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民的工艺作品惟妙惟肖,专家坚认为出土文物,结局无比尴尬

河南农民的工艺作品惟妙惟肖,专家坚认为出土文物,结局无比尴尬

老外来北京,最喜欢提的三件事是:“登长城,吃烤鸭,逛潘家园”。

潘家园是指位于北京东三环南路潘家园桥西南的旧货市场。

这个市场于2004年“首届中国收藏界年度排行榜颁奖大会”上,被评为“全国十大古玩市场”,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笔无形资产”。

河南农民的工艺作品惟妙惟肖,专家坚认为出土文物,结局无比尴尬

论及潘家园市场的形成,大概要追溯到清末民初。

那时国运衰落,许多达官显贵家道中落,不得不偷拿家中的古玩站街变卖。他们考虑到站街卖宝太失身份,就选择在三更天后打着灯笼交易,便于买方和卖方都看不清彼此的脸。

这种交易,就象见不得光的鬼一样,也被称为“鬼市”。

……

时间已经转换了近百年,买卖文物已经成了违法行为,但玩古董的人还是心存侥幸,总想着在潘家园“捡漏”,他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鬼市出好货。”

“好货”?世上哪有那么多“好货”?

但是,一个人如果铁了心要装睡,别人是叫不醒他的。

那么,在潘家园营生的某些摊主,就抓住这些人的心思,从趣味上迎合他们,明明自己卖的是民间作坊批量生产的工艺品,也会装模作样、神秘兮兮地说东西是从什么地方的古董店收购、甚至是从地里挖出来的。

其实,要真如摊主所说,买家就不应该再进行交易了,否则就有可能犯罪。

但很多买家,就是冲着要购买“好东西”、“真家伙”来的,交易反而会更热烈。

1994年夏天的一个星期天,北京潘家园旧货交易市场出现了这样一个中年油腻男:戴眼镜,留中分,身子微胖,却文质彬彬。

经常在市场上转悠的淘宝者知道他是这里的常客,有人私下里说他是收藏大家,于是,那些一门心思要发财的人就悄悄地跟在他身后,买他看好却最终又没有买的东西。

这个中年油腻男似乎很享受这种待遇,不徐不疾、不紧不慢,在各个摊位上打量、摸捏……不到半个小时,他的身后就象滚雪球一样,滚上了几十上百人,前呼后拥,声势浩大。

有人背后称赞这个中年油腻男是市场上润滑剂,但也有人鄙夷他是市场上的一根搅屎棍。

河南农民的工艺作品惟妙惟肖,专家坚认为出土文物,结局无比尴尬

中年油腻男不管,他逛摊狂刷存在感,对身后的长长的尾巴大感满意。

忽然,他看到了一件斑斑驳驳的陶俑——骑在马上的武士俑服饰古朴,周身布满土锈,依稀还留存一些未完全剥落的朱砂红彩,似是在泥土里埋藏了多年。

“这件儿陶俑多少钱?”他的语气颤抖。

“5000块钱!”卖主操着河南口音,报价后故意压低嗓门,神情古怪地说:“您看报纸了吗?上个月俺河南一座北魏大墓叫人给挖了。”

“怎么只有一件?”

“家里还有的,一次不敢多拿出来。”

中年油腻男用手摩挲着陶佣,认定这是北魏时期珍贵文物,不再说话,掏钱成交。

这个中年油腻男的真实身份是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

第二天星期一,他兴冲冲地提溜着陶俑回单位,让同行专家一起来鉴定其真假。

河南农民的工艺作品惟妙惟肖,专家坚认为出土文物,结局无比尴尬

专家们一看,眼都直了,冲口而出:没有错,这就是距今1500多年的北魏陶俑!

的确,报纸上有报道了,前不久,河南是有一座北魏大墓被盗掘了,那么,它必是其中的陪葬品!

现在,居然有人在旧货市场公开叫卖这些珍贵文物,要不要报公安机关立案处理?

