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吸引閱卷老師的教師資格證作文高分素材,建議收藏!

主題: 實踐能力教育

素質教育要求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發揚創新精神的有效載體。因此,實踐教育是每一位準教師的必備理念。2012年下半年幼兒教師資格考試中就曾考査過該主題。

絕對吸引閱卷老師的教師資格證作文高分素材,建議收藏!

托爾斯泰創作《戰爭與和平》

列夫·托爾斯泰創作《戰爭與和平》,當寫到俄法雙方在鮑羅京諾會戰時,總感覺描寫得很抽象、不具體,於是決定親自上戰場考察一番。到了鮑羅京諾,他仔細巡視了這個歷史戰場的遺蹟,把地形地貌牢牢地記在心裡,還特地畫了一幅畫,畫上有一條地平線和許多樹林,並標明各個村莊、河道的名稱,以及當年會戰時太陽移動的方向等。回到家裡,他又把自己觀察到的現象同歷史文獻上記載的材料聯繫起來加以分析研究。直到一切都清楚明白了,他才坐到桌邊重新寫這段文字。最終,這個會戰場面,寫得不僅真實、生動,而且色調明朗、氣勢壯觀。

絕對吸引閱卷老師的教師資格證作文高分素材,建議收藏!

李四光對中國第四紀冰川的考察

冰川的分佈是研究地質構造的重要依據。有些外國人對中國的冰川進行過考察,並斷言“中國沒有第四紀冰川”。於是,地質學家李四光提出“讓事實說話”,對冰川的研究投入了極大的精力。1921年他回國後,在太行山的沙河縣、山西大同盆地口泉附近發現了第四紀冰川遺蹟;雖遭一些外國專家傲慢地否定,但他並沒有喪失勇氣和信心,而是繼續帶領學生在太行山、九華山、天目山、廬山等地考察,結果又發現了許多有力的證據。1933年,李四光以“揚子江流域之第四紀冰期”為題,在中國地質學會第十次年會上作了學術演講,會後還專門請中外學者到廬山實地考察。有的外國專傢俬下對李四光說,如果這些遺蹟在國外被發現,早就被公認為冰川遺蹟了。此後,李四光加緊了對第四紀冰川的考察,先後在揚子江流域、黃山等地發現了大量遺蹟,最終推翻了外國人的錯誤結論。李四光的研究成果對掌握地下的水文和構造,以及發展建設事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絕對吸引閱卷老師的教師資格證作文高分素材,建議收藏!

李時珍訪採四方,終成鉅著

為了完成《本草綱目》的著述,李時珍遠出旅行考察,上山採藥和拜訪有實際經驗的人。他歷盡千難萬險,在中草藥藥材豐富的崇山峻嶺中都留下了足跡。他白天入深山採藥,晚上對每一棵藥草,從產地、栽培到苗、莖、葉、根、花果以及形態氣味、功能等進行非常深入、細緻的研究。李時珍辛勤勞動了19年多,記下了數百萬字的筆記,經過幾十遍的修改,終於在60歲時完成了偉大鉅著《本草綱目》。全書分為16部62卷,共載藥物1892種,附方11096個,並附圖1160幅,價值極高。

絕對吸引閱卷老師的教師資格證作文高分素材,建議收藏!

挑戰亞里士多德

16世紀,古代思想家、科學家亞里士多德被認為是歷史上最了不起的人。所有人都把亞里士多德的話當作真理,只有一位數學老師伽利略不這麼認為。他公開說,要從自然中發現真理,而不是背誦亞里士多德的書本。一天上課的時候,伽利略對學生們說"站在樓頂上,左手拿著一個1磅重的鐵球,右手拿著一個10磅重的鐵球,同時扔下去,哪個先著地?”學生們想了想回答道:“亞里士多德說過,重的物體下降速度要比輕的快,所以十磅重的鐵球先著地。”伽利略搖搖頭,說道:“不對,亞里士多德錯了,應該是兩個鐵球一起著地。”學生們驚呆了,居然有人敢公開指出亞里士多德說得不對。大家議論紛紛,懷疑地看著伽利略。於是,伽利略拿著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來到比薩斜塔的頂上。很快人們就看見鐵球像伽利略說的那樣,同時落到了地上。自從伽利略第一個站出來挑戰亞里士多德以後,更多的人才認識到科學的真理來自實踐,而不是一些書本上憑空想象的理論。

絕對吸引閱卷老師的教師資格證作文高分素材,建議收藏!

