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這是我人生最漫長的8分鐘……

媽媽,這是我人生最漫長的8分鐘……

早上收拾妥當出門,正走在路上,手機響了,仔爸打來的。

“就知道他會催……”我忍不住一陣心煩,順手按掉了電話。

很快,手機又響了,我沒好氣地接聽:“催什麼催啊,馬上就到了!”

話音未落,就聽見仔爸在電話裡焦急的聲音:“你出門的時候有拿仔仔的書包嗎?”

“書包?”我不僅一愣,“你們出門時讓我拿書包的嗎?”

“不是,仔仔的書包沒拿,我們現在在校門口,我騎車回去取,你到了過來陪他一會吧!”

聽了仔爸的話,我顧不得穿著10釐米的高跟,一路飛快地往前跑。在距離校門口20米左右的地方,我看見剛找了一輛共享單車,慌亂往回騎的仔爸和一臉焦急的仔仔。

我跑到仔仔身邊,問:“仔仔,書包怎麼會拿錯?”

“都怪爸爸,今天出門時,爸爸讓我穿好鞋先去按電梯,說書包他拿。”仔仔一臉委屈地說。“誰知道他只拿了自己的包!”

“這一路上你們都沒有注意到書包沒拿嗎?”我忍不住提高了分貝。

“我跟爸爸一直在默字,沒注意書包!我根本不知道會這樣!”

“上學的人是你,你怎麼可以自己的事都不關心呢?!”我開始責怪仔仔。

仔仔的表情緊張又無奈,我突然覺得不對,默默吞下所有尚未出口的責備,摸摸他的頭說:“仔仔,你現在很自責對嗎?”

他點點頭。

“責備之外呢?還有別的感覺嗎?”

“唉!”他長長地嘆了口氣,說,“生氣、憤怒和害怕!”

“生誰的氣呢?”

“生自己和爸爸的氣,我們一路上都在默字往前走,都沒注意到書包!”

“恩。那你憤怒和害怕的又是什麼?”

“我害怕會被老師罵,馬上就要遲到了,我一定會被老師罵的!”說著,他抬眼看了看路邊,已經臨近上學時間,路上的孩子少了很多。

我輕輕地抱了抱他,說:“仔仔,遲到了被老師罵一定會害怕的,這很正常。你試著去看看你的害怕有多少呢?與它們在一起,媽媽陪你一起面對它們。”

他做了幾次深呼吸,神色開始放鬆。

我接著說:“媽媽也害怕,也慌亂,也擔心。這都是正常的情緒,我們勇敢地去面對他們,爸爸媽媽會陪在你身邊。媽媽現在發消息給老師解釋一下,你一會進去了以後也主動去向老師道歉,這樣處理可以嗎?”

他點點頭。過了一會,問:“媽媽,爸爸什麼時候能來?”

我看看時間,才過去了4分鐘,我說:“爸爸至少還要再過4-6分鐘才會到。從家到學校的距離是改不了的,爸爸到小區後還要等電梯上下呢!所以我們還要再等一會。要不你先進去做操,一會我們把書包放在門衛間,你出來取。”

他想想,搖搖頭說,“我還是等爸爸吧!”

時間一分鐘一分鐘的過去,中間我又幫他梳理了情緒,他終於放鬆下來,

雖然緊張和害怕沒完全消除,但開始認識到犯錯並不可怕,只要勇敢面對並承擔,在錯誤中吸取教訓就好。

眼看路邊已經沒有上學的孩子,站在校門不遠處的他每隔一分鐘就焦急地問我:過去多久了,爸爸還要多久能到?

終於,遠遠地見到仔爸一路飛奔而來。我們都不由得長吁了一口氣。仔仔說:“爸爸怎麼這麼久啊?!”當我告訴他爸爸只花了8分鐘的時候,他不相信地睜大眼睛,說:“怎麼可能只有8分鐘?我為什麼覺得比八年還漫長?!”

我說:“這就是等待時的焦慮感哦!等情緒被焦慮和緊張佔據的時候,這些情緒會被無限放大,人就會覺得時間特別漫長!”

