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黄花梨“玉兰香插”这样精雕细琢出来的

海南黄花梨“玉兰香插”这样精雕细琢出来的

曾见市面上的黄花梨雕件,花纹繁丽,木料上乘,惟作者大意,将海黄与人像结合,结果人像五官与木材花纹彼此“打架”,既失了海黄的瑰丽,又破坏了人像所应有的感官,着实可惜。

近来,偶得一海黄小料,正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一些雕刻心得。相料后几经斟酌,最终决定琢“玉兰香插”,艺陋作拙,意在抛砖引玉,博君一笑。

制作过程:

海南黄花梨“玉兰香插”这样精雕细琢出来的

1. 相料。总的来看,这块海南黄花梨木料形似一根形状不规则的骨头,如果把稍宽一端的棱角去掉,木料便呈现花瓣状,而利用另一端突起可以雕刻成花蕾,在上面打上香眼,便是一只雅趣十足的香插。

构思原则:

根据木料本身的形状,随型而作,最大程度保留原有的体量。再者要根据木材纹理的走势,进行删减去留,以使海黄那优美、诡谲的纹理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

海南黄花梨“玉兰香插”这样精雕细琢出来的

2. 构思完毕后,用白色粉笔画出各部位的大致轮廓。锯掉稍宽一端的棱角,使木料呈大花瓣型。

海南黄花梨“玉兰香插”这样精雕细琢出来的

3. 根据料本身走势,安排设计布局,尽量保留原有体量,为方便起见用尖刀划出大体轮廓。

海南黄花梨“玉兰香插”这样精雕细琢出来的

4. 在侧面画出花瓣的弯折与曲翘,一定要把线画在木料的最大面上。本着欲扬先抑的原则,不可生硬,滞板。

海南黄花梨“玉兰香插”这样精雕细琢出来的

5. 用扁铲造型,使黄花梨本身玄妙的纹理逐层显露。用记号笔标出最高点,保留体量。

海南黄花梨“玉兰香插”这样精雕细琢出来的

6. 因黄花梨纹理多变化,木丝走向不定,故一定需要横向下刀,以免戗茬儿、崩料。

海南黄花梨“玉兰香插”这样精雕细琢出来的

7. 凹陷处用圆铲剔除,此处有一朽芯。去朽时,须逐层剔除,不可急于求成,下刀过深,容易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海南黄花梨“玉兰香插”这样精雕细琢出来的

8. 花纹凸显,大花瓣基本成型。

海南黄花梨“玉兰香插”这样精雕细琢出来的

9. 用趁手的工具把其它部件逐一刻出。雕刻过程中,切记不可把侧面的边缘线去掉。

海南黄花梨“玉兰香插”这样精雕细琢出来的

10. 根据侧面的留线,将花瓣的弧度塑造出来。

海南黄花梨“玉兰香插”这样精雕细琢出来的

11. 时常有朋友问我,雕刻时为何越是通透的镂空,却越显得死板?其中的关键即在于镂空时不可一眼打透,须在不同的方向对打,使不同层面相通,这样才可做到透亮而不透光,进而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

海南黄花梨“玉兰香插”这样精雕细琢出来的

12. 整体大型基本完成。

海南黄花梨“玉兰香插”这样精雕细琢出来的

13. 凹面用圆铲继续修整,平底凸面则用扁铲。注意吃刀要小,不可造成二次破坏。

雕刻原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需用起来趁手,雕刻时,不可揪住细节不放,宜全面推进,随时调整细节间的关系。适当“留白”能增加作品的趣味性。

海南黄花梨“玉兰香插”这样精雕细琢出来的

14. 开始打磨,用粗砂纸打磨时不要用力过猛。砂纸过处,如感觉不平,需用刮刀先行刮平。待基本平整后,用尖刀剔除交接处,锼出阴角。

海南黄花梨“玉兰香插”这样精雕细琢出来的

15. 钻插香眼,保证香灰尽落盘内即可。仰角可根据线香长度自行调整。

海南黄花梨“玉兰香插”这样精雕细琢出来的

16. 根据插香眼,进行细部的设计与雕刻,原则是要尽量自然,不可突兀、做作。比方说插香眼可设计成一个天然的木洞。

海南黄花梨“玉兰香插”这样精雕细琢出来的

17. 基本成型后,就可以进行打磨了。每次打磨都要把上一次的磨痕打掉。

海南黄花梨“玉兰香插”这样精雕细琢出来的

18. 打磨至2000目后,刻出“毛壳”的装饰线,作品完成。

打磨原则:

打磨黄花梨时千万不要用布轮或毡轮,那样会对木头造成伤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