徐霞客勇於勘探實踐

徐霞客在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中,為了觀察得更詳細,主要是靠徒步跋涉,連騎馬乘船都很少,還經常揹著行李趕路。他尋訪的地方,多是荒涼的窮鄉僻壤,或是人跡罕至的邊疆地區。他不避風雨,不怕豺狼虎豹;與長風為伍,與雲霧為伴;用野果充飢,以清泉解渴;曾三次遇盜,數次絕糧,幾次遇到生命危險,出生入死,嚐盡了旅途的艱辛。在跋涉一天之後,無論多麼疲勞,無論在什麼地方住宿,他都堅持把自己考察到的收穫記錄下來。直至進入雲南麗江,因足疾無法行走,他仍堅持編寫,從而基本完成了 60多萬字的《徐霞客遊記》——一部把科學和文學融合在一起的“奇書”。成就必從勤苦得,勤勞能征服一切。徐霞客於天地間辛勤奔波,不怕辛苦,勇於勘探實踐,正是這種精神讓他在艱難的環境下終於完成了“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的《徐霞客遊記》。

絕對吸引閱卷老師的教師資格證作文高分素材,建議收藏!

第二個普羅米修斯

美國18世紀的傑出科學家、政治家富蘭克林,以發明避雷針等電學成就而被稱為“電學之父”。在富蘭克林之前,人們對雷電一直沒有正確的認識。富蘭克林從一次電學實驗中受到啟發,斷定雷電是一種放電現象。為了證實這個設想,他決心把天空的雷電引下來。在1752年7月的一個雷雨天,他和兒子一起做了著名的“風箏實驗”。後來他又用菜頓瓶收集了“天電”去做實驗,證明“天電”和地電一樣能被金屬傳導、能熔化金屬、能點燃酒精。從此,人們知道了閃電的本質就是大氣中的放電現象。

富蘭克林最早提出了避雷針的設想,並且經過多次試驗,製成了實用的避雷針。德國大哲學家康德讚揚他說:“富蘭克林是從天上取火種的第二個普羅米修斯。”

絕對吸引閱卷老師的教師資格證作文高分素材,建議收藏!

司馬遷行萬里路,著絕代書

司馬遷的《史記》被魯迅先生尊為“史家之絕唱”。他能把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寫得生動而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19歲時的一次全國大遊歷。在動筆之前,司馬遷遊歷了大江南北,以尋訪先人的遺蹟。他曾經訪問過夏禹的遺蹟,眺望過范蠡泛舟的五湖,訪求過韓信的故事,訪問過劉邦、蕭何的故鄉,考察過秦軍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他還北過涿鹿,登上長城,南遊沅湘,西至崆峒。壯遊使他開闊了眼界,増長了知識,也為他撰寫《史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絕對吸引閱卷老師的教師資格證作文高分素材,建議收藏!

1.一個人怎樣才能認識自己呢?絕不是通過思考,而是通過實踐。——歌德

2.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況

3.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4.講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謂真知矣。徒講而不行,則遇事終有眩惑。——王廷相

5.自古聖賢之言學也,鹹以躬行實踐為先,識見言論次之。——林希元

6.力行而後知之真。——王夫之

7.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足踐之不如手辨之。——劉向

8.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駕,則知之益明。——朱熹

9.百聞不如一見。——班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