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四川82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看看他们是谁?

厉害!四川82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看看他们是谁?

厉害!四川82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看看他们是谁?

第十四批国家“千人计划”

四川省入选人员名单

一、创新长期项目(4人)

FanxinLong

四川大学

YanjieWang

电子科技大学

张 彦

电子科技大学

DarrellAng Ee Chuan

四川交响乐团

二、创新短期项目(3人)

RaschkeBernd Markus

电子科技大学

DeenMohamed Jamal

电子科技大学

苗建军

西南财经大学

三、青年千人项目(30人)

郝 锋

电子科技大学

常凌乾

电子科技大学

杨瑞国

电子科技大学

陈振骐

电子科技大学

王 勇

电子科技大学

王 钊

电子科技大学

王子竹

电子科技大学

李 珂

电子科技大学

宋井宽

电子科技大学

周家雨

电子科技大学

赖槿峰

电子科技大学

巫 江

电子科技大学

杨 青

电子科技大学

唐庆粦

四川大学

练 仲

四川大学

孙智琦

四川大学

米 鹏

四川大学

魏 强

四川大学

冯晓东

四川大学

姜 红

四川大学

邵振华

四川大学

常晋源

西南财经大学

何 庆

西南交通大学

孙湛博

西南交通大学

Mauro Cirio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部

董 辉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部

李 颖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部

罗 慧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部

关雪飞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部

贺大玮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四、外专千人项目(2人)

GhoshBijoy Kumar

电子科技大学

BensonCraig

西南交通大学

新闻多一点

国家“千人计划”是由中组部牵头实施的国家层面人才工程,是我国目前最高层次的海外人才引进计划。

作为国家“千人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千人计划”是国内最顶尖的青年人才计划之一,主要面向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入选者为所从事科研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有成为该领域学术或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

据统计,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入选人员名单共计1635人。此次四川入选的43人中,包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9人、科技创业领军人才9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6人、教学名师7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

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

四川省入选人员名单

(共43人)

一、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9人)

付修根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彭 怡

电子科技大学

杨正林

刘泰生

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冯玉军

四川大学

林 炜

四川大学

张建民

四川大学

袁 泉

四川大学

钱志勇

四川大学

黄 园

四川大学

何 军

四川农业大学

王开云

西南交通大学

钱林茂

西南交通大学

闫连山

西南交通大学

李永乐

西南交通大学

唐小虎

西南交通大学

祝效华

西南石油大学

吴 强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李爱农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二、科技创业领军人才(9人)

孙 毅

成都百裕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何云鹏

成都天象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亓 宇

成都新基因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高 麟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王 颖

成都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朱琳琳

四川精工伟达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颜泽文

四川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李剑波

四川鱼鳞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孙 洪

宜宾川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三、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6人)

姜 生

四川大学

姜晓萍

四川大学

陈 旭

电子科技大学

蔡 华

西南民族大学

陈智林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陈巧缘

成都市川剧研究院

四、教学名师(7人)

傅其林

四川大学

高晋康

西南财经大学

吴广宁

西南交通大学

李晓峰

电子科技大学

梁繁荣

成都中医药大学

邱寄帆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程远友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中学校

五、青年拔尖人才(2人)

(一)自然科学类

卢艳丽

四川农业大学

(二)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类

方 正

国家“万人计划是面向国内高层次人才的支持计划。

2012启动实施,目标是用10年时间,遴选1万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给予特殊支持。

万人计划有三个层次,分别是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

万人计划各层次人才如下:

第一个层次是“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其计划支持100名处于世界科技前沿领域、科学研究有重大发现、具有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人才。

第二层次是领军人才,计划支持8000名国家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创新创业人才,包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和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等类别。

第三层次是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支持2000名35周岁以下、具有特别优秀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潜能、科研工作有重要创新前景的青年人才。

校对:董晓尚

审核:钟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