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沒有狗年旺旺,更多的會是失望

在我的計劃中,今天的這篇博客本來是個回顧加預期的長文,回顧從2016年11月下旬開始,這裡是2638點之後的第一個重要轉折,然後是2017年10月開始進入極度縮容行情,直到雞年的行情告一段落,但是時間有點緊張,直到今天回顧只寫到了2017年的7月份,最重要的10月份之後的走勢根本來不及組成文字,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個人的操作失敗幾乎都出現在2017年的10月之後,沒做完的工作還有很多,所以決定先把回顧放一放,簡單做一個總結,重點是狗年的行情預期。

對於2017年10月份之後的走勢,這裡用盡量少的文字總結,第一,在經濟基本面落空的情況下,慢牛是個笑話,註定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傳說,其實還是“人定勝天”的思維,第二,監管層推崇並強力實施的“價值投資”不過是個工具,而這個工具的使用並不成功,有些在銀行股上獲利頗豐的投資者可能會對我這種言論不屑一顧,但是我會反問,如果監管層使用的長期工具不是銀行板塊,而是類似中國建築的權重或者是券商板塊,你又會是什麼感觸?結果很簡單,你會和長期持有中國建築或者券商板塊的投資者對調一個言論,第三,相信在18年2月份藍籌崩塌之後,監管層會有所警醒並進行較大力度的糾偏,對“抱團”進行控制或者窗口指導,因為縮容下的“抱團”其實是另一種形勢的金融風險,而即將到來的新的改變,對於板塊的影響來說只有兩個字,創新。

對於我來說,2017年10月份之後的教訓更多,首先第一點,我對於指數的預測能力依然強大,自2014年我開始寫博客以來,除了股災2.0我在外旅遊,滬指所有的頂底都成功預測,還沒有出現過任何一次方向上的錯誤,在已經過去的20多年中,由於是普漲普跌盤面,我利於對指數的預測進行倉位調整,操作上可以說得心應手,但是在10月之後掉進了慢牛陷阱,或者說在A股歷史上第一次縮容行情面前,我放棄了我的最強項,試圖以一個散戶的能力跟隨資金腳步對抗大市,結果必然是大敗。

第二個錯誤是執念,對於10月份之後的幾次止損操作不甘心、不服輸,哪怕明知道是風險階段,依然試圖用個股翻盤,我今天舉4個例子,10月27日的博客已經預測到了3450點是這波行情的頂部,原話是這樣說的,“自3016點以來,我第一次提示要有系統性風險的可能...一旦3450點附近構築頂部結構,而且隨後回補3357點缺口,那麼就意味著這一波可能的調整會讓大部分散戶出現再一次的傷筋動骨”,11月10日預測很快將有“雷霆一擊”的盤面走勢出現,這個走勢在11月17日驗證,當天兩市暴跌,收盤只有315只個股紅盤,紅盤率不足10%,在2018年滬指出現連續上漲的時候,我判斷這裡是B浪反彈,參與的意義不大,1月18日的時候還在確認“C浪殺跌近在眼前,滬指最少會回撤到3300點附近”,甚至在2月5日下午,我還發微頭條預測“坐等藍籌的價值投資破滅”,結果大家都看到了,2月7日早盤開始權重暴跌。

面對這樣的4個預測,所有的投資者都會警惕並迅速做出減倉的操作,而我本人作為預測者居然沒有,知行沒有合一,這個春節我思考了很多,未嘗不是執念作祟,甚至說有賭徒的心理,輸了就一定要贏回來,輸了就一定要證明給所有人看,我可以贏回來,所以結果也可想而知。

第三點,對於滬指的依賴太多,這是個多年養成的習慣,在我正式加入韭菜隊列的24年中,或者說在過去24年的A股走勢中,滬指長期是標杆性的指數,只有滬指企穩,其他指數才能有活躍的機會,而只要滬指潰敗,其他指數也不會有大面積的操作機會,而且在2016年之前,兩市一旦進入到正式調整,指數之間的階段跌幅差距並不會懸殊。

唯一的一段插曲出現在1996年年初至1997年5月,在1996年之前,兩大交易所呈現了滬強深弱的格局,為了扭轉這種局面,深交所開始推行深圳成分指數,放棄了深圳綜合指數,當時據傳是某市政府暗中出資強拉深成指的第一權重000001深發展,也就是現在的平安銀行,從10元一路高舉高打拉昇到49元,中途還進行了一次10送10的高轉送分配,在這種情況下,兩市曾經出現了短暫的深強滬弱格局。

