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在即,营养师支招餐食搭配!

考前餐单大变身?这样不合适

“考前换食谱是考生饮食的大忌,因为食谱变化大,肠胃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反而容易影响身体状态。”余婉婷表示,日常生活及规律最好不要太大改变,保持平常饮食。尤其考前三天,不要突然吃一些不熟悉的食物或不经常吃的食品。考前要少吃容易产气、产酸的食物,如韭菜、地瓜、碳酸饮料等。

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适当多选择富含上述营养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鱼虾类、粗杂粮、豆类和坚果(如核桃、杏仁、花生、榛子等)是可行的。

考前,可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丰富的维生素C, 可增加脑组织对氧的利用。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对促进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都有好处。蛋白质以动物性食品,如奶、蛋、鱼、肉中的蛋白质为佳。大豆蛋白也是优质蛋白,多吃些豆制品很有必要。

多吃肉就会增加营养?小心胃肠疲劳

余婉婷解释,顿顿佳肴美味,大鱼大肉,孩子的肠胃反而不一定习惯,而且易导致腹泻、食欲不振(吃得过杂易造成肠胃疲劳)。如果吃得过饱,脑内血液供氧减少,致大脑迟钝,思维不敏捷。要想在这段时间提升孩子的免疫力,除了增加适量运动,在饮食上,可选择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高纤维膳食,并及时补充水份。在烹调方法上避免煎炸油腻的处理方法,食物搭配上营养均衡多种类,三餐按时进餐,考虑清淡易消化食物。

用补品增加营养?切忌盲目进补

用保健品甚至药物,被家长视为补充营养的最佳途径和考期的神秘助攻。保健品绝非万能,并非所有的考生都适合“享用补品”,建议具体咨询营养专科。

忙到不吃早餐?小心低血糖

考试状态下,脑活动所需能量增加,而能量主要来自血糖的不断供应。不吃早餐或主食摄入过少,易造成低血糖,出现心慌、出汗、面色苍白、虚脱等现象,严重时还有意识障碍。因此,考生一定要吃好早餐,绝不可空腹进考场。

【营养食谱推荐】

早餐:宜馒头、玉米、花卷、麦片、吐司等,配合鸡蛋、牛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利于血糖水平,保持大脑良好工作状态;增加蔬菜、水果和适量坚果,做到营养均衡。

午餐:主食2两或3两,肉类可包含畜肉、禽肉、鱼肉,品种越丰富越好(2两),蔬菜半斤(瓜茄类和深绿色蔬菜)水果适量。

晚餐:不要太丰盛,尤其考试期间。宜粗杂粮和西兰花、胡萝卜、冬瓜、芦笋等,清淡少油,有助于帮助消化,缓解紧张。如果睡的较晚,可适量增加小米粥、酸奶、水果等易消化的夜宵。

水果:除了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鲜艳的颜色有助于改善视觉、味觉,减轻过多压力。建议加盐略微浸泡和去皮过热水烫一下,做好杀菌消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