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莽荒紀》

近日,1號留意到,網上出現多篇觀點雷同的批評電視劇《莽荒紀》的文章。

這種過於巧合的不約而同,讓人不禁聯想,可能有兩種原因:其一,自發行為,某一媒體率先發聲後其他媒體跟風甚至洗稿;其二,惡意操作,不排除是有主導有計劃的輿論操控。

被低估的《莽荒紀》

樹大招風。在影視口碑預測中,觀眾期待值越高,實際口碑越容易被低估。這個經典結論,甚至在20世紀30年代最早的蓋洛普時期電影票房預測階段就已經得到實證。《莽荒紀》前有大IP,第一重被拉高了期待值,後有3億投資,第二重再被拉高了期待值,稍有差池,就極容易發生矯枉過正的低估。

1號並不否認《莽荒紀》確實仍有較大的改進空間,問題是,這些不約而同的批評,是否的確矯枉過正,甚至帶來誤導?

不約而同的批評們,真的立得住嗎?

總結這些幾分雷同的批評,幾乎清一色的集中在了幾個點:

其一,批評主演過老,認為玄幻劇應該標配小鮮肉、小花旦,才能夠撐得起流量。

然而,這幾乎可以成為中國影視批評悖論的一個典型案例。在玄幻劇清一色使用小鮮肉、小花旦的時候,批評無演技、撐不起,批評演員軋戲、天價片酬,凜然一副“去小鮮肉化”的架勢,而當的確有人反其道而行之之時,卻又掉轉槍頭換了一個立場批評。

但是,我們從資本運作的角度來客觀審視這個問題,就能找到內在邏輯。相較於此前我們熟識的玄幻劇的“套路”是——小生、小花挑大樑,中生代、老戲骨作配,《莽荒紀》的思路是——中生代挑大樑,青年演員、老戲骨做配。

被低估的《莽荒紀》

一方面,從成本控制的角度來看,在當下流量小生、小花價格被市場過熱炒高的情況下,中生代演員具備知名度但成本大幅降低,因而啟用中生代演員可以有效將預算分配到劇作、實拍、後期等服務劇集成色的部分。換言之,《莽荒紀》更像是用做正劇而非做偶像劇的思路在做玄幻劇。

另一方面,從風險控制的角度來看,《莽荒紀》其實啟用了大量青年演員,並非如有些文章批評本劇既不用流量明星又不啟用新人,只是,盲目啟用新人作為挑大樑的主演,其風險程度對於一部3億投資的大劇而言,實在太大。而中生代演員,則是相較能夠把風險的方差控制在最平穩的範圍內。

被低估的《莽荒紀》

所以,其實可以理解《莽荒紀》啟用中生代演員的核心原因,便是既不願受到流量明星的成本之困,又規避新人演員的風險之憂的一種成本核算的選擇。

其二,批評世界觀縮小,沒能展現《莽荒紀》原著小說宏大的世界觀。

然而,這幾乎又是中國影視批評的另一個悖論性的問題。還記得陳凱歌導演的《無極》被批評的緣由嗎?影評人紛紛指出,陳凱歌導演之所以在《無極》遭遇了滑鐵盧,就是因為想要表達的太多,所以最終就變得不知所云。

電影如此,電視劇亦如此。且不說中國觀眾尚未在大眾層面上接受多線、複雜敘事,即使在世界範圍內,最流行的仍然是好萊塢大片式線索簡化的類型,那種多線的複雜敘事仍然是藝術性、作者論電影人的追求。

被低估的《莽荒紀》

而《莽荒紀》作為由400萬字原著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必然要在其原本文字的敘事空間、敘事手段上進行大幅的調整、簡化,這幾乎是規律性的常識。我們幾乎可以設想,如果不做減法的拍攝,那麼現在可能會有另一種聲音出來,批評道:“怎麼如此敘事凌亂、表達過多,不知道小說改編電視劇要做減法嗎?”

