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學界,金庸的成就可以跟曹雪芹、羅貫中、蒲松齡、吳承恩等齊名嗎?

很安慰你終於來了


首先必須承認金先生為當代文學尤其是江湖文學所做的貢獻,俠義小說起源很早,史記裡的遊俠,演義裡的好漢,話本里的俠客等等,但很顯然武俠類的小說在當時並不是主流文學,便是現在也難說網絡玄幻,金古武俠是什麼樣的主次地位,但於當時環境金先生的小說依民族之性,放人性之輝,可以說創造性的將俠客的世界觀從個人,江湖上升到民族,國家的角度,將遠離凡人的江湖,拉近到每個人的身邊,重新定義了俠這一概念,所以金先生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加以昇華的大成者,屬於中興之人,個人覺得比之三言兩拍這種作品差相彷彿,但和紅樓,三國這種來比就後勁不足了,四大名著能相互角力,首先側重不同,各自為一領域的翹楚,這在將來很多年也不會改變,其次明清小說是公認的主流文學成就之高早有定論,但當代來看不管是金古武俠,各種網文,抑或莫言,餘秋雨等人,沒有一類能說是主流的,這是個參差的時代,就代表著有太多的可比性,金先生的小說與其說引人入勝,不如說寄託了很多人現實與理想間搖擺的人生,拋開這種心靈的慰藉,其文也便平凡了很多,隨著時代變化,這種理想會很快轉移吧。所以把金先生比做曹雪芹之輩卻是過了,但其價值應該正確對待,這是位一個時代的記憶,已經不是普通人能超越的了。


扶弱秋


在文學界,金庸的成就是無法和四大名著的作者相提並論的。不但金庸無法比肩,當代的作家都無法比肩,包括王蒙,莫言,於華,以及陳忠實的那本厚重的《白鹿原》和路遙那部勵志的《平凡的世界》都無法達到四大名著的高度。有人把《白鹿原》,《平凡的世界》,《活著》,《受活》當作當代的四大名著,不過很可惜,差距還是很明顯。在文學性,思想性,藝術價值,社會價值,哲學性質上來看,無法達到四大名著的高度。但不等於這幾部不好,它們同樣非常優秀。金大師的作品也許可以和《三言》,《兩拍》這樣的作品媲美,但的確可以和張恨水,蔡東帆這樣的名家比肩。若論起瓊瑤,亦舒之流,他又不止高上幾個檔次。大師就是大師,我們只能敬仰和深切的緬懷。


金木水火土154029481


不能。曹雪芹最厲害




林飛圖解紅樓夢


先給出我的觀點:金庸先生在文學史上可比肩羅貫中、施耐庵,稍遜於曹雪芹。為什麼這麼說,且聽我分析。


金庸先生已經駕鶴仙去,關於他的很多話題仍然需要我們蓋棺定論。比如說,金庸在文學史上究竟能達到什麼位置?不少人認為,金庸先生寫的武俠小說是通俗文學,難登大雅之堂,在文學史上的地方必然高不到哪裡去,我對此存有不同的看法,我覺得金庸先生的作品雖然是通俗的武俠小說,但卻具有極大的文學性與藝術性,在文學的殿堂中,金庸先生甚至可以比肩羅貫中、施耐庵,只是稍遜曹雪芹,絕對屬於文學史上大師中的大師。

1、金庸小說的文學性

從文學性上來講,武俠只是金庸先生表達其思想的一張皮,他通過構建一個個精彩紛呈的江湖世界寫盡家國情仇、人間百態,其作品表現出了深刻的歷史與現實烙印,具有很大的閱讀的趣味性,金庸先生是那種既能把文字寫好,又能把故事講精彩的天才作家,還能讓人在閱讀過程塑造出一定的歷史觀與人生觀。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郭靖,英雄蓋世、為天下蒼生選擇捨生取義的蕭峰,磊落瀟灑、笑傲江湖的令狐沖,溫良敦厚,待人拱讓謙良以德報怨的張無忌,放浪形骸卻又行俠仗義扶貧濟困的神鵰俠楊過,還有聰明伶俐的黃蓉,冷若天仙的小龍女,帶刺的玫瑰趙敏,英姿颯爽的霍青桐,溫柔可人的阿朱等等,金庸先生塑造的這些豐富的文學形象,就像諸葛亮、劉、關、張、魯智深、武松一樣,深入到華人的血液中去,成為中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金庸小說的思想性

就思想性而言,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也不遑多讓。《射鵰英雄傳》表現的是儒家的俠義,以家國天下為己任,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就把傳統的俠提高到了一個很高的層次,從簡單的鋤強扶弱濟危扶困,上升到了國家和民族的大義,使武俠小說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天龍八部》則是對人生的思考,以佛家的角度看這個世界,眾生皆苦,無人不冤,有情皆孽,萬般求不得,可以說《天龍八部》不僅是一部武俠小說,更是一部哲學著作。《笑傲江湖》則更加深入,表面上寫的是江湖上的快意恩仇事,實際上寫的是人性,是對人性中虛偽、自私、狂妄、貪婪等缺點的深刻批判,更是一部很有深度和內涵的政治諷刺小說,具有極高的藝術成就。《鹿鼎記》則是一部反武俠的作品,是一部偉大的世俗作品,一部活生生的官場現形記。


