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全方位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五年来拨付救灾资金8.53亿元

兵团全方位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五年来拨付救灾资金8.53亿元

兵团全方位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五年来拨付救灾资金8.53亿元

兵团全方位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五年来拨付救灾资金8.53亿元,救助灾民180多万人次

去年以来,兵团党委出台《兵团党委、兵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修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积极探索建立抗灾救灾应急工作新机制,修订和完善兵团各类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建立灾害预警和救灾工作动态信息共享机制。兵团减灾委各成员单位科学研判灾情发展趋势,积极会商重大灾情,共同研究解决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5年来,兵团先后启动3次二级、16次三级和42次四级灾害应急响应,派出30多批(次)救灾工作组赴灾区核查灾情。兵团减灾委各成员单位在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5年来,兵团民政局积极协商财政局拨付中央和兵团救灾资金8.53亿元,紧急调拨1.6万多顶救灾帐篷、2.5万多件棉大衣、2.5万床棉被褥等救灾物资,救助灾民180多万人次。各师团积极筹措资金,安排灾民生活、恢复农牧业生产,有力保障了转移安置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处、有病能医、有卫生防疫。

继续阅读

二师拓宽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渠道

农业产业成为脱贫“主抓手”

“这几年,我们团的农业产业发展很快,还有不少优惠政策,对贫困户脱贫帮助很大。春耕春播时节,我打工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5月15日,已脱贫的二师二二三团职工买买江·阿吾提深有感触地说。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二师铁门关市坚持抓好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注重培育壮大产业,拓宽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渠道,推动扶贫脱贫提质增效,确保贫困人口真脱贫、脱真贫。

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二师铁门关市不断夯实产业脱贫基础,深入实施“稳粮优棉、精果强畜、稳番茄、控辣椒、增设施、促加工”战略,逐步形成纺织、番茄加工等12个优势特色产业,拥有国家、兵团和师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5家,带动4000多名贫困人口就业,脱贫收效显著。

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示范带动贫困户脱贫。截至目前,二师各团场建成农家乐9家、休闲观光农业园9家。二十二团幸福滩绿色冬枣观光采摘基地、桃乐园休闲农庄等被评为兵团级休闲农业示范点,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凸显。

精准发力 成效显著

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前4月签约8个实体项目

笔者日前从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1至4月,该开发区精准发力,共签约实体项目8个,协议金额达85.05亿元。

为确保按时完成招商引资任务,今年以来,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大产业支持力度,积极利用平台招商,以商引商,切实推进产业共建,同时,依托开发区现有产业配套和支持政策,大力开展招商工作,赴内地拜访相关企业,多举措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圆满完成。

近期,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中心招商团队专门与新疆浙江商会、新疆江苏商会、新疆福建商会、新疆四川商会等企业联合会负责人交流对接,搜集商会企业最新活动信息,并就商会产业构成、项目投资及开发区投资环境、产业模块等进行了深入洽谈。(通讯员 刘小宁 潘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