當然,客觀來說,《莽荒紀》如何把減法做得更好,這才是應該去探討、建議、研究的點,這樣的批評,才是有破有立,能夠真正促進業界發展的。

其三,批評愛情戲過多,稱,為什麼玄幻劇不能好好講玄幻,又講愛情。

這個問題,只要換位思考就不攻自破了。《莽荒紀》原著小說,是從男頻孕育而出的大IP,即,粉絲基礎多集中在男性受眾。然而,從小說到電視劇,其受眾將發生極大的偏移。電視劇本就是以女性受眾為主,且《莽荒紀》的播出平臺安徽衛視、騰訊視頻、愛奇藝的電視劇內容,都是以女性受眾為主。無論站在投資方或者播出方的角度,他們都不得不考慮劇集面世之後,必須照顧到女性觀眾的收視偏好。

別輕易低估一個好的嘗試

歷史,究竟是一種必然,還是一種偶然呢?或者,是在偶然中走向的必然?

一個惡性案例的成功,可能會吸引更多惡性事件的誕生,最終讓歷史步步踏入深淵。舉個極端的例子,如果某部摳像大劇成功了,那麼,別人就會發現,原來這是成功的某種通道,何樂而不為?

而一個良性案例的失敗,則可能會讓一些有益的探索從此成為反面教材,讓人望而卻步、從此折煞。這也便是,1號希望業界能夠更客觀的評價《莽荒紀》的功過是非的一個緣由,我們固然要看到這部劇在劇情上、節奏上存在需要加強的部分,卻也要正視它的行業價值:

首先,這是關於玄幻類型的風格突圍。

被低估的《莽荒紀》

自《仙劍奇俠傳》以來,玄幻題材一直是中國電視劇市場上一支堅挺的力量。但在2018年之前,其風格幾乎從沒有走出小清新、偶像劇的飄逸風。無論14年的《古劍奇譚》、15年的《花千骨》、16年的《青雲志》還是17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都不外如是。

而2018年起,中國玄幻劇終於開始嘗試這一類型的突圍,前有《九州》後有《莽荒紀》,都在試圖突破多年來中國玄幻仙俠題材重複的程式與套路。《莽荒紀》從劇作、置景、表演、配樂,所有的劇集元素,都在試圖創造一種有別於此前的粗獷的莽荒風。而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創新很多時候是需要代價的,它對抗的是觀眾的既有經驗,但從業內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需要被肯定的勇氣。

其次,這是關於影視運作的撥亂反正。

正如上文所言,《莽荒紀》啟用中生代演員的核心原因之一,便是在確保劇集表演、知名度穩定性的前提下控制片酬成本,方能讓資金合理地分佈到其他項目上。

被低估的《莽荒紀》

客觀評價,在國產玄幻劇至今的作品中,《莽荒紀》從實拍到特效都達到了頂級的水準,在總投資成本3億之中,有2億花費在特效、佈景、服化道之上,20000多個特效鏡頭、2800個小時的道具製作時長、100000平米的置景面積,橫跨北京、新疆克拉瑪依、白楊溝、鄯善沙漠、雲南石林、大疊水、象山近2萬公里的實地取經,你甚至在幾乎每一個運鏡、每一個布光中,都可以看出用心。

被低估的《莽荒紀》

而正是在這種製作態度值得認可之下,在這種預算結構撥亂反正之下,1號認為,如果對這部作品過度批評甚至刻意抹黑,其產生的影響並不僅僅在於對《莽荒紀》本身,而是,這很有可能讓剛有信心在製作費上大下氣力的資本方與製作方,再次鎩羽而歸,再度炒高流量明星的價值,於是,國產劇尤其國產玄幻劇,過度倚賴流量明星,將預算過度分配於此,而降低實拍特效等的製作費的尷尬老路便又要週而復始。

1號結語

影視批評的目的是什麼?

1號認為,一是為了還原一部作品最公允的價值,二是為了促進行業的正向發展。

撰寫本文的目的亦是如此。

一則,1號認為,目前《莽荒紀》的價值有被低估之嫌,它在製作上的水準與態度是值得肯定的,它在風格上的探索與突圍是應該看到的;

二則,1號認為,《莽荒紀》不止是《莽荒紀》,它可能會是在一定歷史時期內,影響國產劇投資、製作走向的那個“偶然”——若沿著《莽荒紀》向前走,演員費用可能進一步合理控制,製作費用可能進一步加大投放;若因為《莽荒紀》往後倒退,那麼,流量明星的天價片酬未必是總局一紙限令可以控制的,而國產劇仍將承受因製作費不足而造成的五毛特效、綠幕摳像之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