专家们想来想去,觉得这种作法简单粗暴,搞不好会损毁走私者尚未出售的文物,建议向国家申请专项拨款,及时收购。

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吕济民老人家回忆说,在专家们的强烈要求下,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单位出乎寻常地很快做出反应,拨出专款,派出专家,抢救性收购古玩市场上出现的北魏陶俑。

国家既然出面收购,那就意味着买卖合法、经营得到保障,并且还证明了那个河南摊点上的东西是真家伙。

于是,广大普通文物爱好者一窝蜂地拥到该摊点上进抢购。

一时间,“北魏陶俑”的抢购热潮惊动了整个艺术品收藏界。

吕济民老人说:“(北魏陶俑)历史博物馆买了三次,故宫买了两次。中国历史博物馆花了八十万,故宫花了十万吧。”

国家动用了九十万资金,从古玩市场和各种渠道收购了数百件“北魏陶俑”,但市场上的“北魏陶俑”非但不见减少,还越卖越多,似乎无穷无尽,永无休止。

河南农民的工艺作品惟妙惟肖,专家坚认为出土文物,结局无比尴尬

专家们倒吸了一口凉气,同时起了疑心:这么大批量的文物从河南出土,而且顺利运达北京,怎么当地政府一点儿反应都没有?是不是我们被人耍了?

于是,有人提议重新对这批北魏陶俑做一次集体鉴定。

集体鉴定的结果是:从质地和特征上看,东西就是真的,没毛病;但从东西的海量出现来看,应该是假的。

怎么办?

经过一番争论,最后的意见是:暂时停止收购,联合河南省文物部门,请警方对此事进行彻查。

一来二去,调查结果很快得出,但大出专家们的意料:最近所有涌进北京古玩交易市场的北魏陶俑,都出自洛阳孟津县南石山村村民高水旺办的特艺厂。

座落在洛阳市邙山岭上的南石山村是一个仿制古陶器的专业村,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烧制古陶器,其中以村民高水旺的技术最为出色。

河南农民的工艺作品惟妙惟肖,专家坚认为出土文物,结局无比尴尬

高水旺于1990年注册成立了一家陶器仿古工艺厂,专门仿制生产各种中国古代陶器。

高水旺对公安人员说:“这些东西是我生产的,不是文物,是高仿作品,以工艺品的价格出售。”

原来,是客户们从高水旺处批发了上千件高仿作品,拿到北京旧物市场散卖。

这些客户为了促销,有意配合报纸上出现的盗墓案向怀揣发财梦想的淘宝者进行兜售。

那位在国家博物院工作的中年油腻男误打误撞,撞到了“枪口”上,被狠狠“打眼”,不期然地掀起了一场抢购“北魏陶俑”的闹剧。

北京方面的专家还是不服,质问高水旺:你说你烧制的陶俑都是“高仿品”,那为什么我们使用众多现代科技仪器对它们鉴定,它们却都能顺利通过?

高水旺说,这我就不明白了,但东西千真万确就是我做的。

河南农民的工艺作品惟妙惟肖,专家坚认为出土文物,结局无比尴尬

为此,高水旺拿出示了一份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家”荣誉证书,还有自己工艺厂在工商局注册、税务局纳税的票据。

至此,众专家无话可说,悻悻然地打道回府。

而经过这一场风波,高水旺更是名声大噪。

其实,烧制陶佣还不是高水旺的专长,高水旺的拿手绝活是烧制唐三彩。

河南农民的工艺作品惟妙惟肖,专家坚认为出土文物,结局无比尴尬

风波过后,高水旺的唐三彩作品先后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金奖、中国非遗博览会“金奖”、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金奖。

文化部还授予高水旺国家非遗唐三彩烧制特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而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也已将高水旺的作品作为指定纪念品。

河南农民的工艺作品惟妙惟肖,专家坚认为出土文物,结局无比尴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