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市各區的故事你瞭解嗎?

益陽市

益陽市各區的故事你瞭解嗎?

益陽,以其地益水之陽而得名,古為《禹貢》荊州地域,曾屬妢胡國。《漢書·地理志》載:益陽縣“應劭曰,在益水之陽”。《水經·資水注》:“今無益水,亦或資水之殊目矣。”又《水經·湘水注》:“資水也,世謂之益陽江。”認為益水即資水變名。《讀史方輿紀要》以▉江為益水。該書卷80長沙府益陽縣:▉江“縣西南五里。自寶慶府入安化縣境,又曲折五百餘里而至縣南,又東歷寧鄉縣界,至沅江入洞庭。一名益水,縣以此名”。(中國地名語源詞典)

資陽區

益陽市各區的故事你瞭解嗎?

原屬益陽市(縣級)、益陽縣。國務院1994年3月7日批准撤銷益陽地區、益陽市和益陽縣,設立益陽市(地級)和資陽區、赫山區。原益陽地區的沅江市由省直轄。1995年劃歸益陽市。

赫山區

益陽市各區的故事你瞭解嗎?

原屬益陽市(縣級)、益陽縣。國務院1994年3月7日批准撤銷益陽地區、益陽市和益陽縣,設立益陽市(地級)和資陽區、赫山區。原益陽地區的沅江市由省直轄。1995年劃歸益陽市。


南縣

益陽市各區的故事你瞭解嗎?

至清代同治末年(1874年),形成長寬五六十里的淤洲,附近居民稱之為“南洲”。據《湖南省志》卷2《地理志(上冊)·沿革·城治與要地考》說:“南縣原是清朝末年,洞庭湖泥沙淤泥而成的‘南洲’。清咸豐十年(1860年)湖北石首縣屬之藕池口潰決後,大江之水洶湧澎湃而來,南灌洞庭,華容縣西部赤松亭、宋田山以南一帶地,都被洪水淹沒。歷年泥沙淤積,到同治末年(1870年前後),自藕池口以下至洞庭西湖一帶,已經淤墊成洲,形成大片肥沃的土地,寬廣面積達二百餘里,當地居民稱為‘南洲’。清末設南洲直隸廳,今之南縣均以“南洲”為名。(中國地名語源詞典)


桃江縣

益陽市各區的故事你瞭解嗎?

《讀史方輿紀要》卷80長沙府益陽縣:▉江“志雲:▉水經縣南六十里,謂之桃花江,以夾岸多桃也”。縣以桃花江為名。(中國地名語源詞典)

安化縣

益陽市各區的故事你瞭解嗎?

北宋熙寧五年(1027年)建縣,翌年,敕縣名安化,取“歸安德化”之義,隸荊湖路潭州長沙郡。據《明一統志》卷63長沙府《建置沿革》:安化縣“取民安德化之義”。(中國地名語源詞典)

沅江市

益陽市各區的故事你瞭解嗎?

沅江市以“沅水歸宿之地”而得名。《太平寰宇記》卷113嶽州橋江縣:隋開皇“十八年,改安樂縣為沅江縣,蓋取沅水為名”。(中國地名語源詞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