3、金庸小說的文化生命力

再就文化生命力而言,金庸作品也毫不遜色。金庸先生的這些武俠小說,風靡華人世界幾十年,經久不衰,體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金庸先生塑造的很多東西,已經深深的印入到我們的民族文化中,成為民族基因的一部分。比如說“華山論劍”,一提起這個詞,不管你讀沒讀過金庸原著,你都知道這代表著頂級高手之間的切磋,代表著行業盛事。再比如說一提起“嶽不群”,那就是偽君子的意思,難以想象一個男人被你稱為嶽不群他不跟你急,再比如,要是你對一中年婦女喊“滅絕師太”,她不跟你發瘋才怪。這就是金庸作品的文化生命力,已經成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融入到民族基因相之中。相信金庸小說中,至少有五六部會經久不衰,成為永恆的的經典。

最後反駁一個觀點,就是有人認為,金庸小說只是通俗的武俠小說,難以和四大名著相提並論,這個觀點其實不值得一駁,四大名著中除了《紅樓夢》是純粹的誕生於文人之手,屬於所謂的“雅”文學,其他三部《三國演義》、《水滸傳》和《西遊記》那不個不是經過俗之又俗的民間說書、平話的不斷潤色發展,逐漸成書的呢?要說俗,那《三國演義》、《水滸傳》就更俗。

所以說,俗不俗不是判斷一個文學作品優劣的標準,真正評判一個文學作品,靠的是它的文學性、藝術性、思想性以及文化生命力,從這幾點看,金庸的文學作品足以《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名著,金庸在文學史上的位置,在寫小說的人當中,也足可比肩羅貫中、施耐庵,但是稍遜於曹雪芹,因為《紅樓夢》確實是一部無法超越的作品。



張家公子名無忌


統觀諸多評論,或完全站在金庸一邊,認為金庸完全可以和曹雪芹、羅貫中、蒲松齡、吳承恩幾人齊名比肩,或盲目站在曹雪芹、羅貫中、蒲松齡、吳承恩一邊,全盤否定了金庸著作,但無論怎麼樣的結論都忽視了兩個最核心的問題:

其一,評判標準以及評判人群。採用不同的評判標準會有著不同的答案,不同的評判人群也會左右著評判的結果。世界上的書林林種種,歷史、哲學、人文、地理、醫學、科技、武俠、鬼神等等,匯流成浩瀚的書海,上述參評的幾個文學巨匠的著作也不過是這浩瀚書海里的幾滴水而已,同樣,人雖同食五穀,但是每一個個體的人生閱歷不同,性格也不會相同,所需要看的書以及要從書中汲取的養份也不盡相同,適合自己並對自己有心靈觸動的才是最好的,因此,千個人評書必然會有著截然不同的答案。

其二,對上述參評的幾個文學巨匠的著作如何定性?1)何為俗?何為雅?在不同的時期,會有著不同的定論。曹雪芹、羅貫中、蒲松齡、吳承恩他們幾人的著作在剛成書時,也並不為當時的主流文化所認同。在那一個時代,詩文被認為是文學的正宗,小說戲曲則是鄙俗不堪的東西,是不能夠進入文學大雅之堂的,也就是說以上幾位巨匠的著作並非是天生的陽春白雪,就當時成書時的情形應該歸為下里巴人一類。既然這些曾經被當時主流文化視為鄙俗不堪的著作如今已經登入雅堂,那麼有著“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愛國愛民主義情操的武俠鉅作又怎麼會以一個“俗”字來定論呢?2)武俠小說存在時間過短,對於金庸的著作有著這樣那樣的非議,甚至有些人完全不認同也很正常,這不正是現在的高大上曾經的鄙俗不堪不入流的幾本名著所走過的路嗎?誰又能輕言“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愛國愛民主義精神不能夠流芳傳承呢?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要是對自己有著積極的意義,能夠震撼我們思想靈魂的書,無論其是“雅”是“俗”,都值得我們去品讀,所以這樣沒有評判標準的比較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獨釣寒江雪5728


恐怕十年過後再沒有人說金庸了,他只是一個時代的暢銷書作家而已,作品沒有什麼正能量的意義,唯一的作用就是娛樂!但是,你從他的書裡可以看到漢人政權都是腐朽的,包括建立明朝的朱元璋都是個奸佞小人,而少數民族的首領都是大英雄,契丹、金國、清朝的首領都是!在這種長時間的強烈對比的潛移默化下,你會覺得愛國只是一種悲哀的無奈!

