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適合去做公務員?

01

上個月,全國共有23地同時舉行省考。總招錄人數10.2萬,相關數據顯示報名人數達到了249萬。比例接近4%,難度之大,報考人數之多,可見一斑。國內第一考的“司法考試”,通過率都接近13%,高出公務員考試的3倍,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形容公考,看起來並不為過。 報考人數居高不下,一方面反應了大學生就業壓力很大。普通院校學生,畢業就意味著失業。另一方面說明公務員依然有著極大的吸引力,不光父母長輩認可,年輕人也越來越接受體制內的工作

“阿黃,我今年讀大二,想考公務員。從現在就開始準備考,請問應該怎麼做?”

“你先滾去學好專業課,考公務員大三下學期再說!”

“阿黃,我重大計算機專業畢業,想考公務員。請問有什麼單位可以推薦嗎?”

……

02

我有的時候在想,究竟什麼樣的人適合體制內的環境呢? 有個同學在城管上班,上下班都穿著制服。以前下班買菜的時候,小攤小販看見他來了,都說拿去吃,不用給錢!同學還算好,畢竟受過高等教育,一般都會按市場價給錢。他那些同事恨不能全搬回自個家。像朋友同事這樣的,公務員可能並不適合。否則,早晚是要出事的!

我有篇文章:我考上了除了自己以外所有人都滿意的職業。很多朋友因為父母的威逼利誘,選擇公務員。幹了幾年,鬱郁不得志,不得己選擇辭職,白白浪費了幾年時間。還有些人,在體制內過的很壓抑,卻沒有離開的能力和勇氣。最後,一生都不開心。

什麼樣的人適合去做公務員?

03

想進入體制內的朋友。先想清楚一個問題:“我為什麼想當公務員?”然後,再考慮“我適合體制內的環境嗎?”

一個人適不適合體制內,簡單來講,就是這個人性格、家庭條件兩方面考慮。

性格。體制內講究中庸之道,性格外向,活潑就是不夠成熟,不夠成熟就意味著不能重用。性格內向的也不適合,如果你壓根不想或不能表達自己,那不如考慮其它職業。可動可靜、亦動亦靜、宜動則動、宜靜則靜者適合。

沒有多大野心,只求一份安穩工作類型,這種性格是最適合的。機關單位利益訴求你無心去爭,只願安心做好份內之事。準點上班,到點下班。當然,很多單位能忙的飛起來,按時上下班想想就好了。這個時候,單位選擇就很重要了。

家庭條件。這裡包括經濟條件和家庭背景。

太富的不適合。有個同事,家裡很有錢,情商很低。上班第一天開著勞斯萊斯,車子停在機關大院,引來很多人圍觀。主要領導站在陽臺上撇了一眼,沒有說話,眼神卻很豐富。這貨沒幹多久,自己辭職走了。用他的話說:“我在這裡上班,工資不夠我的油錢,還要受人管!” 真實原因就不說了……

條件不好的,不如先在體制外多賺點錢。公務員待遇如果家庭負擔過重,買房、買車、子女教育,父母還等待你的反哺等多重壓力之下,很容易誤入歧途。

小康之家,可能更適合體制內。從小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工作表現、職業發展也不錯,能做到中規中矩。

04 很多人認為,在領導面前特別會來事,有手腕,會拍馬屁,這種人適合體制內,也更容易上位。 這種人往往野心比較強,所以他們才會不擇手段,拋棄尊嚴去討好領導,周旋於各種關係勢力之中,選擇性站隊,利用工作去建立各種關係,培養人脈和圈子為自己服務。

不可否認,和領導走的近,升遷方面是有優勢的。可是,大家想過沒有。出事的,也正是這類人。

我們只是普通人,過好自己的生活。不求大富大貴,但求無愧於心!

百無一用是書生,看起來是真的。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