總結就說這麼多,現在回頭看這幾個月的操作,其實本來沒有那麼難,有些我原來一向推崇的宗旨和原則,有些則是新的認識,這些宗旨本沒有錯,錯的是我自己,第一,所有操作必須以大市走勢為基礎,縮容行情不是散戶的菜,而是泥沼,第二,能抵禦風險的不是個股,而是倉位,第三,面對風險,今天你的不捨得,就會變成明天的捨不得,第四,真正的價值投資依然存在,但是在縮容行情下,已經變成了安全邊際,而要驗證結果,過程甚至可能以年為單位,很少有人熬得住,第五,滬指依然是標杆,但是要加強對深綜指和中小板綜指的穿透,第六,縮容行情下,沒有補漲,只有補跌。

總結說完,下面進入狗年的行情預期,有兩種預期,第一種是我認為的大概率,也是我個人的主觀預期,到目前為止,我還堅持在春節前的預測,3050點附近會是這一波調整的極限,狗年開市後,預計滬指還會有一次探底的過程,低點和節前的3062點相距不遠,有效破位3050點的概率微乎及微,隨後將開始一波反彈,這波反彈是針對3450點之後調整的延續,反彈高點位置還是節前的觀點,將會出現在3250點-3450點之間,極限在3500點附近,這波反彈將是重倉套牢者在2018年上半年最後一次離場的機會。

反彈結束後,滬指將會有2種細節的變化走勢,第一種是以3250點附近為核心開始長期整理走勢,權重企穩,指數的區間波動會越來越小,第二種可能是繼續展開一箇中期下跌,權重持續陰跌,但是3050點附近依然是低點位置,不管是哪一種走勢出現,在整個上半年,短線的操作機會非常少,縮容繼續佔據上風,板塊的寡頭會越來越集中,創新板塊和個股開始出現中線機會,對應的操作上來說,這些板塊的中線持股將是主旋律,,但是必須要根據指數的波段隨時做加減倉的操作,對於絕對多數的散戶投資者而言,反彈高點出現之後,最好的操作只有2個字,休息。

這一波調整或者下跌結束之後,兩市將開始一波迅速、快速、力度非常大的上漲,這是一個真正的推動浪,在這個上漲過程中,中小創的上漲力度會強於滬指,滬指則會出現3587點之後的新高,預計高點在3600點-4000點之間,考慮衰竭走勢的可能,不排除滬指的高點依然在3500點-3587點之間,這一點需要在走勢臨近時再做判斷,在推動浪結束之後,滬指將出現2638點之後第一次月線級別的調整,對應的操作是以周為單位搶短線反彈,中線機會全部消失。

小概率走勢就是目前市場上幾乎是一邊倒的看空到2850點的預測,我不能不排除任何一種可能,但是我認為出現的概率微乎其微,拋開技術預測的角度,僅僅是對於一致性預期而言,一旦破位3000點,所有投資者根本就不用考慮是2850點抄底或者是2638點抄底的可能,因為不管是哪個位置出現絕對低點,隨後面對的將是長期的、以200點位一個臺階的箱體震盪走勢,在大2浪結束之後,甚至是接近年底之前才會有系統性的拉昇機會,從操作的角度看待,和前面的對策截然相反,假設滬指有效破位3000點,然後在某一個位置探明底部,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只有短線機會,也就是隻能快進快出,而沒有中線機會。

從技術的角度看待,或者說是偶然和必然的對應關係,如果在目前位置就看空到2850點,只能說明這些預測依然把2018年新年後的上漲視為一個推動浪,如果說3450點之後的C浪殺跌一旦進入月線級別,會有破位3050點的可能,但是如果依然堅持3587點是推動浪的話,那麼結果就是唯一,而不是可能,從不排除任何一種可能的預期看待,哪怕是我認為幾乎不可能出現的走勢,一旦滬指破位3000點,不要考慮賣錯,必須大幅度的減倉。

對於我來說,不管是大概率還是幾乎不可能,和所有的工作一樣,有成功也有失敗,有得也一定會有失,盡力最好自己就可以。

我是老沈,這是一個散戶的自言自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