人和汉人的枭雄野心家纷纷起兵,战火连绵不绝,造成了农业生产的大破坏,导致的大量人员损失原是历史必然。

当时司州和冀州大饥荒,青州、雍州、幽州、荆州的数百万此前被强迫的“徙户”,在迁回家乡过程中互相攻杀,或因饥饿疫病死亡,人口损失十之七八,确实造成了数以百万计的生灵失去性命。

这是各方势力和军阀,包括汉、鲜卑、羯赵、氐人、羌人的部族首领共同要承担的责任,并非冉闵一人、冉魏一国所能造成。

即使世上本无冉闵其人,也绝不会改变这一历史进程。之后氐人苻坚的前秦政权一度统一北方,却在淝水之战后一败而崩溃,国家四分五裂,土崩瓦解,也同样如此重复了这一历史过程。

《晋书》等历史记述的相关行文,以所谓“史家春秋笔法”,实为玩弄文字游戏,将冉闵起兵前后,后赵各地动乱,各方野心家造成的高达几百万汉胡各族人口损失,有意无意误导下,全算在冉闵头上,这对冉闵极不公道,有识者亦是不必当真。

其实很多反对冉闵的人,反对的并非历史上真实的冉闵,而正是一些极端分子吹嘘的那个「屠胡几百万、煽动种族屠杀」的网络形象,对其负面作用想象得过于严重。同时亦是对明显出自今人手笔的半文不白的《冉天王杀胡令》、《五胡食人考》、「1万步兵迎战14万铁骑,甚至20万铁骑,十战十胜」等发明历史、伪造史料行为的抵制。

而冉闵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本就无需承担少数极端分子将过激情怀寄托于他身上的虚假光环,与之带来的相关责任。青史何辜?冉闵何罪!

当然,还有一些人,借反对夸张的“冉天王屠胡数百万神话”,来洗白历史上羯人的罪恶,更企图通过全盘否定历史上的冉闵,来否定汉民族对羯族的复仇行为,这更尤其值得警惕。

时至今日,仍常有人称颂石勒是如何“勤政爱民”,如何“宽容汉人”,是怎样“从奴隶到皇帝”的一段传奇。更有一小撮人长期混淆视听,硬是将历史上某些胡族统治者和侵略者的民族血统,如石勒、石虎等人,当做其黑暗统治与民族压迫的护身符,把一切对其罪行的批判,都乱扣上“大汉族主义”“破坏民族团结”之类帽子。

这些人对历史上华夏文明先民的悲惨遭遇,毫无悲悯之心,对胡族统治者在证据确凿的累累恶行,或不愿细看,或曲意粉饰,而一见到心怀正义的历史爱好者批判此类凶暴行径,就立时按捺不住,进行不负责任的攻击,恐怕这些人才是真正褊狭的逆向民族主义者。

或许他们的本心,便是自以为如张宾、王猛一般有无双才智,却不幸身为“寒士”,在所谓“阶级固化”社会没有“上升渠道”,因此日思夜盼天下大乱,好乘势而起飞黄腾达,才会对将晋朝王公贵族的大杀一通的石勒们满是赞许,对身为汉人却积极辅佐胡族君主的张宾、王猛心神往之。

羯赵谋士:张宾

至于在天下大乱,生灵涂炭,造成的无数黎民百姓死伤,在这些后世张宾眼中,只是成就个人功名的不值一提数字罢了。

同样,正因为这些逆种分子们(逆向种族主义者),站在完全是国家和主体民族的对立面,实在是太害怕华夏民族主义的复兴了,才会对羯人这个早已被冉闵灭绝的古民族,如此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更对为被压迫汉人而奋起复仇的冉闵,憎恨和恐惧到底。确实,13亿人一旦聚合觉醒而成的强大力量,是足以让整个地球都天翻地覆的。他们又怎么能不恐惧?怎么能不害怕?

对此类道貌岸然之徒,如船山先生王夫之“败类之儒”之考语,实在是入木三分,同胞们,要万分警惕啊。


狐狸晨曦

泻药!

暂且不说冉闵到底有什么功劳,先看下面地图,了解下冉闵时期的其他政权。

冉闵控制的冉魏政权,领土只有现在的河南、河北一部分,面积非常小,在它南边,是东晋,西边是前秦,北边有代国前燕等政权,冉魏领土面积是最小的,这么点地方,能承载多少汉人?能承载多少汉文化?我想,稍微有脑子的读者和网友就能明白,仅此一点,说冉闵拯救汉人就是彻头彻尾的谎言,这不但是对东晋这个正宗的汉人政权的侮辱,还是对前燕、前秦等一大批北方政权的侮辱,更不要说占有河西走廊的前凉,其对中原汉族文化保存得更加周到。

再说冉闵这个人,冉闵的父亲冉良是石虎的养子,冉闵是石虎的养孙,从小生活在胡人群体,完全被胡化了,石虎当政时,冉闵东征西讨,数次攻打汉人政权东晋;石虎死后,后赵内部发生争权斗争,冉闵成了叔叔伯伯们的绊脚石,于是都想除掉他。

