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张垣」宣化第一次解放

烽 火 张 垣

张家口地处太行山、燕山和阴山山脉交汇处,是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交界之地,是连接蒙古高原地区与中原的唯一要塞,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张家口这座城市重要的经济、军事、文化地位。翻开张家口这座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战争史,一处处声名远扬的昔日战场,一座座阅尽沧桑的要塞故垒,一段段气若长虹的长城古垣,诉说着从上古民族融合到解放战争最后决战期间50多场著名的战事,承载着历代前贤、爱国将领、仁人志士的丰功伟绩。不忘记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张垣方志按公元纪年梳理了曾在张家口地区发生的重要战事以及相关内容,以飨读者。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在张家口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发生了许多重要战役和事件。今天张垣方志向大家推送宣化第一次解放,欢迎您在文章后与我们互动留言。

「烽火张垣」宣化第一次解放

宣化第一次解放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侵占宣化的日本北支那派遣军五三三部队抽木部(相当于团)仓惶撤走,伪政府也随之解散。伪宣化省长刘继广逃到新保安以东,伪宣化县长杨殿魁逃避北平,伪警察也纷纷逃散回家,街市上商店停业,一片混乱。

这时,由宣化商会出面,组织 “商民联合会”,临时维持社会治安。由未逃走的伪宣化县城关警察署长警佐(校官)程庆壬(又名程维林、绰号程大胡子)担任维持秩序的警察队队长,当时城内警察不过三百人。国民党伪察哈尔省政府派遣赵崇龙为驻宣特派员,担负改编伪职、伪警人员的任务,妄图抗拒八路军接收。

在宣化城内的伪军既有本县沙岭子、深井、常峪口等各乡的警察(伪县长杨殿魁和伪警务科长傅荣元未逃前命令集中到县城的),又有赤城、龙关逃出的警察队(根据伪宣化省长刘继广的遥控指挥来宣的)。赵崇龙坐镇督导,幕后策划;程庆壬台前表演。最后,共网罗了六百多人,武器有重机枪两挺,八二迫击炮两门,轻机枪五、六挺,步枪五百多支,仓促地组织了一个临时军事机构——国民党中央先遣军。由原伪宣化省长刘继广为先遣军司令,任总指挥;副总指挥兼总务主任程庆壬。下设军械弹药组、军需组、军输组、通信联络组等,实际上,他是台前全权指挥;指挥作战主任李汉杰(原赤城警察队大队长),副主任警佐李峥昆,下设情报组、工事组、传令组;纠察主任警佐孙鹏程,下设纠察组和督战组;宣传主任薛昌平。全城伪警共编为四个中队,城防军事部署:除东面城墙为一个防务段外,其余三面均以中间城门楼为界,各为两个防务段,分别由李汉杰、李峥昆、孙鹏程、贾玉衡、马玉中等人负责指挥;对伪蒙疆银行、察南实业银行派专人警戒;指挥部设在牌楼南“万发祥布庄”的二层小楼上(现东方红电影院东南角处)程庆壬在这里全面指挥。整个伪城防人员的给养由商会负责统筹,准备作孤注一掷的赌注。

「烽火张垣」宣化第一次解放

宣化第一次解放

8月23日,八路军解放张家口后,根据军委关于“应设法夺取宣化、怀来,控制南口……”以及“必须巩固张垣己得胜利”的指示,晋察冀军区在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同志的指挥下,迅速调两万大军到张家口附近集结,并命令冀察部队扫清张家口外围所有拒降之敌。为集结主力创造战场的任务。

9月1日上午十时左右,在詹大南司令员的指挥下,平北四十团(今宣化区驻军五一〇五七部从)与平西分区四十四团及察南分区宣化支队,分别由东、南、西南包围了宣化城。四十团为主攻,四十四团和宣化支队为助攻,完成作战部署后,詹大南司令员派张青同志进城与敌人谈判,令其缴械投降。伪警察头目程庆壬依仗武器精良,城防坚固拒不投降。下午,我军开始向城墙上的敌人打冷枪。天黑之后,天正下着大雨,我军发起了总攻。四十团把解放张家口时缴获的五门迫击炮架在小东门外,向守在东城门上的敌人猛轰,掩护突攻队架梯登城。当勇士们攀着云梯快要登上城头时,突然,梯子被敌人一颗手榴弹炸断,第一次登城未成功。这时,战士们在城墙下,淋着大雨,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解下腿上的绑带把炸断的云梯绑好,又进行了第二次登城。在战斗最紧张的时刻,宣化造纸厂和其他工厂的工人积极支前,冒着枪弹为我军运送弹药,扛抬梯子及其他军需品,勇敢地配合我军登城作战。经几小时的激战,至二日拂晓,二连首先登上东城墙,打开了城门,部队潮水般地冲了进去。这时,四十四团和宣化支队也分别从城南和城西南攻进城内,敌人陷入一片混乱。

「烽火张垣」宣化第一次解放

宣化第一次解放

当战斗进行到二日凌晨最激烈的时刻,在城内指挥所“万发祥”的二层楼上,只剩下程庆壬一人(楼下还有三四人)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抓起电话,电话不通,想了解情况,不见传令兵。他再也沉不住气了,甩掉电话,奔下“万发祥”小楼,一气跑到鼓楼上,向四面观察情况。拂晓时分,有几个退下来的敌人慌慌张张地向他报告说,八路军已经进城了。程庆壬见大势已去,惶惶如丧家之犬,带上几个伪警跑到西北城墙角上。这时,天已破晓。程庆壬趁着雨停后又起浓雾的掩护,在伪警的搀扶下,溜下城墙,向西北逃命(逃到宋家庄后,躲藏了一天,进行了化装,于天黑后,只身越过洋河,向南面大山里逃去。第二天,窜到了宣化县与怀安交界的界牌沟村,在附近山洞里住了六、七天后,又逃往青龙桥,再乘火车向北平逃命)。策划于幕后的国民党驻宣化特派员赵崇龙,也销声匿迹。未逃出城的二百余名伪警察及伪宣化镇长李柏城,宣化有名的大地主、警察队的“财政部长”郑康乐,原伪县政府总务系主任闪兴垣,宣化老国民党领导顽固派闪肇一等人,都成为俘虏。至此,塞外古城宣化第一次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文章摘选自《张家口军事志》《张家口市志》《张家口地方史》《张家口文史资料》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