還有的人說他的作品充滿了家國情懷,這就更扯了,他的作品的主旋律無非就是些個人恩怨的江湖情仇,愛國只是催化這種情仇的工具而已,無論“射鵰”還是“天龍八部”還是“倚天屠龍記”等等,我們看到的都是意淫出來的武功和情節,江湖之間的打打殺殺,被感動的只是人物命運的多舛,沒有岳飛、文天祥那種純正的愛國情懷


一坡山楂紅滿天


本人70後,大學和高中同學圈裡調查過,看完射鵰,神鵰,倚天,天龍,笑傲江湖,鹿鼎記的80%以上,而四大名著裡看完最多的是三國,紅樓水滸看完的也不多,西遊記中學以後就沒人看了。

個人認為讀金庸的小說對塑造健全的人格,提高國人的情商很有好處。射鵰倚天等充滿正能量,笑傲江湖本就是批判小說,在瘋狂的年代讓人看清人性的光輝。

個人認為金庸小說的優秀章節應該偏入中學語文,我兩個小孩我是鼓勵他們看金庸小說的。








鈺國山人or本色陶主


四大名著因為他有名,考試要考,所以我必須讀。但書就在書架上,至今沒有讀完一本。金庸的小說從小老師就不讓讀,不是不健康,是因為太吸引人了。一讀就欲罷不能。有的是打著手電、有的是點著蠟、有的是在桌子底下一口氣讀完的。哪個寫的好,讓讀者評判,讓大家評判。


華山論劍586


我認為在近現代文學界,金庸的地位僅僅次於魯迅。在任何一個範疇要想成為一代大師,首先你必須是開創者,然後你又是集大成者,其次就是你的社會影響力和時代影響力足夠大。滿足這三點你才有成為大師的可能。

魯迅無疑全部具備,開創了新小說,他的作品不多,但每篇作品都無人超越。只寫了一部中篇小說就成了世界名著。開創了雜文,成了標杆,成了一個時代的脊樑。

再說金庸,武俠小說雖不是他開創的,但他是武俠小說的成就的集大成者。許多人說武俠小說不入流,是低俗小說。那是你沒有讀懂金庸小說。金庸小說不是低俗小說,是高雅藝術!

他通過他構建的一個虛擬的江湖來寫盡了人間百態:有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家國情懷,有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 ,有同生共死的兄弟情義,更有頂天立地,豪氣干雲的大英雄。同時有各種卑鄙無恥,虛情假意,兇狠殘忍的反面人物。他塑造的人物形象各個有特色,活靈活現。所涉及文化方面包羅萬象不盛枚舉。

一部《天龍八部》重新詮釋了英雄的定義。三部《神鵰姊妹篇》寫盡了俠意,友情,愛情。藝術成就最高的當屬《笑傲江湖》了。表面上是寫快意恩仇的江湖世界。實際上是批判人性的虛偽,自私,對權利的貪婪。是一部諷刺政治的小說。小說最精彩的地方就是令狐沖的出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是一個放大版的王熙鳳出場,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日月神教的內鬥,映射了政治生活中人性對權力的迷戀和貪婪。所以說《笑傲江湖》是一部很有深度的嚴肅的政治諷刺小說。絕不是一部通俗小說。一部《鹿鼎記》寫盡了官場百態,實實在在是一部現實版的官場現形記。

我最佩服的就是金庸說的一段話,大意就是有人問《笑傲江湖》寫的是什麼時期的事,金庸說,他寫的是人性,人性沒有時期,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性。所以我們發現,金庸小說裡面的形象,我們生活中總能找見原型:有虛偽的君子劍,有獨裁的任我行,有愛讓下屬拍馬的丁春秋,有狐媚愛生事且毒辣的馬伕人…為政治服務的藝術 ,那個政治時代結束了,它就失傳了,只有為人性服務的藝術才能永遠流傳。這就是金庸小說能在不分年齡段,不分國家的人群中都能長盛不衰的原因。

金庸不僅是一個小說家,還是一個偉大的媒體人。他辦的明報是當時香港最著名的報紙,他是當時最著名的時評人,為此鄧小平接見金庸時還和他探討過。

金庸不僅是一個小說家,媒體人,還是一個歷史學家 ,這是金庸最津津樂道。他的小說涉及到的歷史人物都有出處。而且金庸還寫過一些歷史作品。

當然金庸最大的成就就是小說,這也是他最被人稱道的成就。寫武俠的並不是只有金庸是一面旗幟,但只有金庸把武俠寫成了文學藝術!

從前面說的要成為一代大師的三個條件來看,金庸雖然比魯迅稍有差距,但從他的文學成就社會影響力和時代影響力來看,近代卻無一人能在和他相提並論。



白雲飛131


淺談個人理解:

在文學界,金庸與其他幾位還真比不了,不是看低金庸,而是從作品即可反映出水平。金庸自己也說過,他更喜歡歷史,所以你發現金庸的小說時代感很強,歷史痕跡非常清楚和明顯,但真正說上文學價值,卻很有限,更多是故事敘述。所謂文學,是語言文字為載體,散文、詩歌、小說、戲劇等表現形式,但一定有自己的思想內涵,有時代影射反饋,有深刻的寓意在裡面,從文字中可以領略這個時代的背景或者個人的思想主張或者文化內涵,這些金庸的小說都不具備,更談不上被後人所研究。

所以我認為金庸在文學界,與其他幾位比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