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没有狗年旺旺,更多的会是失望

在我的计划中,今天的这篇博客本来是个回顾加预期的长文,回顾从2016年11月下旬开始,这里是2638点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然后是2017年10月开始进入极度缩容行情,直到鸡年的行情告一段落,但是时间有点紧张,直到今天回顾只写到了2017年的7月份,最重要的10月份之后的走势根本来不及组成文字,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个人的操作失败几乎都出现在2017年的10月之后,没做完的工作还有很多,所以决定先把回顾放一放,简单做一个总结,重点是狗年的行情预期。

对于2017年10月份之后的走势,这里用尽量少的文字总结,第一,在经济基本面落空的情况下,慢牛是个笑话,注定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传说,其实还是“人定胜天”的思维,第二,监管层推崇并强力实施的“价值投资”不过是个工具,而这个工具的使用并不成功,有些在银行股上获利颇丰的投资者可能会对我这种言论不屑一顾,但是我会反问,如果监管层使用的长期工具不是银行板块,而是类似中国建筑的权重或者是券商板块,你又会是什么感触?结果很简单,你会和长期持有中国建筑或者券商板块的投资者对调一个言论,第三,相信在18年2月份蓝筹崩塌之后,监管层会有所警醒并进行较大力度的纠偏,对“抱团”进行控制或者窗口指导,因为缩容下的“抱团”其实是另一种形势的金融风险,而即将到来的新的改变,对于板块的影响来说只有两个字,创新。

对于我来说,2017年10月份之后的教训更多,首先第一点,我对于指数的预测能力依然强大,自2014年我开始写博客以来,除了股灾2.0我在外旅游,沪指所有的顶底都成功预测,还没有出现过任何一次方向上的错误,在已经过去的20多年中,由于是普涨普跌盘面,我利于对指数的预测进行仓位调整,操作上可以说得心应手,但是在10月之后掉进了慢牛陷阱,或者说在A股历史上第一次缩容行情面前,我放弃了我的最强项,试图以一个散户的能力跟随资金脚步对抗大市,结果必然是大败。

第二个错误是执念,对于10月份之后的几次止损操作不甘心、不服输,哪怕明知道是风险阶段,依然试图用个股翻盘,我今天举4个例子,10月27日的博客已经预测到了3450点是这波行情的顶部,原话是这样说的,“自3016点以来,我第一次提示要有系统性风险的可能...一旦3450点附近构筑顶部结构,而且随后回补3357点缺口,那么就意味着这一波可能的调整会让大部分散户出现再一次的伤筋动骨”,11月10日预测很快将有“雷霆一击”的盘面走势出现,这个走势在11月17日验证,当天两市暴跌,收盘只有315只个股红盘,红盘率不足10%,在2018年沪指出现连续上涨的时候,我判断这里是B浪反弹,参与的意义不大,1月18日的时候还在确认“C浪杀跌近在眼前,沪指最少会回撤到3300点附近”,甚至在2月5日下午,我还发微头条预测“坐等蓝筹的价值投资破灭”,结果大家都看到了,2月7日早盘开始权重暴跌。

面对这样的4个预测,所有的投资者都会警惕并迅速做出减仓的操作,而我本人作为预测者居然没有,知行没有合一,这个春节我思考了很多,未尝不是执念作祟,甚至说有赌徒的心理,输了就一定要赢回来,输了就一定要证明给所有人看,我可以赢回来,所以结果也可想而知。

第三点,对于沪指的依赖太多,这是个多年养成的习惯,在我正式加入韭菜队列的24年中,或者说在过去24年的A股走势中,沪指长期是标杆性的指数,只有沪指企稳,其他指数才能有活跃的机会,而只要沪指溃败,其他指数也不会有大面积的操作机会,而且在2016年之前,两市一旦进入到正式调整,指数之间的阶段跌幅差距并不会悬殊。

唯一的一段插曲出现在1996年年初至1997年5月,在1996年之前,两大交易所呈现了沪强深弱的格局,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深交所开始推行深圳成分指数,放弃了深圳综合指数,当时据传是某市政府暗中出资强拉深成指的第一权重000001深发展,也就是现在的平安银行,从10元一路高举高打拉升到49元,中途还进行了一次10送10的高转送分配,在这种情况下,两市曾经出现了短暂的深强沪弱格局。

