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陽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初識羅玲是在去年大河讀書會組織的一次讀書活動上,那時她一身文藝女青年的打扮,拿著一臺單反在為大家拍照。出於共同愛好的緣故,我和她搭訕了幾句,閒談中得知她在耒陽電臺工作,職業居然還是一位電臺女主播。記得在2000讀大學時,一部熱播的韓劇《女主播的故事》不知讓多少女粉絲著迷,甚至那段時間出現了播音主持專業爆棚的熱潮。神秘的職業特點激起了我想拍攝她的衝動,電波那頭的她到底是一番怎樣的風景?

耒陽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廣電中心坐電梯直達11樓,便來到了她工作的地點---耒陽人民廣播電臺,這個創辦於2010年的傳統媒體機構。此時,羅玲從錄播間走了出來,打了招呼之後,便又開始上午的錄播了。

耒陽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耒陽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耒陽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耒陽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與導播間的同事已經形成了默契,一個手勢就可以了

2010年,從大學播音主持專業畢業後,當同學們將眼光瞄準了大城市,感覺只有那裡才有他們的用武之地,她毅然選擇了回到自己的家鄉。因為耒陽人民廣播電臺剛剛成立,急需專業人才,她順利通過考試,成為了一名別人眼中羨慕的播音主持。對於這份工作,她當時的想法很簡單,雖然沒有正式編制,但安逸,專業又對口,可以工作戀愛兩不誤,那時的她無憂無慮,下了班,不是和閨蜜逛街,就是談戀愛,生活對於她來說毫無壓力感。


耒陽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耒陽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等在工作上慢慢穩定下來,愛情也得到了豐收,她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不能再這樣庸碌下去,得找點事讓自己浮躁的心安靜下來。於是她想到了開時裝店,甚至考慮過和別人合夥開個婚慶公司,思來想去,她覺得自己還是有點“幼稚”,在耒陽經濟大環境不是很好的那幾年,誰敢保證不被市場所淘汰呢。

耒陽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耒陽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她現在是文武雙備,除了播音,還是個後期高手

”我可以搞我的老本行啊”,一天,她萌生出了這樣的想法。對,就辦播音主持培訓學校。說幹就幹,於是,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在發明家廣場租下了一個場地,自己設計,自己招老師,跑宣傳招生,一個專業培訓播音主持的學校就這樣辦起來了,她給學校取了個意義非常的名字,“實夢之聲”,取實現自己主持夢想之意。短短几個月,就收到了很好的社會反響,許多學生家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這裡,甚至有些在公眾場合不敢開口的孩子經過培訓後,膽量和說話能力提升了一個很大的層次。

耒陽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耒陽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與其他的培訓機構不一樣的是,羅玲堅持自己編寫培訓教材,從2014年開始,她著手編寫一套專業培訓播音主持的系列教材,全套共17本,目前已編寫了5本,首冊印刷200本已全部用完,期間還根據教學實踐修訂了一次,300本亦也用完。在她看來,播音主持是一個實踐性和實用性很強的專業,碰到好的苗子,她一定不會放過,自己會精心培養,讓他們在播音主持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耒陽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耒陽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記得在朋友圈裡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一輛自行車,騎起來的時候才是最穩定的。同樣的道理,一個人,只有動起來的時候,也才是最穩定的。這樣的“穩定”才是真正的穩定。當羅玲發覺廣場那家學校已經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時,她又默默地把目光投向了更大的地方,這一次她選擇了五一路這一黃金商圈。和家人說了自己的想法後,她就開始行動起來,很快,一家更大更新的“實夢之聲藝術培訓學校”悄悄辦了起來。專業性更強了,除了播音主持,學校還開始了舞蹈、跆拳道、兒童畫等課程,在社會的影響力更大了,家長們一想到要報讀藝術類的培訓學校,肯定會第一個想到“實夢之聲”。

耒陽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生活中的羅玲特別喜歡閱讀

“工作和培訓不會相沖突嗎?”我試著問了這個問題。她笑道,“雖然我是個'編外人員',但工作上我一直很努力,認真完成臺裡交代的每一件事。培訓畢竟是我週末才會去做的。”當別人週末在休息放鬆的時候,她卻在為自己的人生奮鬥著,她說,也許再過幾年,等事業穩定下來了,自己也可以真正做到放鬆了。此時的羅玲儼然與畢業當初的她判若兩人。


耒陽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耒陽人的一天:女主播的故事

與同事有說有笑,都是自己的好姐妹

八年的電臺播音主持經歷給她最大的收穫,用她自己的話來說,“人沉澱了”。從以前的特別安逸到現在一直在奮鬥,她的故事給我們很好地詮釋了“奮鬥的青春最美麗”這句話的真諦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