冉闵当然也不是省油的灯,于是率先起兵,对叔叔伯伯们痛下杀手,并颁布了所谓的“杀胡令”。冉闵颁布杀胡令一个多月,才将姓改成汉姓“李”。也就是说,冉闵造反杀胡人,完全是为了自保,只不过,冉闵利用了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给自己披上了一层汉族英雄的外衣。

为什么这么说呢?可以举个例子,冉闵称帝后,想封皇子为“单于”,光禄大夫看不过眼,向冉闵进言说:“胡、羯皆我之仇敌,今来归附,苟存性命耳;万一为变,悔之何及。请诛屏降胡,去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

你猜冉闵怎么办?“大怒,诛及其子伯阳”,直接杀了光禄大夫和他的儿子。所以,冉闵是真想保卫汉人吗?完全不是,他不过是乱世中的一介军阀而已,为求自保利用胡汉矛盾罢了,待到目的实现,民族大义对他什么都不是。


司徒伯雷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武悼天王冉闵越来越受到了广大网友的认可和追捧。被很多网友认为是民族英雄。

然而,英雄往往都伴随着争议,有狂热的冉闵支持者认为冉闵是民族英雄,屠杀胡人,挽救了北方濒临被赶尽杀绝的汉族。也有狂热的冉闵反对者认为冉闵是历史罪人,不但致使生灵涂炭,而且严重阻碍了民族大融合。

那么,冉闵到底是民族英雄还是历史罪人?

历史人物要从历史的角度去看。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的话,看谁都不正常。

“五胡乱华”始于西晋的“八王之乱”。在中原一片混乱的情况下,鲜卑,匈奴,羯,羌,氐等北方游牧民族趁机南下,晋皇室南迁,西晋灭亡。中原一片混乱,各个少数民族纷纷抢占地盘,建立政权,他们之间互相攻伐,疯狂屠杀当地百姓。一时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直到公元439年,北魏一统长江以北,五胡乱华才算告一段落。历时123年。

在北魏一统长江以北之前,前秦曾短暂统一过,在前秦之前,中原一片混乱。而把这种混乱说成是“民族大融合”的人,根本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五胡乱华”从根本上讲说是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的大碰撞。“五胡”一开始时需要的是把土地变成牧场来放牧,需要中原人的铁器,瓷器等来生活。需要奴隶来给他们干活。而这些都需要从中原汉人手里抢夺。其结果就是屠杀汉人。后来,大批胡人陆续南迁至中原,虽然他们要慢慢接受了农耕文化,但土地依然靠抢。

而一个人的出现是五胡乱华到北朝的转折点。这个人就是“平皇帝”“武悼天王”冉闵。冉闵戎马一生,有勇有谋,是难得的将帅之才。冉闵作为后赵皇帝石虎的养子,先是为后赵而战。后来灭后赵,自立为帝,建立冉魏。一度兵强马壮,雄踞中原。

然而,冉闵有打天下之才,却无治天下之能。虽然冉魏重用儒学后人,兴复汉统,整顿九流,唯才是举,境内一时安宁和顺,但这一切仅仅只有半年,然后继续征伐异族,由于持续与羌氐作战,致使北迁的汉人,南迁的胡人各自回迁,路上相遇时互相杀伐,劫掠,加上饥饿,疾病等原因,返回故乡的只有十之二三。境内各地一片混乱,横尸遍野,百里无人,土地荒芜,南迁中原的羌,氐,匈奴等异族几近族灭。尽管如此,冉闵仍不休养生息,而是继续四处征战。最后,冉闵轻敌冒进,兵败被杀,后被追谥“武悼天王”。一代枭雄,就此结束他的一生戎马。

可以是冉闵的一生,显赫而辉煌。之所以说冉魏是五胡乱华到北朝的转折点,是因为冉魏之前,汉胡是对立的,而冉魏之后,胡人政权越来越重用汉人,接受农耕文化了。毕竟这个时候,北方已经荒地千里,无人种地了。

冉闵之后,前秦统一了北方,但兵败于淝水之战后,前秦迅速瓦解,直到386年北魏建立。北方进入了“北朝”时代。

那么,冉闵该如何定位呢?

我认为,说他挽救了中华民族确实夸大其词了,但从他作为一代枭雄,他占领中原,恢复汉统,重用儒生,攻伐异族等作法来看,说他是民族英雄是名副其实的。

也许,冉闵没有很多人认为的那么伟大,那么无敌于天下,但他确实是个名副其实的民族英雄。


游子天涯君莫问

冉闵先是降晋,晋没反应,在称国号。

冉魏在胡人占领的黄河这边建立的是汉人组织政权,俩年灭亡的原因很简单,处于胡人包围,江东晋朝的不支援,无月不战,

当时北方汉人被杀只剩几百万,而外族人口是多于汉族的。挽救汉族可能形容过了,因为东晋是汉人王朝,但是不管出于需要还是手段,汉人的不屈服精神,民族的血性还是彰显了,让胡人不在轻视汉人如牛羊,让黄河北边的汉人以后生存的空间改善没有灭绝是怎么也否定不了的。冉闵使胡族大返迁,造成中原百余万胡人死亡达十之七八,这就变相的杀了百万胡人.中国历史上后来建国的十六国国家中,鲜卑除外,就是成功返回去未被灭的民族部落重新入主中原所建立。但这时胡人数量大减,民间汉人恢复增长。胡人见识了汉人血腥报复的可怕不得不向汉人寻求合作,汉人从事农耕,胡人则充军打战,这才开始了和睦共处。


是我非我

濒于亡族?这是什么鬼话?

