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的創新局面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連日來在社會各界特別是科技界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創新思想,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著力夯實創新發展人才基礎,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創新局面。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寶貴的,一切創新成果都是人做出來的。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全部科技史都證明,誰擁有了一流創新人才、擁有了一流科學家,誰就能在科技創新中佔據優勢。”

“人才是創新的核心要素,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在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主任蔣興偉院士看來,只有充分激發人才的創造活力,才能更好更快地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全面創新。

“沒有一支過硬的人才隊伍,任何創新都不可持續。”中南大學教授邱冠周院士說,科技強國首先是人才強國,只有讓人才各展所長,創新創造的活力才能源源釋放。

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CEO陳金培說:“作為一家衛星導航領域的創新型企業,高端人才在我們公司佔有相當高比例。我們認識到,只有不斷聚集高水平人才,才能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下好‘先手棋’。”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C919項目常務副總設計師、遠程寬體客機總設計師陳迎春說,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繼C919大型客機成功首飛後,目前我們又與俄羅斯合作研製遠程寬體客機,這就要求科技工作者擁有國際視野,對標國際標準,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國際水平的科技領軍人才。”

不能讓繁文縟節把科學家的手腳捆死了,不能讓無窮的報表和審批把科學家的精力耽誤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我國高水平創新人才仍然不足,特別是科技領軍人才匱乏。人才評價制度不合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的現象仍然嚴重,名目繁多的評審評價讓科技工作者應接不暇,人才‘帽子’滿天飛,人才管理制度還不適應科技創新要求、不符合科技創新規律。”他強調,“要創新人才評價機制,建立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形成並實施有利於科技人才潛心研究和創新的評價制度。”

中科院副院長丁仲禮說,在不同的科研發展階段,科研評價體系應當有不同的側重點。“目前我國發表論文的數量已經排在世界前列,不能再將論文數量作為主要的評價指標。”

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歐陽宏偉說,從講話中可以看到總書記直面問題的勇氣、解決問題的擔當。“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創新人才評價機制。對於不同年齡的科技人員,評價角度就應該有所區別,對年輕科技人員應加強潛能評估,對資深科技人員應加強效果評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能讓繁文縟節把科學家的手腳捆死了,不能讓無窮的報表和審批把科學家的精力耽誤了!”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華勇深有感觸:“我們要通過改革,改變名目繁多的評審評價、繁文縟節,讓科技創新迴歸本位,讓科技人員專心科研,讓人才成長更加順利。”

培植好人才成長的沃土,讓人才根系更加發達,一茬接一茬茁壯成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加快形成有利於人才成長的培養機制、有利於人盡其才的使用機制、有利於競相成長各展其能的激勵機制、有利於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的競爭機制,培植好人才成長的沃土,讓人才根系更加發達,一茬接一茬茁壯成長。”

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協黨組書記懷進鵬表示,中國科協要認真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大力推進人才建設,進一步推動創新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顧金才說,要響應總書記的號召,紮實做好育才、引才、聚才、用才工作,多出成果、帶好隊伍。

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表示,大學是基礎研究和創新型研究的主力軍,也是創新人才培養的搖籃。作為大學教師,一定要貫徹落實好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把培養社會需要的各類創新人才作為重要工作,為青年師生潛心科研創造良好的環境,探索新時代一流大學、一流學科、一流人才的評價機制,調動他們創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是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創新的未來。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科技就有前途,創新就有希望。”

“我們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當好提攜後學的領路人。”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表示,要發揮好科技領軍人才的作用,履行好培養青年科技人才的義務,把發現人才、培養人才、舉薦人才作為自己的重要責任,把培養出優秀人才、培養出超過自己的人才作為最大光榮,為優秀青年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提供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