“媽媽,這是我經歷過人生最漫長的八分鐘!”他說。

我沉默地擁抱了他,對於小小年紀的他來說,這確實算是他人生最漫長的八分鐘,這次事件以後他會知道等待的過程遠比事情本身更煎熬。

看著他飛快地接過仔爸的書包,大步跑進校園。雖然我們都知道他進入班級後,免不了會遭受老師的批評,但是都相信他有勇氣面對並接納自己的錯誤,在錯誤中成長。

仔爸解釋了沒帶書包的原因,當天仔爸很難得的背自己的雙肩包,同時因為仔仔書包很重,仔爸沒捨得讓仔仔背書包,決定他替仔仔背,所以他應該是背兩個包。

結果他雖然告訴仔仔書包他拿,但出門時,他只拿了自己的揹包,完全忘了要拿仔仔的書包。就這樣走到學校,兩個人才發現書包沒帶!

聽了仔爸的解釋,我只能無語地對著天空翻了個白眼。果然爹帶娃是不靠譜的!

下午仔仔回到家,我們再次交流了這件事,他說了在學校的遭遇,對我說:“媽媽,以前我很害怕,覺得犯了錯是不可饒恕的。但是現在知道,犯錯不可怕,勇敢面對,改正錯誤更重要。”

這件事,只是仔仔成長中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很多時候,影響孩子核心人格的,不是那些驚心動魄的大事,而是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

在與孩子的互動過程中,父母的態度、情緒、行為和認知都會深刻地影響孩子的體驗,這些體驗又會一點點形成孩子的行為感知模式,並逐漸成為一套特有的心理系統,影響著孩子的情緒、行為和認知。

如果孩子犯錯誤時,我們都是否定、批評、指責的態度,不斷地挖苦諷刺說教,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孩子就會感到:我是不好的,我是不堪的,我不是個好孩子,我讓媽媽丟臉了,我是個壞孩子。

孩子會感到羞愧,感到犯錯是很屈辱的事情,他經驗到的是:我是不重要的,我的感覺是沒人在意的,他會覺得自己犯了天大的錯誤,這個錯誤點燃了媽媽的怒火, 讓他緊張並不知所措,他不知道該如何安撫媽媽的情緒,他會感到媽媽的憤怒比犯錯本身更害怕。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覺得犯錯是可怕的、求助是屈辱的、害怕是丟臉的,這份經歷伴隨著強烈的無助、緊張、害怕、絕望和恐懼的感覺會在他的記憶和感覺中不斷被放大,讓他一點點形成犯錯是非常可怕的這個意識。

下一次當他再遇到問題時,他就會逃避,用隱瞞、謊言、推卸責任等各種方法不讓自己面對問題。因為在他的經驗中,承認自己犯了錯的後果比逃避更可怕。

反之,如果我們能陪伴孩子,看到孩子在出現問題時的情緒,去傾聽他的感覺,與他一起去接納、面對這些情緒,協助他理解自己的感受,並一同面對、討論解決辦法。孩子就會知道:我的感覺是這樣的,原來我的這些情緒都可以這麼處理。在我犯錯時,爸爸媽媽不會拋下我,而是會接納我,與我一同面對我是重要的,我是被尊重的,原來犯錯的後果沒有那麼可怕,錯誤是可以處理的……

他會知道犯錯不可怕,只要有勇氣面對,錯誤就能解決。孩子會逐漸找到信心,並因為內在記憶的成熟而形成完整的應對系統。孩子會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自信。

所以,不要忽略孩子成長中那些小事,這些小事所累積起來的應對方式,會逐漸在大腦中形成最深刻的記憶,漸漸變成我們的核心人格,成為應對問題的模式。

在孩子的成長中,家長需要不斷成長,與孩子建立好的依附,這樣孩子才會正確認識自己,在遇到問題時才會信任父母,逐漸找到正確面對問題的方法哦!

——END——

【60分媽媽月華】暢銷育兒書作者,國家級兒童心理諮詢師,著有《別等孩子長大了才後悔你現在做得太多》。專注寶寶的吃喝拉撒,生長髮育,學習力培養及身心成長,也關注媽媽的心靈成長,健康的母嬰關係才能培養出更加傑出的寶寶。如果你想孩子身心靈都能更健康,關注我都可以找到答案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