后赵时代,南方东晋人口在1200万—1600万,西边成汉人口大约250万,西北前凉人口大约200万,这些都是汉人为主体的政权。

此外,东北慕容鲜卑、北方代地,都有大量汉人迁居,人口在400万上下。

即便不算中原留居的汉人,也远远谈不上“亡族”吧?

要知道,太康年间人口极盛时(太康十年),全国人口也不过3500万,这还是包括了大量隐户的估算值。

按照汉人人口下降比例,真要说“濒于亡族”,那也是东汉末年的三国时代。汉人人口由东汉近6000万下降至不足2000万。整整三分之二的人口,就消亡在汉人自己的内战中。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人口减员最严重的两个时代:汉末三国和五代十国,都是汉民族自己的窝里掐……


潭柘寺的松

如果说冉闵拯救了濒于灭亡的汉人,这还有点意思,因为那个时期汉人基本是面对胡人束手就缚,跪地等死的货,而冉闵这个汉化胡人跟羯族胡人的内战,也确实是让这些胡人没有时间去屠杀那些汉人了!

冉闵的那个时代应该不属于汉人,最可能的是氐人或是其他地区的胡人,但是属于那种黄皮肤黑头发的胡人,跟石勒石虎那种白皮肤的胡人不一样!所谓屠胡令是指的屠杀那些白皮肤的胡人,肯定不会杀那些跟冉闵一样的黄皮肤胡人!但是结果是也没达到目的,很快就被其他胡人联合打倒了,汉人的处境基本相同!但其实意义不大,因为北方汉人早在之前已经被杀的差不多了!

大家可能会说为什么胡人会虐待汉人,都是人嘛!其实这是一般的人性特征,欺软怕硬和报复意识!汉人是非常消极的,完全没有反抗的意识,之前任由官吏盘剥欺压!现在胡人来了,面对这些不久之前还欺负蒙骗他们的汉人,现在是束手就擒,完全不敢反抗,奴颜婢膝的给胡人下跪磕头,献上财物,甚至自己的子女!当时胡人心中的蔑视和愤恨是可想而知的,之前受汉人的欺压,现在轮到他们做主了,自然会虐待汉人,主要是报复之前自己过于的老实和傻,居然被这样的人群算计!


帝国历史观察者

 



我的观点是不论他的地盘大小,杀的胡人多少,《杀胡令》是否存在,能在民族危亡时站出来的人都是英雄。

《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一》

  魏主闵既克襄国,因游食常山、中山诸郡。赵立义将军段勤聚胡、羯万馀人保据绎幕,自称赵帝。夏,四月,甲子,燕王俊遣慕容恪击魏,慕容霸等击勤。

  魏主闵将与燕战,大将军董闰、车骑将军张温谏曰:“鲜卑乘胜锋锐,且彼众我寡,请且避之,俟其骄惰,然后益兵以击之,”闵怒曰:“吾欲以此众平幽州,斩慕容俊;今遇恪而避之,人谓我何!”司徒刘茂、特进郎闿相谓曰:“吾君此行,必不还矣,吾等何为坐待戮辱!”皆自杀。

  闵军于安喜,慕容恪引兵从之。闵趣常山,恪追之,丙子,及于魏昌之廉台。闵与燕兵十战,燕兵皆不胜。闵素有勇名,所将兵精锐,燕人惮之。慕容恪巡陈,谓将士曰:“冉闵勇而无谋,一夫敌耳!其士卒饥疲,甲兵虽精,其实难用,不足破也!”闵以所将多步卒,而燕皆骑兵,引兵将趣林中。恪参军高开曰:“吾骑兵利平地,若闵得入林,不可复制。宜亟遣轻骑邀之,既合而阳走,诱致平地,然后可击也”。恪从之。魏兵还就平地,恪分军为三部,谓诸将曰:“闵性轻锐,又自以众少,必致死于我。我厚集中军之陈以待之,俟其合战,卿等从旁击之,无不克矣。”乃择鲜卑善射者五千人,以铁锁连其马,为方陈而前。闵所乘骏马曰朱龙,日行千里。闵左操双刃矛,右执钩戟,以击燕兵,斩首三百馀级。望见大幢,知其为中军,直冲之;燕两军从旁夹击,大破之。围闵数重,闵溃围东走二十馀里,朱龙忽毙,为燕兵所执。燕人杀魏仆射刘群,执董闵、张温,及闵皆送于蓟。闵子操奔鲁口。高开被创而卒。慕容恪进屯常山,俊命恪镇中山。

