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帝陵(三):阳陵的大规模发掘,让考古专家连连称赞!

西汉帝陵(三):阳陵的大规模发掘,让考古专家连连称赞!

从发现阳陵囚徒墓的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经过断断续续近20年、两代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阳陵的大体布局逐渐明晰起来,但遗憾的是,并没有什么令人惊喜的大发现。阳陵真正大规模的发掘,一直在等待着更为合适的契机。

1990年春,陕西省政府决定修建机场髙速公路,勘定的路线就从阳陵陵区通过。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为配合修路工程,组成了汉陵考古队开赴阳陵陵区。从此,长达10年之久的考古发掘工程开始了。

西汉帝陵(三):阳陵的大规模发掘,让考古专家连连称赞!

以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汉研究室主任王学理为队长的汉陵考古队被首先派到工地上,进行初步的考古钻探。就在选定的高速公路的路基下面,考古队果然发现了一些地下坑穴。而这些地下坑穴规模十分庞大,在最初探明的两个区域里,一共有48座,令人惊叹不已。考古学家判断,它们属于阳陵区的从葬坑。

后来,他们又发现了几座建筑遗址,除出土了大批着衣式彩绘陶俑(即裸体俑)外,还发现了数量众多的车马器、铜质或铁质的兵器、农具、手工工具、量器以及大量的彩绘陶器和漆器等珍贵的西汉文物。阳陵以其宏大的规模和丰富的文物遗存而轰动一时。

西汉帝陵(三):阳陵的大规模发掘,让考古专家连连称赞!

1995年底,新的阳陵考古队对阳陵南区第10号从葬坑进行了局部发掘,10号坑为长条形,全长120米,宽近4米。当考古队员依次清理完上部堆积,将从葬坑棚木层整个揭去之后,未被盗洞破坏的部分露出了大批排列密集但却整洁有序的彩绘俑头,仿佛一支久已潜于水底的水军忽然浮出水面,其场景震人心魄。

经过考古工作者一系列艰苦细致的工作,一尊尊陶俑“脱泥而出”。根据陶俑身上的遗迹来看,当时的陶俑应有木制的双臂,并戴帽着衣,擐甲拥盾,执戟佩剑,一副军士装扮。经研究发现,这些汉俑在制作时,是先塑造人体的躯干和头部,再装上可以活动的木制胳臂,然后再穿上衣服。由于年代久远,衣物腐朽脱落,木臂成灰,就变成了缺臂的裸体彩俑,但其色彩多鲜艳如初。

这些陶俑虽然形体较小,高约60多厘米,仅及真人的1/3,但其整个造型比例适度,刻画细致,工艺精湛。尤其是陶俑的面部表情丰富,颇具个性,是古代雕塑艺术中的杰作。近年来,此类形式的陶俑在汉惠帝安陵、武帝茂陵、宣帝杜陵、汉长安故城等地多有发现,但在其他级别较低的汉墓中却很少见。这说明在当时,这种陶躯木臂、赋彩着衣的陶俑可能是专为皇室随葬的级别较高的陪葬品。一般的贵族大臣未经皇帝特赐,是不得使用此类陶俑的,他们只能陪葬带陶塑服饰的彩绘俑。

西汉帝陵(三):阳陵的大规模发掘,让考古专家连连称赞!

动物俑与裸体俑

从葬坑中的动物俑可与裸体俑媲美,各种动物被塑捏得活灵活现,如陶猪的娇憨、狗的机灵、羊的温驯、公鸡的自鸣得意、母鸡的闲散,都被表现得入木三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