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初识罗玲是在去年大河读书会组织的一次读书活动上,那时她一身文艺女青年的打扮,拿着一台单反在为大家拍照。出于共同爱好的缘故,我和她搭讪了几句,闲谈中得知她在耒阳电台工作,职业居然还是一位电台女主播。记得在2000读大学时,一部热播的韩剧《女主播的故事》不知让多少女粉丝着迷,甚至那段时间出现了播音主持专业爆棚的热潮。神秘的职业特点激起了我想拍摄她的冲动,电波那头的她到底是一番怎样的风景?

耒阳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广电中心坐电梯直达11楼,便来到了她工作的地点---耒阳人民广播电台,这个创办于2010年的传统媒体机构。此时,罗玲从录播间走了出来,打了招呼之后,便又开始上午的录播了。

耒阳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耒阳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耒阳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耒阳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与导播间的同事已经形成了默契,一个手势就可以了

2010年,从大学播音主持专业毕业后,当同学们将眼光瞄准了大城市,感觉只有那里才有他们的用武之地,她毅然选择了回到自己的家乡。因为耒阳人民广播电台刚刚成立,急需专业人才,她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了一名别人眼中羡慕的播音主持。对于这份工作,她当时的想法很简单,虽然没有正式编制,但安逸,专业又对口,可以工作恋爱两不误,那时的她无忧无虑,下了班,不是和闺蜜逛街,就是谈恋爱,生活对于她来说毫无压力感。


耒阳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耒阳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等在工作上慢慢稳定下来,爱情也得到了丰收,她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不能再这样庸碌下去,得找点事让自己浮躁的心安静下来。于是她想到了开时装店,甚至考虑过和别人合伙开个婚庆公司,思来想去,她觉得自己还是有点“幼稚”,在耒阳经济大环境不是很好的那几年,谁敢保证不被市场所淘汰呢。

耒阳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耒阳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她现在是文武双备,除了播音,还是个后期高手

”我可以搞我的老本行啊”,一天,她萌生出了这样的想法。对,就办播音主持培训学校。说干就干,于是,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在发明家广场租下了一个场地,自己设计,自己招老师,跑宣传招生,一个专业培训播音主持的学校就这样办起来了,她给学校取了个意义非常的名字,“实梦之声”,取实现自己主持梦想之意。短短几个月,就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许多学生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这里,甚至有些在公众场合不敢开口的孩子经过培训后,胆量和说话能力提升了一个很大的层次。

耒阳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耒阳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与其他的培训机构不一样的是,罗玲坚持自己编写培训教材,从2014年开始,她着手编写一套专业培训播音主持的系列教材,全套共17本,目前已编写了5本,首册印刷200本已全部用完,期间还根据教学实践修订了一次,300本亦也用完。在她看来,播音主持是一个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专业,碰到好的苗子,她一定不会放过,自己会精心培养,让他们在播音主持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耒阳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耒阳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记得在朋友圈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一辆自行车,骑起来的时候才是最稳定的。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只有动起来的时候,也才是最稳定的。这样的“稳定”才是真正的稳定。当罗玲发觉广场那家学校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时,她又默默地把目光投向了更大的地方,这一次她选择了五一路这一黄金商圈。和家人说了自己的想法后,她就开始行动起来,很快,一家更大更新的“实梦之声艺术培训学校”悄悄办了起来。专业性更强了,除了播音主持,学校还开始了舞蹈、跆拳道、儿童画等课程,在社会的影响力更大了,家长们一想到要报读艺术类的培训学校,肯定会第一个想到“实梦之声”。

耒阳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生活中的罗玲特别喜欢阅读

“工作和培训不会相冲突吗?”我试着问了这个问题。她笑道,“虽然我是个'编外人员',但工作上我一直很努力,认真完成台里交代的每一件事。培训毕竟是我周末才会去做的。”当别人周末在休息放松的时候,她却在为自己的人生奋斗着,她说,也许再过几年,等事业稳定下来了,自己也可以真正做到放松了。此时的罗玲俨然与毕业当初的她判若两人。


耒阳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耒阳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与同事有说有笑,都是自己的好姐妹

八年的电台播音主持经历给她最大的收获,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人沉淀了”。从以前的特别安逸到现在一直在奋斗,她的故事给我们很好地诠释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这句话的真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