  己卯,冉闵至蓟。俊大赦,立闵而责之曰:“汝奴仆下才,何得妄称帝?”闵曰:“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俊怒,鞭之三百,送于龙城。

  慕容霸军至绎幕,段勤与弟思陪举城降。

  甲申,俊遣慕容评及中尉侯龛帅精骑万人攻邺。癸巳,至邺,魏蒋干及太子智闭城拒守。城外皆降于燕,刘宁及弟崇帅胡骑三千奔晋阳。

  秦以张遇为征东大将军、豫州牧。

  五月,秦主健攻张琚于宜秋,斩之。

  邺中大饥,人相食,故赵时宫人被食略尽。蒋干遗侍中缪嵩、詹事刘猗奉表请降,且求救于谢尚。庚寅,燕王俊遣广威将军慕容军、殿中将军慕舆根、右司马皇甫真等帅步骑二万助慕容评攻邺。

  辛卯,燕人斩冉闵于龙城。会大旱,蝗,燕王俊谓闵为祟,遣使祀之,谥曰悼武天王。

  初,谢尚使戴施据枋头,施闻蒋干求救,乃自仓垣徙屯棘津,止干使者求传国玺。刘猗使缪嵩还邺白干,干疑尚不能救,沈吟未决。六月,施帅壮士百馀人入邺,助守三台,绐之曰:“今燕寇在外,道路不通,玺未敢送也。卿且出以付我,我当驰白天子。天子闻玺在吾所,信卿至诚,必多发兵粮以相救饷。”干以为然,出玺付之。施宣言使督护何融迎粮,阴令怀玺送于枋头。甲子,蒋干帅锐卒五千及晋兵出战,慕容评大之,斩首四千级,干脱走入城。

  甲,秦主健还长安。

  谢尚、姚襄共攻张遇于许昌。秦主健遣丞相东海王雄、卫大将军平昌王菁略地关东,帅步骑二万救之。丁亥,战于颍水之诚桥,尚等大败,死者万五千人。尚奔还淮南,襄弃辎重,送尚于芍陂;尚悉以后事付襄。殷浩闻尚败,退屯寿春。秋,七月,秦丞相雄徙张遇及陈、颍、许、洛之民五万馀户于关中,以右卫将军杨群为豫州刺史,镇许昌。谢尚降,号建威将军。

  赵故西中郎将王擢遣使请降;拜擢秦州刺史。

  丁酉,以武陵王晞为太宰。

  丙辰,燕王俊如中山。

  王午闻魏败,时邓恒已死,午自称安国王。八月,戊辰,燕王俊遣慕容恪、封弈、阳骛攻之,午闭城自守,送冉操诣燕军;燕人掠其禾稼而还。

  庚午,魏长水校尉马愿等开邺城纳燕兵,戴施、蒋干悬缒而下,奔于仓垣。慕容评送魏后董氏、太子智、太尉申钟、司空条攸等及乘舆服御于蓟。尚书令王简、左仆射张乾、右仆射郎肃皆自杀。燕王俊诈云董氏得传国玺献之,赐号奉玺君,赐冉智爵海宾侯。以申钟为大将军右长史。命慕容评镇邺。《晋书·石季龙载记下》 

五胡中的羯族是历史上有名的“食人恶魔”,史书记载羯族行军作战从不携带粮草,专门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羯族叫做“双脚羊”,意思是用两只脚走路像绵羊一样被驱赶的奴隶和牲畜,夜间供士兵奸淫,白天则宰杀烹食。

到冉闵灭羯赵的时候,中原汉人大概只剩下400万,(西晋时大概2000万),冉闵解放邺都后一次解救被掠夺汉族少女就达20万。这些汉族女子是被羯族人当作“双脚羊”来饲养的家畜,随时随地被奸淫,也可能随时随地被宰杀烹食。

有五万多少女这时虽被解放,但也无家可归,被冉闵收留,后来冉闵被慕容鲜卑击败,邺城被占。这五万名少女又全部落入食人恶魔慕容鲜卑的手中,慕容鲜卑奸淫污辱,又把这五万名刚刚脱离羯族魔爪的可怜少女充作军粮,一个冬天就吃了个干净。

邺城城外这五万名少女的碎骨残骸堆成了小山,到了南北朝进,拓跋鲜卑的拓跋焘发动三十万大军进攻宋国,居然不带一点粮草,如果掠夺的食物不能解决需要的话,就只能是“掠人而食”了。

核心提示:在五胡乱华时期,先是在汉武帝时期归顺的南匈奴五部(今天的山西北部)谋反杀死所有汉族西晋皇族和大臣后是鲜卑族(今天的锡伯族直系祖先)纵横华北建立了众多国家,这当中涌现了许多杰出人物和英雄先是冉闵后来是为鲜卑人服务的李虎(李世民的祖先)和隋文帝(诏令天下汉民恢复汉姓,不必遵循被鲜卑人改成复姓),否则唐朝皇帝就不是李世民了,而是大野世民了。冉闵死于慕容俊的拐子马阵势,被清政府文字狱所篡改的史书中称为汉族屠夫,这一文字狱的定性后来甚至影响了解放后我国部分百科全书的 编纂和修订,综合网友搜集的没有被篡改的朝鲜史书和日本史料,我们还原了这段真实而又残酷的历史。

案语:冉闵壮志未酬,天地为之大恸。上天倘若体恤冉闵寄人篱下忍辱负重的良苦用心,为何不赐他胜利的结局?为何令其受尽谩骂千年不得公正评价?苍天不公,造物不仁,不知何时冉闵的事迹才能在世间广为知晓?

