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三國重啟合作勢頭——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劉軍紅

東北亞地區的中日韓三國關係在過去幾年中經歷了很多波折,中日關係因“釣魚島問題”受到了破壞性衝擊,日韓關係因“慰安婦問題”、“竹島問題”陷入低谷,中韓關係因“薩德問題”一度轉冷。三國兩兩交惡,致使東北亞合作停滯不前。

——李克強總理赴日出席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並正式訪問日本,有評論稱“通過這一多邊外交場合實現雙邊領導人會談,是當下東北亞局勢下實現中日關係正常化的最佳路徑”。您對於李總理訪日帶來的中日關係回暖改善有何看法?

劉軍紅:李克強總理到日本訪問,在多場演講中提及要建設長期穩定中日關係,反映出了時代發展和東北亞地區局勢對中日關係的要求。

中日韓三國重啟合作勢頭——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劉軍紅

5月10日中午,李克強總理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週年紀念活動暨訪日招待會並發表演講

放眼全球經濟,伴隨中國經濟發展,美國、歐洲和以中國為主的亞洲地區的三極體制初現雛形。但這個三極體制並不是穩定的三角形結構,存在著不確定性的因素。面對由此而來的風險,中國、日本作為世界第二、第三大經濟體,需要建立穩定的經貿關係來支撐雙邊關係的全面發展,這有助於分散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風險,規劃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的長遠藍圖。

從政治角度來看,在1989年冷戰結束至今的近30年中,東北亞各國雖然彼此經濟依存度很高,但冷戰的對立結構依然存在。這種依存與對立並存的二元結構,存在著危險的隱患。換句話說,東北亞地區的政治安全格局無法確保穩定。在這種情況下,中日關係對東北亞地區的政治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如果中日兩國的政治關係能夠相對穩定,這一地區安全上的對立結構就有可能得到相應緩和。

從地區合作角度來看,自1997年以來,東北亞地區就出現了合作的潮流,但東亞共同體的建設一波三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環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安倍政府放棄了日本經營多年的東北亞地區戰略,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這個由美國主導的經濟框架內,致使過去幾年中日韓FTA談判進展緩慢。

中日韓三國重啟合作勢頭——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劉軍紅

特朗普在就任總統後不久,正式宣佈美國退出TPP。此舉背後反映出來的是地區的政治矛盾

東北亞地區合作遇到挫折,背後主要原因還是政治矛盾。一是剛才提到的經濟依存與安全對立並存的二元結構,二是地區存在美日同盟、美韓同盟,美國的影響不容忽視。今後東北亞地區能否伴隨經濟發展、經濟依存關係深化,形成共同市場、構建共同體,從而出現共同的價值觀,改善緩解本地區的政治矛盾,既要看中日關係,還要看中日韓三國的合作。

中日韓在整個東北亞地區所佔GDP規模已經達到90%左右,可以說三國之間的合作直接關係到這一地區的合作方向。不管是過去的東盟加中日韓三國,還是現在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ECP),事實上都是需要中日韓發揮核心作用的合作框架。如果這一核心不能建立,那麼地區合作框架也很難達成。

——李克強總理在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上提出了“中日韓+X”模式。這一模式對東北亞地區有何意義?

劉軍紅:我們注意到雖然中日韓三國的合作對於東北亞地區而言非常重要,但中日韓領導人會議自2008年召開第一次會議開始,一直波動不斷,使得相關合作機制難以始終如一地發展下去。今年是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機制建立10週年,明年將迎來中日韓合作啟動20週年,李克強總理在這樣一個對於東亞三國來說很重要的時間節點上提出了“中日韓+X”模式的新倡議,非常有意義。

首先“中日韓+X”是一個開放的模式,不僅限於東北亞地區,還可以輻射更廣域的發展中國家的利益。X是個未知數,它代表的內容非常豐富,絕不只侷限於RECP的格局之內,包括了非洲東海岸、印度洋西海岸等新興地區。這些新興地區資源能源分佈比較密集,若和東亞的產業分工體系、投資能力相結合,將會形成更加廣闊的地區合作前景。

中日韓三國重啟合作勢頭——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劉軍紅

2016年時中國企業承建運營的埃塞俄比亞至吉布提鐵路(亞吉鐵路)竣工通車

其實,現在東亞的產業分工體系已經在不斷向印度、中東、中亞等方向轉移了。過去十年左右的時間裡,東亞在非洲東海岸、中東地區,特別是東非地區的投資相當紮實,既有產業支持也有貿易存量。所以在已有基礎上,東亞和這些地區來合作,是符合現實要求的,某種程度上,相比較美日提出的印太戰略,中日韓加東非地區、加環印度洋地區,更具有現實性,更能反映出當地的具體特點。

其次,同 “一帶一路”倡議一樣,“中日韓+X”的合作模式也是實踐先行,在實踐中形成各方彼此接受的規則。這與既往的一國主導,他國跟隨的關係截然不同。回顧過去20多年的歷史,日本曾經試圖在亞洲建設一個以它為主導的體系,與冷戰結束後形成的北美自由貿易區、歐盟相競爭,但最終沒有成功。究其原因就在於隨著時代的發展,人、物、資金、信息的交流互動性越來越強,以此為基礎的政治關係也開始呈現多元結構。這樣一個新的政治格局不同於過去霸權、強權時代的特點,它需要平等互動的合作,而不是某個國家站在主導地位發號施令。

中日韓三國重啟合作勢頭——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劉軍紅

東北亞各國正在以不同方式加強與鄰國的合作,泛黃海中日韓經濟技術合作等區域和次區域合作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今後除“中日韓+X”模式之外,東北亞地區還會產生更多互動性的發展方式。中國會否是這些模式的創造者?我想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東北亞通過地區合作確實走向共同發展、共同安全。

中日韓三國重啟合作勢頭——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劉軍紅

劉軍紅: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

(採訪:王朝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