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两仪拳中人体各部位要领

谈两仪,两仪者是太极流行绵绵不息,分散而生两仪,两仪则分阴阳,所以阳极必生阴,阴极必生阳,阴阳相生则生生不息。天为大天地,人为一小天地,天以阴阳相合而生。三才,三才者,天,地,人,人以三才而生三身,三身者,上中下三丹田也。三丹田往返,阴阳相交,为人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即是佛家之金丹也。拳术之理亦然,且拳术左分为阳仪,右分为阴仪,阴阳伸缩,生生流行,绵绵不息,即拳内动静升华沈沉浮,进退,伸缩,开合之玄妙也,所以,数不离理,理不离数,数理兼用,方生神化,体用一源,动静一理,分而言之为万法,合而言之人归混元一气也。形各虽殊,其理则一正是此意义也。拳谱曰:三才三身非无因,分旺配合田地人,三无灵根能妙用,武术之中能超群。三才生四向,四方定位,四向并五形,五形生克定理,方向的五形,西属金东属木,南属火,北属水,中为土,土是本人,以上就谈过四大动法,练两仪拳要各之源理,练之,洁于内要竿于外,使人从体四肢百骸,五脏六腑,七灵八里,九道十二经络,无闭塞之处,以气贯通十二经络,而百病也无发生源,内达到真精补还于脑,而神经充实,功体运壮,百病不生。

练习两仪拳中人体各部位要领

练习两仪拳中人体各部位的要领:

一、讲头:头为一身一首,头圆象天,为诸阳之会,为精髓之海,为任督二脉二脉交会处。统领一身之气。要是阴阳之气俱失,又如何练头呢?就是在行拳时,头要保持正中,不低不仰,不偏不斜,转动自然,要一定掌握好头的领劲,挂着顶劲,此劲一失,四肢若无附所,就没有精神,因此必须保持领劲和顶劲,因为拳是一身之纲领,古人云,低头弯腰,不算气高,任其蛮练,终为徒劳。

二、表情:面为五官之基,要保持自然正色,就是说在实战中面不改色心不跳。也不能强行做作,在行拳交手时,藏其意不露形,时而冷笑而暴想,抖劲发声唤放时,叫做变脸变色,在练拳时要牢牢掌握,

三、练牙:牙为骨梢,骨为气之本,气透于骨,而连于筋,扣牙骨坚,持久像铁石,齿利则易消食,骨动则筋伸,故人云:牙咬缩阴,有助于行拳发劲,大牙咬紧才能挂着顶劲,备着百会穴。

四、练舌:舌为肉梢,肉为气之囊,舌舔气降,注于气海与丹田,能引接肾气会聚丹田,舌能生津化食,补气生肌,健全消化器,舌尖顶着上鄂,多生津,增加体内能量。

练习两仪拳中人体各部位要领

五、头发:发为血梢,血为气之胆,气透于毛发,毛发坚则气壮,因毛的根端细小血管能传送营养,故少年血盛而发生得快,老年血衰而发逐渐脱落和苍白,练拳调息,毛发随着呼吸起伏鼓荡,促使气血运行。

六、练耳:耳为听官,听觉根于心,心静则自聪,可独立旷野练静。

七、练拳与鼻:鼻为呼吸之门户,可嗅天地之异香,行拳调息全赖于鼻,鼻能控制动静呼吸,心息想依,内外一体,制敌无疑。

八、讲肩:抖劲是实如其来的暴动力量,特点:速急、气足、力猛,练劲长,用劲短,意念远。功夫的手、臂、肘、肩、背、胸、腰、胯、腿、膝都可以发出抖劲,这种抖力是从腰裆迅速一转而发出来的。

九、讲肘:心与肘相依,起落常护心,用肘宜近取,不能远处寻,变化要迅速,露形势已尽,中起领根梢,呼应能制人,两手重层,肘内藏,一志三打人难防。相来用短不长。

十、讲手:手有五指,指有三节,而大拇指一节隐于肉内,一只手有十五节,两手合数为三十节,一个月有三十天,古人把它分成:金,木,水,火,土来讲,冬日短夏日长,春秋两平,中指属心主夏,独长为火,小指属肾主冬,独短为水,食指属肝主春为木,无名指属肺主秋为金,二指相等春秋相平,大拇指属脾主土,旺于四季,兼于四德,独挡一面,故四指去缺一二能持物,若无大拇指则手无用处。其相合之妙,自有天然之巧,在练拳时一手可变多种手法和劲法。但遇虚无之仙着,一势即全破,虚无之妙可想而知。

练习两仪拳中人体各部位要领

两仪拳点穴绝技的修炼和武术合而为一,身、心、精、气、神、融合为一体。混元功法是养生学对人生价值的定位,让人类远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