冉闵号召天下汉人扫清中原,消灭大量胡族。在被群胡绝对优势兵力围攻下,创造一个又一个以少胜多的真实神话。然而终其一生未和南方东晋打仗。冉闵被侵入中原的各胡军队围攻时,攻襄国的战争一度失利,而东晋政府却无耻地打着“正统”的旗号进攻他后方,以招降或武力方式向北推进,山东、河南很多人以为他死了而归顺了东晋,即使这样他也未向东晋开战。冉闵死后,冉魏臣子绝望至极,悲天呼地,纷纷守节自缢,少部分逃往东晋,无一投降前燕者。冉闵生前收留了二十多万由于战乱而无家可归的汉人妇女,并帮助自己的士兵寻找失散的家人,在冉闵放羯人强抢的汉族少女回家时,她们大多没有离开,因为她们已无家可归。冉魏灭亡,厄运重降,鲜卑大军南下时将她们充作军粮,先奸后吃。冉魏汉人不甘受辱,纷纷逃向江南,投奔东晋。东晋军未能及时接应,使得几十万百姓中途受到截击而死亡殆尽。晋将自杀谢罪。

当初在冉闵和中原各路义军连战连胜的武力威胁下,氐、羌、胡、蛮各族数百余万,各自均想返还陇西或河套草原一带原来生活的地方,九大石胡甚至从此远迁回中亚老家。在返迁路上这些不同民族的胡人相互进攻对方,掠杀对方甚至人肉相食,十个人中仅有二三人能成功回去,这场胡族大返迁造成数百余万胡人死亡达十之七八。十六国时期后来的国家,除鲜卑外,均为当初返回了的胡族部落重新入主中原所建。但这时胡人数量很少,也见识过汉人血腥报复的可怕,不得不向汉人寻求合作:汉人从事农耕,胡 人则充军打战。在十六国南北朝频繁的战争中,胡人大量战死,甚至彼此之间相互灭族。而民间从事农耕的汉人不断恢复增长,北朝东西魏的战争胡人大量战死后,两国汉族大地主势力却强大起来,为补充兵源不足,不得不开始大量起用汉军——西凉地区的汉军得到北周起用,鲜卑人的国主们甚至把公主嫁给这些汉族地主势力以拉拢他们,这就为杨坚灭胡和隋唐的建立创造外部条件。

然而冉闵的王朝时间太短,亡国时大臣多自杀殉国,没有人给冉闵写书立传,更没人能评价其历史意义。后来鲜卑北魏统治北方数百年,其间史官大多漫骂冉闵,片面强调冉闵的杀胡,而不说明冉闵杀胡的原因,史书上罕有人为冉闵仗义直言,而后代又缺乏资料.只能根据以前遗留的资料来整理。遥想当年,冉闵一声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人无月不战,日日相攻。可见冉闵当时的政策是顺应民意的,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并非冉闵有心挑拨,而是当时的民族矛盾确实无法调和。纵观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在战乱中衰弱了;入侵印度的蛮族部落把创造古印度文明的当地人列为种姓制度中最低层的贱民当作奴隶一样的驱使至今;五胡乱华之时,当创造古中国文明的人们面对相似的窘境时,有一个冉闵站了出来,他招告天下,邀四海豪杰奋起杀胡,号令所到,民皆响应,汉军威武,胡寇散溃,九州大地终复炎黄本色,我族免于重蹈他人覆辙,中华文明的主体得以延绵。而今斯人已远去,我们只能通过被篡改的史料来一窥这位1700年前的民族英雄的传奇生涯。岳飞、文天祥,都是我们很熟悉的人物,冉闵对汉民族的功绩应在二人之上。山中青山岁岁青,世上繁华一千年。千年前这片土地上的民族矛盾不可调和,但时间融合了一切,今日的中国,我们是五十六个民族的和谐大家庭。当昔日激烈的战事变为今日尘封的历史,古人的豪情荡漾在今日的心间,涌起异样而复杂的感触。

后为史料原文的整理,乃诸位史官之言语,权作参考:

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父瞻,本乞活军士。乞活军者,源起晋末之“八王之乱”,时宗室内争,战乱频仍,并州吏民苦甚,乃拥宗室东赢公司马腾流亡冀州,以乞活路,号“乞活军”。永嘉五年,后赵石勒破乞活军统领陈午于蓬关,俘获甚众。时瞻年方十二,亦为勒所俘。勒见瞻年少英武,甚爱之,遂令其侄石虎养以为子。及长,骁勇多力,屡立殊勋,积功拜左积射将军、封西华侯。惜壮年病殁。石虎待闵一如亲孙。闵幼而果锐。及长,身长八尺,善谋策,勇力绝人。石虎淫暴好杀,屡征四方。后赵伐前燕慕容皝,石虎自统二十余万锐卒直趋棘城,为皝子慕容恪疑兵所败,众皆弃甲逃奔赵都襄国,折兵三万,唯冉闵之军进退有序,兵士一无损。梁犊东宫戍卒乱起,亦闵为先锋,威声弥振,胡夏宿将莫不惮之。晋穆帝永和五年,后赵暴君石虎终病死。幼子石世立,诸子相争。闵纵横其间,左右逢源,石虎诸子,或自相攻而死,或为闵所诛,迨永和六年,惟剩石鉴为帝,余无一存矣。时朝政已为冉闵及闵之故交、旧时乞活军将、司空李农所掌。羯人、龙骧将军孙伏都密结三千余羯胡士兵士,欲待闵、农二人入宫之时杀之。然闵勇武,号“万人敌”,农亦出于乞活军,谋晓斗战,与孙伏都攻战禁中,劲诛三千余羯兵。宣令内外:“六夷胡人有敢持兵器者皆斩!” 幽禁石鉴于深宫,严加监守。十数年飞扬跋扈,暴虐中土之羯胡部人皆大惧,或斩关,或逾城而出者,不可胜数。为试人心,冉闵遂于邺城令:“近日孙伏都等人构逆,支党伏谋,余皆不问自称“野兽”的石虎将邯郸以南(一说临漳以南)中原地区,数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其狩猎围场,规定汉人与野兽相遇时,不得向野兽进攻,否则即是“犯兽”,将处以死罪,被杀或被野兽吃掉的人不计其数,石虎竟笑曰:“我家父子如是,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他的大臣上书称他的“业绩”是“夺汉女十万余口以实后宫,环地数千里以养禽兽”…… 羯赵暴行罄竹难书。

公元349年,石虎死,五月,冉闵扶立傀儡石遵。石冲闻之,帅戍守幽州的兵士合兵十余万胡军南下,被冉闵等歼灭于平棘,冉闵俘杀石冲,为消灭胡人有生力量,坑杀被俘降军三万余人;冉闵要求石遵禅位予他,石遵拒绝。公元349年十一月,冉闵杀石遵,胡族势力激烈反抗,冉闵尽杀胡人十余万,中原大乱。同年,冉闵改后赵国号为卫,易姓李,立傀儡皇帝石鉴。后赵全国当时到处都是手控重兵的胡将,关中的赵乐平王石苞自关中率大军东讨冉闵,后被冉闵杀;中书令李松、殿中将军张才夜受石鉴书诛闵,亦被杀;中领军石成、侍中石启、前河东太守石晖参与诛杀冉闵,也被冉闵所杀;姚弋仲、蒲洪等连兵,移檄中外,号召天下胡人杀掉冉闵…… 冉闵看到各地的胡将都不听命于他,与之为敌,石鉴亦在背后计划除去他。350年正月,冉闵在部将李农和王基的拥护下推翻羯赵并杀死石鉴,复姓冉氏,建立魏国,依然建都于邺城(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城西南20公里邺城遗址),改年号永兴。

冉魏建立后,冉闵下令杀羯。一日内数万羯人被杀,男女老幼无人可免,是时前后约有二十万人被杀。冉闵的屠杀引来强烈的反抗,石虎庶子石祗称帝,建都于襄国(今河北邢台),非汉人的将官纷纷响应。351年,石祗联合鲜卑、羌人夹击冉闵,冉闵起初大败,部众大量死亡。此战后,冉闵以所据的徐州、豫州、兖州和洛阳归降东晋,希望东晋势力重返中国北方;但并未被东晋接纳。冉闵继续与胡人攻战,以奇兵突袭各路胡军,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六战于邺城以两千汉骑将远至而来的胡军七万打的溃不成军。几番大战,打出了汉家铁骑的威风,各地汉人纷纷起义响应,史载“无月不战,互为相攻”。一举收复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匈奴、羌、氐等胡人势力被迫撤出中原,羯族的主力军被完全消灭。至此,石虎的十四个儿子,两个被他自己处死;六个自相残杀而死;五个被冉闵灭族,一个投靠东晋被斩于街市。石虎的38个孙子亦尽为冉闵所杀。石虎一生造孽无数,终于在子孙身上得到了报应。352年,石祗部下刘显杀死石祗,投降冉闵,从而后赵灭亡。

