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兩儀拳中人體各部位要領

談兩儀,兩儀者是太極流行綿綿不息,分散而生兩儀,兩儀則分陰陽,所以陽極必生陰,陰極必生陽,陰陽相生則生生不息。天為大天地,人為一小天地,天以陰陽相合而生。三才,三才者,天,地,人,人以三才而生三身,三身者,上中下三丹田也。三丹田往返,陰陽相交,為人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即是佛家之金丹也。拳術之理亦然,且拳術左分為陽儀,右分為陰儀,陰陽伸縮,生生流行,綿綿不息,即拳內動靜昇華沈沉浮,進退,伸縮,開合之玄妙也,所以,數不離理,理不離數,數理兼用,方生神化,體用一源,動靜一理,分而言之為萬法,合而言之人歸混元一氣也。形各雖殊,其理則一正是此意義也。拳譜曰:三才三身非無因,分旺配合田地人,三無靈根能妙用,武術之中能超群。三才生四向,四方定位,四向並五形,五形生克定理,方向的五形,西屬金東屬木,南屬火,北屬水,中為土,土是本人,以上就談過四大動法,練兩儀拳要各之源理,練之,潔於內要竿於外,使人從體四肢百骸,五臟六腑,七靈八里,九道十二經絡,無閉塞之處,以氣貫通十二經絡,而百病也無發生源,內達到真精補還於腦,而神經充實,功體運壯,百病不生。

練習兩儀拳中人體各部位要領

練習兩儀拳中人體各部位的要領:

一、講頭:頭為一身一首,頭圓象天,為諸陽之會,為精髓之海,為任督二脈二脈交會處。統領一身之氣。要是陰陽之氣俱失,又如何練頭呢?就是在行拳時,頭要保持正中,不低不仰,不偏不斜,轉動自然,要一定掌握好頭的領勁,掛著頂勁,此勁一失,四肢若無附所,就沒有精神,因此必須保持領勁和頂勁,因為拳是一身之綱領,古人云,低頭彎腰,不算氣高,任其蠻練,終為徒勞。

二、表情:面為五官之基,要保持自然正色,就是說在實戰中面不改色心不跳。也不能強行做作,在行拳交手時,藏其意不露形,時而冷笑而暴想,抖勁發聲喚放時,叫做變臉變色,在練拳時要牢牢掌握,

三、練牙:牙為骨梢,骨為氣之本,氣透於骨,而連於筋,扣牙骨堅,持久像鐵石,齒利則易消食,骨動則筋伸,故人云:牙咬縮陰,有助於行拳發勁,大牙咬緊才能掛著頂勁,備著百會穴。

四、練舌:舌為肉梢,肉為氣之囊,舌舔氣降,注於氣海與丹田,能引接腎氣會聚丹田,舌能生津化食,補氣生肌,健全消化器,舌尖頂著上鄂,多生津,增加體內能量。

練習兩儀拳中人體各部位要領

五、頭髮:發為血梢,血為氣之膽,氣透於毛髮,毛髮堅則氣壯,因毛的根端細小血管能傳送營養,故少年血盛而發生得快,老年血衰而發逐漸脫落和蒼白,練拳調息,毛髮隨著呼吸起伏鼓盪,促使氣血運行。

六、練耳:耳為聽官,聽覺根於心,心靜則自聰,可獨立曠野練靜。

七、練拳與鼻:鼻為呼吸之門戶,可嗅天地之異香,行拳調息全賴於鼻,鼻能控制動靜呼吸,心息想依,內外一體,制敵無疑。

八、講肩:抖勁是實如其來的暴動力量,特點:速急、氣足、力猛,練勁長,用勁短,意念遠。功夫的手、臂、肘、肩、背、胸、腰、胯、腿、膝都可以發出抖勁,這種抖力是從腰襠迅速一轉而發出來的。

九、講肘:心與肘相依,起落常護心,用肘宜近取,不能遠處尋,變化要迅速,露形勢已盡,中起領根梢,呼應能制人,兩手重層,肘內藏,一志三打人難防。相來用短不長。

十、講手:手有五指,指有三節,而大拇指一節隱於肉內,一隻手有十五節,兩手合數為三十節,一個月有三十天,古人把它分成:金,木,水,火,土來講,冬日短夏日長,春秋兩平,中指屬心主夏,獨長為火,小指屬腎主冬,獨短為水,食指屬肝主春為木,無名指屬肺主秋為金,二指相等春秋相平,大拇指屬脾主土,旺於四季,兼於四德,獨擋一面,故四指去缺一二能持物,若無大拇指則手無用處。其相合之妙,自有天然之巧,在練拳時一手可變多種手法和勁法。但遇虛無之仙著,一勢即全破,虛無之妙可想而知。

練習兩儀拳中人體各部位要領

兩儀拳點穴絕技的修煉和武術合而為一,身、心、精、氣、神、融合為一體。混元功法是養生學對人生價值的定位,讓人類遠離疾病,提高生命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