总结就说这么多,现在回头看这几个月的操作,其实本来没有那么难,有些我原来一向推崇的宗旨和原则,有些则是新的认识,这些宗旨本没有错,错的是我自己,第一,所有操作必须以大市走势为基础,缩容行情不是散户的菜,而是泥沼,第二,能抵御风险的不是个股,而是仓位,第三,面对风险,今天你的不舍得,就会变成明天的舍不得,第四,真正的价值投资依然存在,但是在缩容行情下,已经变成了安全边际,而要验证结果,过程甚至可能以年为单位,很少有人熬得住,第五,沪指依然是标杆,但是要加强对深综指和中小板综指的穿透,第六,缩容行情下,没有补涨,只有补跌。

总结说完,下面进入狗年的行情预期,有两种预期,第一种是我认为的大概率,也是我个人的主观预期,到目前为止,我还坚持在春节前的预测,3050点附近会是这一波调整的极限,狗年开市后,预计沪指还会有一次探底的过程,低点和节前的3062点相距不远,有效破位3050点的概率微乎及微,随后将开始一波反弹,这波反弹是针对3450点之后调整的延续,反弹高点位置还是节前的观点,将会出现在3250点-3450点之间,极限在3500点附近,这波反弹将是重仓套牢者在2018年上半年最后一次离场的机会。

反弹结束后,沪指将会有2种细节的变化走势,第一种是以3250点附近为核心开始长期整理走势,权重企稳,指数的区间波动会越来越小,第二种可能是继续展开一个中期下跌,权重持续阴跌,但是3050点附近依然是低点位置,不管是哪一种走势出现,在整个上半年,短线的操作机会非常少,缩容继续占据上风,板块的寡头会越来越集中,创新板块和个股开始出现中线机会,对应的操作上来说,这些板块的中线持股将是主旋律,,但是必须要根据指数的波段随时做加减仓的操作,对于绝对多数的散户投资者而言,反弹高点出现之后,最好的操作只有2个字,休息。

这一波调整或者下跌结束之后,两市将开始一波迅速、快速、力度非常大的上涨,这是一个真正的推动浪,在这个上涨过程中,中小创的上涨力度会强于沪指,沪指则会出现3587点之后的新高,预计高点在3600点-4000点之间,考虑衰竭走势的可能,不排除沪指的高点依然在3500点-3587点之间,这一点需要在走势临近时再做判断,在推动浪结束之后,沪指将出现2638点之后第一次月线级别的调整,对应的操作是以周为单位抢短线反弹,中线机会全部消失。

小概率走势就是目前市场上几乎是一边倒的看空到2850点的预测,我不能不排除任何一种可能,但是我认为出现的概率微乎其微,抛开技术预测的角度,仅仅是对于一致性预期而言,一旦破位3000点,所有投资者根本就不用考虑是2850点抄底或者是2638点抄底的可能,因为不管是哪个位置出现绝对低点,随后面对的将是长期的、以200点位一个台阶的箱体震荡走势,在大2浪结束之后,甚至是接近年底之前才会有系统性的拉升机会,从操作的角度看待,和前面的对策截然相反,假设沪指有效破位3000点,然后在某一个位置探明底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有短线机会,也就是只能快进快出,而没有中线机会。

从技术的角度看待,或者说是偶然和必然的对应关系,如果在目前位置就看空到2850点,只能说明这些预测依然把2018年新年后的上涨视为一个推动浪,如果说3450点之后的C浪杀跌一旦进入月线级别,会有破位3050点的可能,但是如果依然坚持3587点是推动浪的话,那么结果就是唯一,而不是可能,从不排除任何一种可能的预期看待,哪怕是我认为几乎不可能出现的走势,一旦沪指破位3000点,不要考虑卖错,必须大幅度的减仓。

对于我来说,不管是大概率还是几乎不可能,和所有的工作一样,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得也一定会有失,尽力最好自己就可以。

我是老沈,这是一个散户的自言自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