但数场大战打下来,冉闵手下的汉军越打越少,却又得不到有效的补充。五胡中的四胡在种族仇杀中都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当时占据辽东,由鲜卑族慕容氏所建的前燕却进入极盛时期,他乘中原大乱占据幽州,分三路军队南下。慕容恪带领的前燕军在廉台(今河北石家庄东部无极县东北)攻冉闵。起初冉闵出击,十战十胜。公元352年。冉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1万人马(步兵为主)去争粮。结果被鲜卑的14万大军(铁骑兵为主)包围。冉闵令人在慕容恪军中散布流言以鼓噪声势,慕容恪所带铁骑兵在阵中冲杀不久便十分疲惫了。冉闵利用其步兵灵活机动的特点拖垮了慕容恪的军队,连杀三百余人,冲散了慕容恪的军队,终于杀出包围圈。突围东走二十馀里,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坐骑朱龙战马因过度疲劳而突然死亡,冉闵被俘。慕容恪捉到冉闵后,赴蓟城(今天津市蓟县)献与国主慕容俊。左右命冉闵下拜,冉闵拒绝,乃叱之:“汝何不拜吾主?”冉闵回答:“安有中朝天子拜汝夷狄乎!”慕容俊嘲笑冉闵:“汝乃奴仆下才,怎得妄自称帝?”冉闵怒道:“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慕容俊大怒,鞭之三百,然后送至龙城(今辽宁朝阳),斩于遏陉山。冉闵死后,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从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惊,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闵谥号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他的后人冉华的墓志上称冉闵为“平帝”,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冉魏政权给冉闵上的谥号。

冉闵(?-352年),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称。350年称帝,国号大魏,史称冉魏。352年冉闵突围不遂,为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斩于遏陉山,后被追谥为武悼天王。冉闵后人的墓志上称冉闵为“平皇帝”,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冉魏政权给冉闵上的谥号。

  说起冉闵,他就像一颗流星划过南北朝的星空,照耀了当中原大地汉人们,让他们在黑暗之中看到了新的希望。为什么那么说呢?当时的中原大地上发生了什么呢?据晋朝时期的“晋·江统〈徙戎论〉”五胡乱华之前,北方迁入中原的胡人已高达数百万,很多地方超过了当地汉人人口。他叫冉闵是他颁布“杀胡令”在历史中饱受争议五胡乱华时,又有大量的西北诸胡和北方的鲜卑迁入中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从人数上来说,汉族算是当时的少数民族了,寡当然敌不了众,五胡乱华后,留在北方的汉人命运很悲惨。宁平之战,西晋最后的二十万主力军被石勒屠灭,中原从此除了极少数例外,几百年间不再有汉族军队,任由胡人铁骑横行。匈奴、羯等族军队所到之处,屠城掠地千里。

  当时“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后来石勒听取了谋士要他建立“根据地”做“皇帝”的建议,改变策略,开始有了收降汉人做奴隶的政策,而不再一味搞大屠杀。永嘉六年(公元312年),石勒根据汉人张宾的建议,定都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市)。中原农业经济得到一点恢复。

  他叫冉闵是他颁布“杀胡令”在历史中饱受争议但是北方的汉族基本十室九空,在这个关乎民族存亡的危难之际,冉闵扛起振兴汉族的大旗。不过在这之前,冉闵是羯赵后期石氏家族中重要军事将领。这其中的渊源要从冉闵的父亲说起,公元309年,乞活军活动在黎阳的一支在和匈奴前赵帝国的战斗中被打败,冉闵的祖父冉隆和叔父冉襄等亲人都殁于此役。冉氏家族留下一个11岁的少年——冉瞻,(也就是冉闵的父亲),带领所部乞活余部继续与胡人英勇战斗。公元310年,石勒攻打河内郡,石勒见两军阵前的一少年英勇非凡,长而勇悍,精于骑射,阵前临矢石不顾。石勒赞曰:“此儿壮健可嘉!”由于寡不敌众,冉瞻战败。冉瞻被俘后,石勒很喜欢他遂命堂侄石虎,收为养子,改名石瞻。石瞻随石虎四方征战,勇猛无敌,以功被封为积射将军、西华侯。

  冉闵秉父基因,少年时代就臂力过人,果敢敏锐。石虎非常喜欢他,当他如亲孙儿般抚养。冉闵成年后,身高八尺,智勇双全,被授予建节将军。历任北中郎将、游击将军。公元338年,石虎北伐前燕,在昌黎战败,死亡士兵三万余。逃跑军队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只有冉闵带领的军队纪律严明,完整撤退,未受重创。自此而后,石虎对冉闵刮目相看,委以重任。公元349年,石虎杀死太子石宣后,贬戍凉州的东宫卫士万余人拥梁犊为首,带头起义,一路攻伐向东。石虎任命石斌、苻洪、姚弋仲、冉闵讨伐叛乱,大败叛军,斩梁犊首。冉闵作为先锋,凯旋而归,名声更显,汉胡宿将都对他畏服。

  当时反对冉闵的,都是非汉族人。冉闵遂下令: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这比戒严更狠十倍的禁令,促使恐慌蔓延。有的胡人冲开关卡,逃出邺城。冉闵害怕留着胡人在城,又激起军变,又下令:“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命令一出,胡人排队出城的,填满城门。而百里之外的汉人,前来归附,排队等着入城。冉闵一看这形势,知道胡人不为所用,怒火猛燃,下达闻名后世的“杀胡令”: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仅仅一日,邺城内被杀的胡人数万。冉闵亲自带领士兵屠杀胡人,男女老少,不问贵贱,见一个杀一个。统共杀了二十余万人,全部抛尸邺城外,为豺狼野兽饱食。冉闵还传令四方将领,按“杀胡令”屠杀胡族。

  环伺在邺城周围的将领,对冉闵多皆不服。石琨率七万人伐邺,冉闵领骑兵数千,与之大战城北,大败石琨军队,斩杀三千人。石鉴密令抚军张沈趁虚偷袭邺城,受命宦官泄密。冉闵回城杀死石鉴,并诛石虎子孙共三十八人。他叫冉闵是他颁布“杀胡令”在历史中饱受争议

  公元350年二月,冉闵自立为帝。复姓冉氏,国号大魏。冉闵僭位之后,后赵诸将视之为公敌。据守襄国的石祇得到石鉴已死的消息,继位称帝,四方胡人响应。石祇派石琨率军十万讨伐冉闵,冉闵败之于邯郸,斩杀万人。继而刘国、张贺度、段勤、靳豚等领兵来会,与石琨合并包围邺城。冉闵率二十万大军战于苍亭,再败石琨等,斩首二万八。收降戎卒,统计三十万行阵,振旅而归。

  乘胜之利,冉闵围住襄国,攻城三个月而不破。石祇害怕,自己去掉了帝号,向燕国慕容俊和氐族姚弋仲乞兵相救。姚弋仲派姚襄领兵三万八,慕容俊派悦绾领兵三万,还有冀州的石琨也率兵三万,前来相救襄国。冉闵因胜生骄,不听劝止,命令属下迎战。石祇、石琨、姚襄、悦绾四面合攻,冉闵大败,只得数骑逃回邺城。

 大败之后,冉闵恼羞成怒,复加大对胡族的迫害。和拥有军力的胡族将领,无月不战。内迁诸胡相携逃亡,互相杀掠,死者不计其数。能逃回故土者,不过十之二三。汉族居民也因而遭祸,田野之间,再无务农者。冉闵通过多次战争,消灭石祇和刘显政权。但都城已无粮草,不得不四出掠食。

  公元352年,冉闵游食常山、中山诸郡,遭遇燕国慕容恪军。冉闵再次不听劝谏,领军出击。十次战斗,皆获小胜。慕容恪使铁索连马,结阵而行。冉闵逞勇,左手操双刀矛,右手执戟,呼啸前冲,斩首三百余级。看到燕军大幢,挥军杀去。不料被慕容恪两边夹击,冉军大败。冉闵奔逃二十余里,马蹶倒地,被燕军俘虏。慕容俊叱责冉闵:“汝奴仆不才,何得妄称帝?”冉闵说:“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慕容俊大怒,鞭打三百下,继而斩首。不久,慕容俊又加冉闵谥号悼武天王。

  他叫冉闵是他颁布“杀胡令”在历史中饱受争议

  冉闵要求各胡退出中原,各还本土,各胡路上相互杀掠,甚至人肉相食,能成功回去的十止二三,造成数百万人死于途中.冉闵的做法造成了十六国时期的一次最大动荡,避免了北方汉族被消灭的危机。

  冉闵在历史上饱受争议有人认为他是伟人是民族英雄,但也有人说他是罪人破坏民族和谐。


金山万丈

互联网历史的真实性令人堪忧,一些人为了博人眼球,片面地抓住一点过分地夸大了人物功绩,而冉闵所谓的拯救了濒于亡族的汉人更是无限地夸大了冉闵的历史功绩,那么历史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冉闵的“杀胡令”成为他是挽救汉人大英雄的有理力争,但真相令人吹嘘。冉闵本为南北朝时期,后赵的大将,后来发动政变,建立了冉魏政权,但当时国内的胡人不满冉闵的统治,蠢蠢欲动,于是冉闵发布了“杀胡令”,并且自己亲自带兵不分胡人男女老少一律屠杀,屠杀胡人二十余万人。

他建立的汉人政权冉魏,改善了在冉魏地盘里从五胡乱华以来胡人对汉人的奴役和屠杀的悲惨境地,但毕竟仅限于冉魏政权一个南北朝时期众多政权中很小的一个地方政权,并且冉闵政权,仅存在了2年,对汉人的生存环境的改善也是有限的,根本谈不上所谓的冉闵挽救濒于亡族的汉人,更何况还有同时期的南朝可都是汉人政权,这才是汉人的根基所在。我们不可否认冉闵对改善汉人生存环境的功绩,但更要尊重历史,不能夸大历史。

所谓的冉闵挽救濒于亡族的汉人,可谓是互联网历史的一个成功的营销案例,赚足了人们的眼球,一个“杀人大魔王”摇身一变成一个大英雄,真是令人瞠目结舌。这样的互联网历史的真实性令人吹嘘,甚至可能会误人子弟。尊重历史,辨别真伪,客观全面地看待历史人物。各位,你们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